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中国是茶的故乡?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茶树和利用茶树的国家。在我国古代文献中称颂茶树为“南方之嘉木”。古代史料中茶的名称很多,“茶”字的演变与确定,也从一个侧面告诉人们,茶的祖国是中国。茶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的称谓。中国的茶文化及饮茶习俗在汉、唐、宋代就已向中国周边地区辐射,明清以后更传至欧美,产生巨大的影响。这些都证实我国是茶和茶文化的发祥地,中国是茶的故乡。
2、为什么说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原产地?
据文献记载,我国西满地区三千多年前已产茶。晋常璩(qu)撰写《华阳国志》,是有关我国地区产茶的最早记载,认为“南安(今四川乐山)、武阳(今四川彭山)皆产名茶”。清代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里考证:“自秦人取蜀之后,始有茗饮之事。”可知最早有茶饮者,亦在我国西南地区。当代“茶圣”吴觉农早在20年代就以科学的论证,证实了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驳斥了茶的原产地不在中国的错误说法。我国西南地区的自然条件极宜于茶树的生长。据近年来的科学调查,我国云南、贵州、四川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野生茶树和现在野生大茶树最多、最集中的地区。文献和实证都证明中国西南地区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
3、茶叶发展史中为什么总要提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 关于“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在《史记》、《淮南子》、《本草衍义》、《神农本草经》等古籍中均有记载。据秦汉时人托名神农所作《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唐代陆羽在《茶经》里也说:“茶之为饮,发于神农氏。”直到今天,江南茶区还流传着神农氏为解除人民病痛,亲尝各种植物中毒,又吃茶而解毒的故事。这一神化传说是中国自古即饮茶的历史的反映。
4、我国茶叶可划分成哪几类?
中国茶类可划分为基本茶类和再加工茶类两类。基本茶类是根据鲜叶加工方法不同和品种上的差异,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六类。这六种基本茶类经再加工、深加工,又可制成各种花茶、果味茶、罐装茶饮料、速溶茶、袋泡茶、紧压茶、保健茶等各种再加工茶类。
5、茶叶是怎样命名的?
茶叶行业有句行话:\茶叶干到老,茶名记不了。\不同种类的茶叶,命名的方法五花八门,有的根据形状不同而并名,如形似瓜子片的安徽\六安瓜片\。有的结合产地的山川名胜命名,如\西湖龙井\。有的根据采摘时间和季节而命名,如“明前茶”、“雨前茶”、“春茶”等。有的根据加工制造工艺而命名,如“炒青”、“蒸青”。有的按销路不同而区分,如“内销茶”、“外销茶”。有的依照茶树品种的名称而定,如乌龙茶中的“水仙”、“乌龙茶”等。有的按产地不同而命名,如“祁门红茶”等。
6、为什么名茶多出于名山或高山?
名山和高山往往出名茶,这与名山和高山的地理环境有关。高山云雾缭绕,这对茶树的生长极为有利,能促使茶叶中的氨基酸、多酚类等物质合成速度加快。有些名山虽然海拔不高,但小气候条件较好,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制得的茶叶香气浓,滋味鲜爽。
7、如何辨别新茶与陈茶?
凡是当年采摘的鲜叶,经加工而成的茶叶称为新茶。新绿茶清汤绿叶,新红茶红艳明亮,滋味较醇厚鲜爽,香气清高。 非当年采制的茶叶为陈茶。陈茶由于在贮存过程中受到光和空气的作用,内含物质自动氧化和分解而引起了茶叶品
质的变化,色泽失去光泽,茶汤变浑,汤色变淡香气也随贮存年限增加而逐渐丧失。
8、怎样区别真假茶叶?
凡是从茶树上采摘下来的鲜叶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为真茶。凡是非茶树的其他植物芽叶制成形似茶叶的茶,统称为假茶。 真茶具有茶叶固有的清鲜香味,其色泽绿茶深绿,红茶乌黑有光,乌龙茶乌绿带润:叶子边缘有锯齿,支脉明显,叶背有茸毛,叶子在经上呈螺旋状互生。假茶不具有以上特征。
9、如何识别劣变茶?
茶叶具有很强的吸湿和吸附异味的特征,如在茶叶加工和贮存过程中处理不当,吸收异味产生烟、焦、馊、霉或其他怪味的茶,均称为劣变茶。
10、茶叶为什么能吸收异味?
茶叶中含有高分子棕榈酸和萜烯类化合物,这类物质性质活泼,极易吸收各种气味。由于遇到异气便不易分离,并很快吸收、粘附于茶叶表面,从而吸收异味。
11、怎样识别春茶?
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称为春茶。 春茶由于茶树营养物质丰富,故而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较高,滋味鲜爽,香气强烈,形状条索紧结重实。通常绿茶色泽绿润,红茶乌润,品质较好。
12、茶叶为什么会陈化? 茶叶在贮存过程中,由于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内含物质发生自动氧化分解、挥发和缩合等反应,使茶叶香味低浊,品质降低,而导致茶叶陈化。
13、为什么新茶比陈茶好喝? 新茶是指当年生产加工的茶叶,陈茶是指隔年生产的茶叶。新茶比陈茶好喝,主要是由于新茶内含的氨基酸、维生素、芳香类等物质尚未被破坏和散失;而陈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在存放过程中被逐渐氧化而陈化,所以新茶比陈茶好喝。
14、茶叶为什么轻易受潮?
茶叶是干燥物质,具有很强的吸湿特征,极易吸收外界水分,如贮存不当,就会很快受潮,失去茶叶的新鲜感。因此茶叶受潮,水分增加,茶叶品质就会受到影响。
15、贮存茶叶相宜水分含量是多少?
水分是促进茶叶成分化学反应的溶剂,水分越多,茶叶中有益成分扩散移动和相互作用就越显著,茶叶的陈化变质也就越迅速。因此,在贮存过程中,一般控制在6%以内,才能防止茶叶极快氧化。水分含量越低,就越能保存茶叶品质。
16、贮存茶叶的相宜温度是几度?
温度的作用主要在于加快茶叶的自动氧化,温度愈高,变质愈快。茶叶一般适宜低温冷藏,这样可降低茶叶中各种成分氧化过程。一般以10度左右贮存效果较好,如降低到0度至5度,则贮存更好。
17、茶叶贮存的时间为什么不宜过长? 茶叶贮存时间不宜过长,这是因为茶叶在贮存过程中轻易受贮存温度和茶叶本身含水量高低以及贮存中环境条件及光照情况不同而发生自动氧化,尤其是名贵茶叶的色泽、新鲜程度就会降低,茶叶中的叶绿素在光和热的作用下易分解,致使茶叶变质。
18、怎样选购茶叶?
茶叶的好坏主要是从色、香、味、形四个方面鉴别。不同的茶类,不同的品
种,有不同的色、香、味、形的标准。一般来说,绿茶颜色以翠绿者好,枯黄者次;红茶乌润者好,暗红者次;花茶纯绿无光者好,灰绿有光者次。不论哪种茶都不能有异味。绿茶清香者好,清涩者次;红茶香甜者好,酸馊者次。花茶,既有绿茶之清香,又有香花之芬芳为好。只有绿茶之清香,而无鲜花之芬芳,则花少;只有香花之芬芳,而茶味淡薄,则花已漫茶。只有花郁茶香才是花茶之佳品。味,是茶叶的滋味,干茶不易鉴别,如闻干茶香鲜而灵,则是新茶;味闷而沉,多为陈茶,如有不适之感多为变质茶。茶叶的滋味主要靠开汤(冲泡)品评。形,是茶叶的样子(外形),虽各有其特点,但就条形茶来说,条索紧结、重实、圆浑,长短粗细均匀者为好;松泡、轻飘,长短粗细不匀为次。
19、家庭贮藏茶叶有哪几种方法?
水分的含量与茶叶的编制和陈化关系十分密切。所以买来茶叶若是预备贮藏一段时间漫漫饮用的话,就要注重检查一下所买茶叶的含水量,以含水量越低越好。检查的方法是用手指请请捏一捏,假如能成粉末状,说明含水量较低,可以贮藏;假如不能成粉末状,则需要用文火焙干后再进行贮藏。 家庭中常见的贮藏方法有以下几种: (1)保温瓶贮藏法 将茶叶放进保温瓶中,盖好盖,密封。 (2)低温冷藏法 将茶叶装进铁罐、封口、用塑料袋套好,再封口后放进冰箱里。 (3)干燥剂保管法 将干燥剂放在铁罐子的盖上,用纸隔开,然后将茶叶装进塑料袋中,连同塑料袋一起装进铁罐,盖好盖子,用胶带封口。
20、你知道茶的雅号和别称吗?
“不夜侯”“清友”“叶嘉”“涤烦子”“龙井”“大红袍”“毛峰” 。
19、“绿宝石”在2006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获得什么奖?“绿宝石”是注册商标吗?其广告语是什么?
答:金奖,是注册商标,七泡有茶味。
21、春秋是贵州省著名商标吗?春秋茶业的广告语是什么? 答:是,“人生况味,茶里春秋”。
37、“仙人岭”、“浪竹”哪一年被评为贵州省著名商标”? 答:2006年12月。 89、什么叫茶文化?
答:茶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茶文化是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想、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它包含了有关茶领域物质的精神两个方面,是以茶为题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集合。
90、茶文化的六大功能是什么?
答:记录功能、认知功能、传播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调控功能。 91、茶与文艺结合有哪些表现形式? 答:茶联、茶诗、茶画、茶艺、茶歌、茶舞。
92、古人说茶通六艺,品茶时讲究六艺助茶兴,六艺是指哪六艺? 答:琴、棋、书、画、诗、金石。
93、中国古代文人所谓的“七件宝”是指哪七件? 答:琴、棋、书、画、诗、酒、茶。
94、茶艺与茶道的关系是什么?
答:茶艺与茶道互为表里。茶艺主技,载茶道而成艺;茶道主理,因茶艺而彰显。茶道是茶艺的灵魂,在修习时必须“以道驭艺”;茶艺是茶道的表现,在茶事实践中 “以艺示道”。
95、中国茶道的四大理念是指什么?
答:①天人合一,物我玄会;②智者乐山,仁者乐水;③涤除玄鉴,澄怀味象;④道法自然,保合太和。
96、茶道精神融合了中国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的精髓,请说出《论语》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中哪家的精点著作?
答:儒家文化。
97、盖碗茶的盖、碗、托分别代表道家的哪一种思想?
答:“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代表了道家“天地人和”的思想。 98、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包括了什么哲学思想?和什么人文追求? 答: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包括了“和静怡真”的哲学思想和“精行检德”的人文追求。
99、什么叫茶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