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的大街小巷,20世纪50年代后,中国才有自己的制造厂。这一交通工具是( )
A.飞机 C.汽车
B.自行车 D.轮船
解析:自行车在19世纪中后期传入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才拥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故B项正确。
答案:B
7.光绪十四年(1888年)的一份电报通报了太和殿(太和门)失火的消息。下列有关此事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开创了国人使用无线电报的先例 B.失火原因和英法联军侵华有关 C.中国的通信手段发生了巨大变化 D.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得以加速
解析:中国创设无线电报的时间是1906年,A错误;英法联军侵华是在1856年到1860年,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电报的使用反映了我国的通信手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故选C。D材料并未体现。
答案:C
8.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迁。下列史实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建成 ②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 ③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④中国人开始自办有线电报 A.①②③④ C.①④②③
B.①④③② D.④①②③
解析: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1877年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中国人自办有线电报的开端,1906年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天津建成,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答案:C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据《大唐六典》记载,最盛时全国有1 639个驿站,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其中驿兵一万七千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唐代对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陆驿快马一天走6驿即180里,再快要日行300里,最快要求日驰500里;步行人员日行50里;逆水行船时,河行40里,江行50里,其他60里;顺水时一律规定100到150里。
诗人岑参在《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一诗中写到“一驿过一驿,驿骑如星流;平明
5
发咸阳,暮及陇山头。”
材料二 由清政府投资,于1907年2月建立的上海电话局,是上海第一个由中国政府主办的电话局。上海电话局是以始于1902年的商办电话为基础组建的,它的开设,打破了自1882年2月上海出现外商电话公司以后,上海电话通信事业基本由外商垄断的局面。
——摘自上海档案信息网
材料三 自道光二十二年五口通商,九十余年来中国门户洞开,外洋风雨,如潮袭来。一方面,中国的许多权利被侵蚀。又一方面,西洋的新文明不断地输入……中国交通事业和以前不同,交通工具之科学化,以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代驿传通讯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通讯手段变化的原因。
(3)材料三与材料一相比,交通工具的发展与使用有什么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问抓住“专门从事驿务的人员共二万多人”“邮驿分为陆驿、水驿、水陆兼并三种,各驿站设有驿舍,配有驿马、驿驴、驿船和驿田”“邮驿的行程也有明文规定”等信息归纳。第(2)问结合信息“清政府投资”及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注意根据材料三中的信息“机械的力量逐渐代替以前使用的人力、畜力、水力和风力。交通组织逐渐商业化,凡各种新交通工具之利用,均可以普通的交易方式行之,没有阶级上的限制”归纳。
答案:(1)驿站及从事驿务的人员多,耗费人力、物力较大。邮驿的种类较多。邮驿制度比较完善,组织和邮递速度达到很高的水平。
(2)原因:①西方的工业文明的冲击;②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③政府(清政府或民国政府均可)推动;④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任答三点即可)
(3)驱动力的变化,由畜力逐渐转化为机械力;交通工具逐渐商业化,并且没有阶级的限制。原因:西方先进技术的传入与使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