要求.
审题认真不疏漏,书写端正不潦草; 独立思考不抄袭,复查细心不大意; 格式规范不马虎,计算准确不粗心; 完成及时不迟交,重视纠错不松懈. ·督查——在过程中监督每一个学习细节 1.从“学不得法”到“学而优则”
老师上课一般都要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剖析概念的内涵,分析重点难点,突出数学思想方法.而一部分同学上课没能专心听课,对要点没听到或听不全,笔记记了一大本,问题也有一大摊,课后又不能及时巩固、整理,只是赶做作业,乱套题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一知半解,机械模仿,死记硬背,或是上课不听,自己另搞一套,结果是事倍功半,收效甚微.课后辅导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的重要一环.老师要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如要督促学生及时订正作业、测试中的错误.作业不能订正在原处,要重新做一遍,测试卷或讲义上的错误可在原处订正,典型的错误问题要收集到“纠错本”中. “纠错本”中的内容要经常看、反复看,必要的时候,老师要个别检查学生“纠错本”中内容掌握的情况. 2.从“好高骛远”到“脚踏实地”
一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同学,常轻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学习与训练,经常是知道怎么做就算了,而不去认真演算书写,但对做难题感兴趣,以显示自己的“水平”,好高骛远,陷入题海.到真
正考试的时,不是演算出错就是思路受阻.这样一来,考试成绩就不尽人意,自己还说什么“我都会做的,就是粗心” .其实不然!数学成绩是通过一道道习题做出来!扎实地做题,一步步演算,规范答题,唯有如此,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3.从“缺乏反思”到“自觉反思”
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相比,知识的深度、广度、能力要求都是一次飞跃,很多地方难度大、方法新、分析能力要求高,这就要求学生必须经常进行课后反思.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三角公式的变形与灵活运用,空间概念的形成等.还有的内容是高初中教材都不讲的脱节内容,如不采取补救措施,及时反思并查缺补漏,分化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老师细致的指导学生要学会主动地学习,要养成勤学好问的好习惯、自觉复习的好习惯、自觉反思自己学习行为的好习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