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上册-打印版
《树之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3.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儿歌。 教学难点: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事物同所学的词语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猜谜语: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它。(猜一植物)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儿歌《树之歌》。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评价。
3.自由读一读课文,指名读,齐读。 4.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5.填空:本课讲了( )种树,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认读生字,了解不同树的特点
1.请学生找到木字家族的字。想一想:这些树都有什么特点?教师随机讲解。 (1)这些字都和什么有关?(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2)(课件出示:杨树图片)杨:杨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杨树高) (3)(课件出示:榕树图片)榕:榕树的特点是什么呢??(榕树壮)
部编版-语文-上册-打印版
(4)(课件出示:梧桐树图片)梧桐:“梧桐”树叶像什么?(手掌)谁能用“梧桐”说句话?
(5)(课件出示:枫树图片)枫:枫树到了秋天是什么颜色?(红色)
(6)(课件出示:松柏树图片)松柏:松柏有什么高洁的品质?(松柏不畏严寒,一年四季常青)
(7)(课件出示:木棉树图片)木棉:木棉的喜好是什么?(喜暖在南方)
(8)(课件出示:桦树图片)桦:注意这个字读四声“huà”,桦树生长在哪里?(耐寒守北疆)
(9)(课件出示:银杏、水杉图片)银杏、水杉:这两种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被称为活化石,存在已很久远。)
(10)(课件出示:金桂树图片)金桂:金桂树的特点是什么?(开花满园香) 2.我们学的这些字都是形声字,左面的偏旁表示的是字的意思,右边的字表示字音,这些字左面的偏旁都是木字旁,都和树木有关。
3.拍手、齐读小儿歌。 四、识记生字,掌握偏旁 1.识记生字。 (1)带拼音学生字。
(2)认读生字,重点认读儿歌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3)开火车读、齐读。
(4)正音,指导:“壮、杉”为翘舌音,“松”为平舌音,读“sōng”。 (5)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桐”是“木+同”,“化”是“亻+匕”。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如“杨”是“扬”换掉“扌”加“木”。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壮、杉、化”。
(1)(课件出示:“壮、杉、化”笔顺图)学生看笔顺图,指导书写生字的笔顺,教师点拨笔画较多的字。
(2)看生字笔顺表,记忆生字笔顺。(注意:所有带“木”字的字,第四笔撇都变成点。) (3)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
(4)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 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壮”的右边是“士”,不是“土”;“化”的第三笔是
部编版-语文-上册-打印版
“撇”,不是竖弯钩。)
(5)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所有含有“木”字的字都是左窄右宽。)
(6)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五、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读完儿歌,认识很多树,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齐读。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明确目标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继续认识树。(板书:树)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说说你知道的树还有哪些?介绍自己知道的树。
(1)介绍前,老师先要提出要求。要求同学在介绍时,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楚,面带微笑看着全体同学来介绍。
(2)开火车来介绍。
(3)同学评一评,谁介绍得好。
(4)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知道的有关树的一些趣事。
2.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儿歌,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三、合作分享,反馈点拨
1.小组合作学习:儿歌中,哪些字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2.指导读读儿歌。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3.说一说。
这些树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向同学们说说。 4.指导读儿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