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班2(下学期1) 上学期:必修3;下学期:复习 物理 物理班4~5 3-1、3-2、3-4、3-5(或3-3) 其他班2(下学期1) 上学期:理科3-1,文科1-1(必修学分) 下学期:复习 化学 化学班4~5 上学期:化学反应原理、化学与技术 下学期(暂定):有机化学、实验化学 其他班2(下学期1) 上学期:化学与生活(必修学分) 下学期:复习 生物 生物班4~5 必修:生物2、3 选修: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生物技术实践 其他班2(下学期3) 上学期:生物2;下学期:生物3及复习 信息技术 1或2 “多媒体技术应用”或“网络技术应用”中选1(必修学分) 通用技术 1或0 尚未完成必修学分的学生继续修习 美术 1 5个系列中不同系列的至少2个模块 音乐 1 音乐鉴赏模块外另5个模块中开设1~2个 健康与体育 2 至少选2个系列,每个系列可选若干模块,其中健康教育系列至少1模块。 研究性学习 周课时不固定安排,开题和结题时集中使用,全学年集中使用的课时数不少于30,研究利用课余进行。学生在一个学年完成1~2个研究专题。 选修二 2(全级同时开设,地方和校本课程(可使用校本教材或“七以便“走堂”) 市高中选修教材”等地方教材) 班会、自习、1~4 体锻 周课时总数 40 说明:1、英语课教学进度根据学生基础起点有所区别,生源较好的学校,高二完成英语8,高三选学英语9~11;其他学校在高二完成英语8的一部分内容,余下部分高三完成。
2、若已在高一开设《技术与设计1》,所以在高二年级开设《技术与设计2》,每周1节。若学生在高一没有开设课程,则在高二年级每周2节开课,完成必修模块课程的学习。
三、高三年级
学科 周课时 教 学 内 容 语文 6 结合高考方向选学①常用文体写作;②中国现代散文、新闻阅读与写作两个模块中的1或2个,在学习过程同步进入总复习 英语 6 未完成英语8的学校继续学习英语8,已经完成的学校可选学英语9~11。上学期中进入总复习。 数学 6 开学后进入总复习 文科基础/理科基础 5~总复习 8 物理、化学、生物 6 继续学习未完成的选修模块,已经完成的进入总复习 政治、历史、地理 6 方案①:先进入总复习,结合总复习完成尚未学习的选修内容; 方案②:先学习尚未完成的选修模块,然后进入总复习 健康与体育 2 选修二 2 班会、自习、体锻 4~7 周课时 40 说明:
1、文科基础/理科基础每周5~8课时。有多种模式,可结合实际灵活安排。推荐模
式:上学期“5×1”、“6×1”或“2×2 + 4×1”,下学期“5+3”或“6+2”。政治必修模块多,如有需要,可适当增加复习课时。
2、根据学校实际,可在不同时段有侧重地加强某些学科。 2、校本课程开设情况
2005年高一年级校本课程安排表
学科 教师 课程名称 上课地点 语文 高一(1)班课室 高一(2)班课室 英语 高一(3)班课室 高一(4)班课室 高一(5)班课室 符春迩 数学 609电脑室 高一(6)班课室 政治 706小课室 高一(7)班课室 历史 711小课室 高一(8)班课室 地理 高一(9)班课室 物理 高一(10)班课室 高一(11)班课室 高一(12)班课室 化学 高一(13)班课室 高一(14)班课室 高一(15)班课室 通用技术 艺术楼6楼展览厅 信息技术 707电脑室 音乐 艺术楼五楼音乐室 美术 艺术楼四楼美术室 科技 802课室 2006年校本课程安排表
学科 活动名称 指导教师 上课地点 语文 趣味谜语小组 阳雄章、刘朝霞 高一(1)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