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检测(十四)
区域综合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图甲是田纳西河流域某次暴雨后某区域空中鸟瞰图,图乙是田纳西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拍摄地点最不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导致这次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 A.太平洋
B.印度洋
C.北冰洋
D.大西洋
3.利用图乙中资源,田纳西河流域可以大力发展 产业( ) A.冶金
B.精密仪表 C.航空航天 D.棉纺织
读中国第二大水电站——溪洛渡水电站示意图,完成4-5题。 4.关于溪洛渡水电站所在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区域主要为高山高原气候 B.该区域是我国主要的商品粮基地
C.该区域是我国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之一 D.该区域整治的重点是防治水患,整治江河湖泊
5.溪洛渡水电站建成以后将对长江三峡产生的影响有( ) A.减少三峡水库泥沙淤积
B.水库控制了长江流量,因此三峡大坝年发电总量将减少 C.长江枯水期,三峡水库的水位将进一步降低 D.对三峡工程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腹地,近年来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如在日光温棚中种植草莓、油桃、蔬菜等,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生产经营之路。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主要种植业区形成的区位优势主要是( ) A.位于青藏高原地区,海拔高,光照充足,热量丰富 B.深受西北季风影响,降水丰富,为农业灌溉提供 充足的水源
C.人口和城市密集,消费市场广阔,科技发达 D.河谷地带的森林为土壤提供了较丰富的腐殖质, 土壤比较肥沃,热量相对丰富
7.图中A湖泊近年来水面降低,水量减小,原因可能是( ) A.全球变暖,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加,入湖河流的水量增加 B.全球变暖,气温升高,蒸发量增大,降水减少
C.利用该湖泊进行农业灌溉,农业用水量增加导致湖水减少 D.湖泊周围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湖泊泥沙淤积严重
右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北凸,主要原因可能是( ) A.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受南部海洋气流影响 C.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位于高气压中心 9.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 A.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 B.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C.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设城市化水平为U,工业化水平为I,用I/U的比值和0.5相比较,可以判断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滞后/协调/超前)。读山东省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表,完成10-11题。 指标 I(%) U(%) I/U 1980年 50.02 9.47 5.28 1984年 41.14 12.26 3.36 1988年 44.48 16.32 2.73 1992年 45.49 28.2 1.61 1996年 47.16 34.94 1.35 2000年 49.69 36.25 1.37 2004年 56.32 43.5 1.29 10.关于山东省城市化和工业化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两者相辅相成 B.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偏差呈现缩小的趋势 C.城市化一直超前于工业化,带来了一系列城市问题 D.城市化一直滞后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很低
11.资料所体现的城市化发展特点,对山东省的影响有( )
A.造成了城市建设步伐的超前 B.限制了乡镇企业的发展 C.加快了农村人口的职业转换 D.限制了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 读我国某城市近五年产业发展矩形方阵分析图,完成12-13题。 12.该城市在产业发展中( )
A.石油化工和石化产品制造业增长潜力较大 B.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制造业发展空间较小 C.缺少增长快、比重大的优势主导产业 D.纺织业可优先培育为主导产业 13.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该城市可采取 的措施有( )
①扩大资源开采规模,大量输出原料 ②发展传统产业,吸收剩余劳动力 ③提高资源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 ④培育新兴优势产业,提高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13年伊始,民工荒再次来临。《第一财经日报》春节期间调查发现,几年前就已引起关注的民工荒现象,在今年表现得尤其突出,更值得注意的是,中西部开始与东部展开争抢民工的激烈竞争。根据材料和相关知识回答14-15题。
14.民工荒的出现,给社会带来多种影响,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民工荒将促使处于困境中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脚步 B.民工荒将使东部企业大量倒闭,东部地区进入经济萧条阶段 C.民工荒将使东西部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小
D.民工荒将使我国结束严格的生育政策,考虑在局部地区实施宽松的生育政策
15.下图为四类工业产品成本比重分布图,目前“长三角”的民营企业,总体上与图中较为一致的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