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历代修建灵渠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9:43: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灵渠开凿、修缮大事记:

秦汉以来,灵渠成为岭南与中原地区联系的主要通道。为了保证灵渠的畅通,历代政府均对灵渠进行过修缮,据史料记载,自汉代至民国的2000多年间,对灵渠的维修和改建共有35次,其中汉代2次,唐代2次,宋代7次,元代3次,明代6次,清代15次, 汉代:

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史禄 严安上书曰:“及至秦王,蚕

食天下,并吞战国,称号曰皇帝,主海内之政??欲肆威海外,乃使蒙恬将兵以北攻胡??又使尉(佗)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使监禄凿渠运粮,深入越,越人遁逃。

汉·司马迁 《史记》卷一一二

唐代:

宝历元年(825年)李勃 重为疏引,仍增旧迹,以利舟行,遂铧其堤以扼旁流,陡其门以级直注。

唐·鱼孟威 灵渠记

咸通九年(868)鱼孟威 铧堤悉用巨石堆积,延至四十里,切禁其杂束条也。其陡门悉用竖木排竖,增至十八重,切禁其间散材也。

唐·鱼孟威 灵渠记

宋代:》

宋初(977~980年) 边珝 元·脱脱《宋史》卷九七嘉祐四年(1059年),李师中 燎石以攻,既导既开,作三十四日

乃成废陡门三十六。舟楫以通。

宋·李师中 重修灵渠记

乾道六至八年(1170~1172年) 李浩 命疏治之,民赖其利。 元·脱脱 《 宋史》卷三八八

绍熙五年(1194年) 朱晞颜 、胡长卿 元代:

至正十四年(1354年) 乜儿吉尼 修复堤及溃坏的陡门,使灵渠得以恢复航运。

明代: 洪武四年(1371年) 修治广西兴安灵渠三十六陡??甃石为闸,以防水泄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六〇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 陈琏 筑其堤岸长百余丈,高五尺有奇,上下砌以巨石,中门二函,以泄余流。次修中江石堤近土岸当潦涨之衡,乃高之以杀水势。增筑龙母祠前土堤五十丈许,濬河渠五千余丈。改筑滑石陡,凡渠石碍舟者,则焚而凿之。修白云、攀桂桥及灌田水函二十有四。其工匠精致,渠岸坚深,较之前代,相去万万。 明·陈琏 重修灵渠记

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 严震直 成灵渠堤岸长一百二十

六丈,涧六丈,高五尺。中江石岸长四十五丈??南北疏通五千一百五十九丈,陡岸三十六处??灌田水函二十四处,湎陂小陡二处,共长一十五丈 明·严震直 通筑兴安灵渠陡记

濬渠五千余丈,又增高中江石堤,改作滑石陡,凡陡硼之势

碍舟行者,悉以火煅凿去之,于是可通漕运矣。 《明实录·太祖洪武实录》卷二一七

永乐二年(1404年) 修复 清·嵇璜 《续文献通考》卷三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 修复陡门 《明实录·太宗永乐实录》卷一二七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单渭 “先纡沟溪畎亩故迹以通乎塘;横岸铧嘴北壤以抵乎沟,沟会北渠通穴之处,以暂泄水;于中岸塞中江并走之流,以便施工于下。次用巨石以甃铧嘴,措鱼鳞,缮渠岸,构陡门。然后劈横岸以复北渠之口,塞纡沟以绝溪畎之流。三十六陡延袤五十里,凡有缺坏,葺理无遗” 明·孔镛 重修灵渠记 清代: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 范承勋 予去岁蒞粤,入陡,顾见陡石圮坏,心窃病之。既而冬旱,水源告竭,舟不得通。窃以为岭右穷陋之邦,米薪而外,止仰给于外郡。灵渠一线,民之命脉系焉,其可忽诸?乃出俸钱倡,诸司属合助,以得若干缗,令右营将金彪与桂林郡守黄良骥、兴安令陈关调董其役。相度宜修筑者凡若干处,于是乘岁之余,庀材鸠工,畚筑礲甃,并力营作,不两月而告成。费半功倍,财无告匮,民不知役??而堤乃固,行旅以通,商贾幅凑,粤以利赖。至春横雨大潦,而键闭坚壮,可恃永久而不溃矣。

据灵渠《飞来石上摩崖碑》文 康熙二十七年(1698年) 石琳 率通省六十州县捐俸重修。 清·石琳 捐俸重修陡河碑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总制石公、大中丞王公、方伯教公、总宪鲁公,悯念民瘼,慨然捐俸,倡率九郡各属而理修之。洩者蓄,溃者完,金石灰木丝粟不扰民间,事得以济。从兹舟楫之往来,田畴之灌溉,公私咸得裨益,利垂永久。

据广西省文献委员会1947年碑文拓本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陈元龙、黄国才、年希尧 今巨石作龟背形,而鱼鳞用长石直树,其下不可动摇,则天平亦如磐石矣。次之,则各处堤岸以及陡门,旧以丛石垒成,今掘地七八尺,用大木排椿,上以大石合缝砌之,灌以灰浆,堤更固矣。旧存陡门十四,皆修整,其已废二十二陡门,酌复其八,曰青石陡、黄泥陡、湾陡、晒禾陡、何家陡、大陡、小陡、北陡,悉与重建。

清·陈元龙 重建灵渠石堤陡门碑记

雍正八年(1730年) 鄂尔泰、金鉷 兴安之河,为陡门者十有八,为堰蓄水者三十有七,为长堤一,为月堤一。其滩心危石比节,共凿去碍船者,两河(相思埭和灵渠)各百有数十处。于是近渠之田,资灌溉者不下数百顷,水旱无虞,前此荒塍,悉登膏沃。

清·鄂尔泰 重修桂林府东西路二陡河记

雍正十年(1732年) 无名氏 兴安县二十三陡,除旧设夫四十六名外,增设夫(长)一名。

《清会典事例·工部·水利》卷九三0

乾隆十一年(1746年) 鄂昌 筑复兴安县三里桥等处陡门四座,疏浚分水潭等处河道,并修砌陡埂。新增四陡,设陡夫八名,以司启

搜索更多关于: 历代修建灵渠 的文档
历代修建灵渠.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39og92a9062a888eea9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