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新建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
图例:
指令标志牌为白色长方形衬底,上面涂写兰色圆形标志,标志符为白色,下面为矩形黑色框和黑色、黑体字补充标志。指令标志牌的参数: 图例:
指示标志的基本形式是绿色正方形,上涂白色圆形,黑体字。标志牌参数A=250mm,d=200mm。指示标志牌的参数: 交通标志图例:
第 27 页 共 40 页
线路新建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
5.7.14 废料、垃圾分类存放场:施工、办公、生活产生的废料与垃圾,分类存放在统一样式的垃圾桶内。
5.8消防设施设置
5.8.1 项目部在办公区、生活区、设备材料堆放区、施工区等配备合格的消防器材。 5.8.2 灭火器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灭火器设置稳固,其铭牌朝外。
5.8.3 对灭火器的维护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将检查、维修和灭火器完好有效的状态记录制成卡,挂在灭火器箱体上明示。
5.8.4 灭火器不得上锁,取用方便;保持灭火器表面清洁、干燥,没有锈蚀现象,避免日光曝晒和强热辐射,铭牌完整清晰,保险销和铅封完好,喷嘴或喷射软管畅通,没有堵塞、变形和损伤缺陷。
5.9进入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纪律规定
5.9.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5.9.2进入现场的施工人员应穿符合安全要求的工作服(安监人员外着红马甲),着装力求整齐统一;
5.9.3从事特殊作业的人员,应穿着专用特殊防护服;
5.9.4高处作业的施工人员必须人手一条安全带、工具包,并在施工中正确使用; 5.9.5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不得打领带,不宜戴戒指、手链等饰物;
5.9.6施工人员应穿符合本工种安全要求的工作鞋,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严禁穿拖鞋、露脚趾凉鞋和高跟鞋;
5.9.7进入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严禁穿短裤、背心、裙装和打赤膊。 5.9.8使用砂轮机、电焊机、高速切削等必须戴防护镜。
5.9.9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擅自进入危险作业区域,以及使用不合格的工器具。 5.9.10遵守安全设施使用规定,自觉使用安全设施保护自身安全。
5.10现场清理整顿
现场废弃的杂物以及钢筋、木材等下角料,及时清理、回收,做到“工完、料尽、场清”。
5.11职业健康
5.11.1、施工承包商应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的人员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并建立体检档案。
5.11.2、尘、毒作业场所应有良好的通风除尘、换气及防止中毒措施。 5.11.3、严禁未成年人从事现场施工作业。
5.11.4、夏季或冬季露天作业,项目部、施工队、施工现场应采取防暑降温或保暖措施。
5.12生活安全与卫生
5.12.1、生活临建应有设计,确保符合安全要求。
5.12.2、员工食堂与食品问设施应符合卫生防疫要求,定期对饮用水及饮食卫生进行检查,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同时应严防食物中毒。
第 28 页 共 40 页
线路新建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
5.12.3、员工宿舍应有良好的居住(夏季应配备空调设备)条件,保持通风与干净整洁,并有专项管理措施。
5.12.4、项目部应为员工提供较好的沐浴、盟洗设施以及工作服洗涤、干燥消毒设施。 5.12.5、员工生活区应定期消毒,预防各种传染性疾病,并应有消灭蚊、蝇、老鼠的措施。
5.12.6、项目部必须制定措施,保障各种形式外协工住宿、餐饮等生活卫生条件和劳动防护条件。实行一人一床、一被褥(蚊帐),专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控制。
5.13环境保护
5.13.1、基本要求
根据本工程现场调查情况,我们通过积极开展施工工艺创新,不断优化环保方案,牢固树立“绿色施工”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环境保护和水土优质的要求,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绿色和谐工程。
5.13.2、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1、 防止大气污染:挖出的土方集中堆放,将表面用水打湿减少灰尘飘扬等防止扬尘措施,做到集中堆放施工垃圾,生活垃圾采用密闭式设施分类存放,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达标,使用清洁能源,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2、 防止水土污染: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带油工作的机具下铺设彩条布防止滴油污染水土。电池、日光灯、灯泡、色带、磁盘、硒鼓、垃圾袋、复写纸、圆珠笔芯等废弃物单独回收集中处理。拉运土方、碎石不得高出车箱板,车辆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减少跑、冒、滴、漏。沙石现场堆放与地表之间有隔离设施。
3、防止噪声污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做到不鸣笛,采取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音在标准范围内。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相对强噪声设备做到布设在远离居民区、办公生活区一侧。
4、绿化:办公、生活区根据地形条件适当设置绿化带、花坛(卉)和种植花草树木,绿化率应达到10%以上;与环境协调有人负责管理。
5.13.3、环境保护工作内容 1、运输环保措施
(1)施工道路利用现有通道或拓宽原有的通道,机动车辆不能到达的地方,采用人力、畜力运输,松软通道铺设垫板。
(2) 对于砂、水泥等细颗粒散体材料的运输采用遮盖、密封,防止和减少飞扬。 2、土方开挖环保措施
(1) 开挖基坑时,制定合理的开挖措施,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尽量不降基面或少降基面,保留原有地形和自然植被,减少水土流失。
(2) 为保护环境和基础的稳定,合理选择弃土的堆放点,在山坡上开挖基坑时,将弃土装入纺织袋有序分层叠放在基坑下坡侧,避免弃土被雨水冲刷流失。
(3)现场施工临时设置的土坎、水沟、空洞等按原地貌进行填埋、夯实,恢复原貌。 (4)基坑开挖按水土流失防治要求减少植被破坏,剥离的表层熟土,临时堆存作回填
第 29 页 共 40 页
线路新建工程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细则
覆土。基坑回填根据场地的形状、土壤条件和土地利用方式,及时进行土地平整因地制宜恢复植被。
3、现场材料堆放环保措施
(1) 材料堆放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选择合理布置方案,力求占地最少,搬运距离最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最小。
(2)堆放砂石料时,使用彩条布或铁皮在地面铺垫,避免砂石直接散落在田内。水泥堆放有支垫。
4、施工环保措施
(1) 对现场交通条件较好的施工段,设置混凝土集中搅拌站,可以减少因运输、施工场地占用而引起的地表植被损毁。
(2) 灌柱桩施工、混凝土集中搅拌站以及其他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废水、设置专用沉淀池,经过沉淀合格后再排放。
(3)架线施工中采用飞艇或动力伞放迪尼玛绳,在用迪尼玛绳牵引导引绳,使导引绳、牵引绳、导线等在放线过程中处于架空状态,保证走廊范围内的植被正常生长不受影响。
(4)施工完成后对施工通道和临时施工用地进行恢复,使施工活动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减至最小。
5、地下和地上三线保护措施
线路复测时,组织对沿线地下光缆、电力线、通信线等进行详细调查,并针对实际情况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以确保线路安全。
6、在进入施工现场前,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文物保护教育。施工中一经发现文物,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做好现场保卫和防护工作。
5.14成品、半成品保护与防止“二次污染”
工程开工前制订现场成品保护管理规定及具体保护方案和措施,防止“二次污染”。教育职工对成品和半成品保护意识,严禁乱拆、乱拿、乱涂和乱沫。
5.14.1 基础施工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钢筋的原料加工、预制好的成品料做好标识,并用木方垫起,做好防潮工作,雨期施工时钢筋堆放地要做好排水措施。钢筋表面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清理干净,地脚螺栓及预埋件安装前除去浮锈,缧纹部分戴好保护套,防止撞伤螺纹。
第 30 页 共 40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