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钢铁公司原生产处长受贿案
只剩3天,就是1994年元旦了。
然而,53岁的兰玉清—一原抚顺市钢铁公司生产处处长兼总调度长,却因受贿罪,被抚顺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36万元,没费劲便得来的巨款,曾给兰玉清带来过一种“暴富”后的喜悦;而今,这笔钱化为了过眼烟云。给他留下的只是一片迷茫后的悔恨??
1993年,在兰玉清人生道路上可算是变幻莫测的一年。年初的几个月,他神奇地变成了一个家匿36万巨款的富翁。谁想,几个月后,他竟变成了人民的罪人。角色的转换是那般神速,以至于都没有个品味咂摸的余地。
只要有权力,何愁无机遇?
1993年初始,兰不清隐隐地感到自己敛财的机遇降临了。事实证明,兰王清的这种感觉并非空穴来风。
由于市场供求矛盾突出,钢材的价格一蹦三高,打着滚地往上蹿。一吨钢坯2000~2400元,加了成角钢和螺纹钢后,可卖到4000~5000元,每吨扣除费用和损耗,纯利可愈千元。于是各路兵马纷纷集结于倒腾钢材这一“发财”的疆场。
抚顺钢铁公司生产处的大门前,骤然间聚满了各类车辆。人们围在生产处门口,嚷着要见见兰处长,要会会这位能使自己早日圆了发财梦的人。
兰玉清其实很普通。而此时他在那些带着钢坯前来加工的人眼中,却不啻于一尊“财神”。数千吨的毛钢坯呼啦啦地运至兰玉清的地界,他兰处长稍许替你活动活动心眼,便可使你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到成品钢材。这样,你就可以早赚钱、赚大钱。
做生意的人心眼多,别看眼下横竖都赚,可谁知哪天来了一股刹车风,钢材价格说跌就跌,本可以发大财的人或许转瞬就成了蚀大本的人。“机遇里有风险,风险里有机遇”,人们在这“叫人心跳”的环境中,领会着这当中的精髓和玄机。
“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效益”。再木纳的人,只要来到生产处的门前遇上一遭,也会被熏染成个急性子。赚钱、机遇、时间、风险。它们仿佛是既有规律而又无序地牵在一起的连环套,谁知道什么时候眼睁睁地看准了一个赚钱的环节,捉到手后却落得了个亏本的结果。魔幻般的现实以其诡谲的面孔炙灼着人们的心。这些置身商海的人很明白,眼下,兰玉清是促成好运罩住自己的关键人物。于是他备受瞩目??
兰玉清本是个十分谨慎自重的人,他凭自己的资历熬到了这个职位上。个人在生活上很节俭,不吸烟不嗜酒,日子过得平淡无奇,是个一分钱也没曾乱花过的人。
1990年7月,他初登处长高位时,还时常要亲自跑外给厂里揽活,为了能让车间“吃”得饱,他不知流过多少汗水。而今不同了,带料加工者挤破门槛,可以坐堂经营了。
兰王清稳住了神,他一下子就瞧见了那些有求于他的人们眼神中推笑背后所蕴蓄的宝藏。机遇面前是“平等”的,你们发财也不能少了我兰玉清。他在心里断言。
权力繁衍出的一种“巧合”
有人说,机遇喜爱那些善于捕捉它们的人。可是,兰玉清却成了被机遇寻找的人。 1992年2月2日,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某商场副经理李某,与抚顺钢铁公司生产处签订了1000吨带料加工角钢的协议,为了能让兰玉清尽快安排生产计划,李某托人专程送给兰玉清现金1万元。
也是2月2日,哈尔滨道里区一家公司的业务员杨某在与生产处签订了带料加工2000吨角钢的协议后,也是为了能尽早拿到成品,专程奔赴兰玉清家,送上现金1万元。
如果说这是一种“巧合”,那么这类“巧合”就此便追随上了兰玉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