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位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A或B)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同时将才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笑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参考公式:
三角函数的积化和差公式
1sin?cos??[sin(???)?sin(???)]21cos?sin??[sin(???)?sin(???)]
21sin?sin???[cos(???)?cos(???)]2正棱台、圆台的侧面积公式
S台侧?1(c??c)l 2其中c?、c分别表示上、下底面周长,l表示斜高或母线长 台体的体积公式
第 1 页 共 1 页
1V台体?(S?S? S?S)h
3其中S?、S分别表示上、下底面积,h表示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A?{1,2,3,4},那么A的真子集的个数是: A.15
B.16
C.3
?3D.4
2.在复平面内,把复数3?3i对应的向量按顺时钟方向旋转,所得向量对应的复数是: A.23
D.3+3i
B.?23i
C.3?3i
3.一个长方体共一顶点的三个面的面积分别是2,3,6,这个长方体对角线的长是: A.23
B.32
C.6
D.6
4.已知sin?>sin?,那么下列命题成立的是 A.若?、?是第一象限角,则cos?>cos? B.若?、?是第二象限角,则tg?>tg? C.若?、?是第三象限角,则cos?>cos? D.若?、?是第四象限角,则tg?>tg? 5.函数y??xcosx的部分图象是
第 2 页 共 2 页
6.《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全月工资、薪金所得不超过800元的部分不必纳税,超过800元的部分为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此项税款按下表分段累进计算: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500元的部分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10% 部分 超过2000元至5000元15% 的部分 … … 税率 5% 某人一月份应交纳此项税款26.78元,则他的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介于
A.800~900元
B.900~1200元
C.1200~1500元
D.1500~2800元
12a?b??,则 2??7.若a>b>1,P?lga?lgb,Q?(lga?lgb),R?lg??A.R<P<Q
D.P<R<Q
B.P<Q<R
C.Q<P<R
8.以极坐标系中的点(1,1)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的方程是
????A.??2cos???
?4?
????B.??2sin???
?4?C.??2cos???1?
C.??2sin???1?
9.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全面积与侧面
第 3 页 共 3 页
积的比是 A.
1?2? 2?1?4?D.
2? B.
1?4? 4? C.
1?2??
10.过原点的直线与圆x2+y2+4x+3=0相切,若切点在第三象限,则该直线的方程是 A.y?3x
D.y??3x 3B.y??3x C.
y?3x 311.过抛物线y?ax2(a?0)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于P、Q两点,若线段PF与FQ的长分别是p、q,则+等于 A.2a C.4a
1 2a4D.
a1p1qB.
12.如图,OA是圆雏底面中心O互母线的垂线,OA绕轴旋转一周所得曲面将圆锥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则母线与轴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A.3C.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 数学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
第 4 页 共 4 页
1212
B. D.n12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