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期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质量分析
官桥中心小学 梁星焕
本次期末测试与以往有点不同,就是采用了不同班级混编考试的方式,考试制度更严了,却更能体现考试的公正、公平性。纵观还可以,但从每一个学生的答卷来看,还是不够理想。
一、试题分析
这次四年级的语文试题分五部分,第一部分,口语交际,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第二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基本上是八个题型。有看拼音写词语、硬笔字的书写、形近字组词、补充词语完整、选关联词填空及造句、按要求该席位写句子、古诗理解、按课文原文填空。第三部分,修改病句。第四部分,阅读题,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第五部分,作文,题目是:给___的一封信。
命题的形式多样,并体现了新颖性和灵活性。虽然大多数题型都是课文中或平时训练中所接触过的,为学生应知应会的,如:看拼音写词语、把诗句补充完整、选词填空、按要求写句子、把诗句补充完整等。但是本次却发现几处怪题偏题,大多数学生被难住了,失分严重。
二、卷面分析
本校四年级共参加考试的人。参考率100%,不及格人数为人,及格率为%。优秀人数为人,优秀率为%
第一部分检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结合现实生活运用恰当的语句表达清楚自己想要说的内容。第二部分前4道题是检测学生对本册课本中汉语拼音的拼读能力和字 词的掌握运用情况,5、6、7题检测学生关联词的运用、扩句、缩句和古诗句的积累情况,第8小题检测学生的对本册教材的背诵及积累。第三部分是改错别字和句子中的语病,这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识字和词句的理解运用能力,有一定难度。第四部分检测学生的课内阅读及课外阅读的积累。第五部分,作文主要是考查学生围绕中心写具体和书信的表达方式及书写格式。
三、存在问题 (一)基础知识方面:
1、大部分学生读不准拼音。丢分的字主要集中在凝结、盘旋、吵嚷等字上,这说明上了中年级,老师也不能忽视易错字的读音,一定要加强认读。
2、补充的四字词语部分学生不会写的很多。错的最多的是“个性鲜明”的“鲜”字,“整装待发”的“待”字,“意义非凡”的“凡”,主要是因为老师在积累时把这些词语漏掉了,没有写过,所以这些词错得比较多。其他的词错得非常少。
3、形近字组词失分较少。个少数学生“砖、饱、挂、暂”字组词出现了错误,可能是以前学过忘记了。
4、选择关联词填空,并选择其中的1个写一句话。问题主要出在第(2)题,大部分学生没选对,扣分的主要原因是句子较长,理解起来较困难,句子的含义较深奥。
5、按要求完成句子失分非常严重,得完这4分的学生很少。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缩写句子这题中的“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较生僻,还有平时忽略了这方面的练习。以后在课文教学中一定要加强指导,不能忽视。 6、古诗理解与积累学生失分更严重。这道题的表达我觉得不够清楚,使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甚至理解错误,这也是被扣分的原因。
7、改错题失分较多的是改错别字,大部分学生把本是正确的“山洪暴发”的“暴”错改成“瀑”,而没发现“讯期”的“讯”才是错的,只有少数学生能改对。 (二)阅读方面
1、第四大题共21分,失分较严重,能得15分以上的少之又少,0分的却不少。主要原因是课内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很多学生写不出来意思。理解“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意思学生好像理解起来特别困难,大部分都没写对,引用这句诗句的作用就更多学生写不出来了。
2、课外阅读,其中按要求写近义词和反义词,跟平时的训练要求有所不同。平时是要求在短文中找词语,这次却要自己写,失分严重。还有一题是要学生给短文分段和写出第二部分的段意,题难度较大,首先分段就难倒很多学生,接连着影响了段意的概括。平时如果能多一点分段这方面的练习,就能考得好一些了。平时只注重概括段意的练习而已。 (三)写作方面
习作共30分,23分以上的较多。获得低分的原因是有的学生写的文章跟主题一点关系也没有,有的同学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内容写得太多,详略处理得不够得当,还有的同学标点和自然段太乱,还有的同学书信的格式写的不对。比较好的同学,主要是选材典型,条理清晰,语言流畅,格式正确。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巩固,特别是学生爱错易混的字词,一定要经常给学生点拨,做到温故而知新,而且要做到平日里边上新课边及时复习旧知识,让基础知识牢牢地准确地记在学生的脑海中终身不忘。
2、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加强对学生的目的性教育。书写要认真,做作业要认真审题,既要有质量还要注意速度,确保学生在大考时答题既快又准。
3、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要立足课堂教学,讲读课文中习得方法,二类课文中加以运用,并拓展至课外。要以学生的情感态度为基础,促其克服畏难情绪,再辅之以方法,让学生在训练中不断提高能力。 4、我们以后在平时的大作文训练中,还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一方面要发现问题,另一方面更要深思问题背后的根源。在对学生的平日习作上,从选材立意,中心确定以及详略处理等方面都要深入细致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不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要引导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要引导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学到的好词佳句灵活自如地运用到自己的平时习作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