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8:46: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节约用水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文明之舟自古依水而行。人类对水的依赖,就像婴儿之于乳汁。河流被称为大地的动脉,湖泊被誉为大地的明珠。河流和湖泊提供了丰富的淡水资源,塑造了富饶的冲积平原,滋润了土地,哺育了人民,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摇篮。我们每天节约一滴水,就为地球添加了一分绿色。我们可以做到的: ①洗脸洗脚的时间养成使用脸盆的习惯。

②一水多用。用洗脸水洗脚水来拖地板、擦洗物品等。 ③随手关紧水龙头。 2、节约用电

在我国,火力发电占了我国总发电量的比重还比较大,需要耗费大量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不可再生资源。节约用电,就是节约能源。我们每天能做的有: ①随手关闭教室和宿舍内的灯,做到人走灯灭。 ②每天少看十分钟的电视等。 3、少使用塑料制品

现在我们使用的塑料包装袋,大部分是用不可降解的聚乙烯生产的,这些包装物被抛弃到大自然中后,会对环境形成\白色污染\。我们每天能做到的有: ①尽量使用垃圾桶盛装垃圾而不使用塑料袋。 ②不使用不可降解的快餐盒。 ③不随手乱扔塑料包装物。 ④尽量购买用纸包装的物品。

⑤不使用彩色塑料包装纸包装生日礼物等。 4、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我们每天使用的一次筷子,都是用竹子或树木做成的,我们每扔掉一双筷子,就是扔掉一片森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尽量使用金属饭勺或非一次性筷子吃饭,而不使用一次性竹木筷。

5、保护校园内的花草树木

校园内的花草树木,除具有美化环境的作用,还有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灰尘的作用。保护花草树木,也是保护环境。我们可以做到: ①不要随意践踏草坪。 ②不攀摘花果。 ③按时给花草浇水。 6、节约粮食

粮食的生产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光、热、水、肥资源,节约粮食,就是节约资源,就是保护环境。

四、教师总结:

1、通过我们今天的讨论,大家知道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哪些行为有利于环保,我想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也能为环保贡献出我们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大家都来关心环境,注重环保,共同建设我们的美丽家园。

2、介绍一些环保节日,如世界环境日,世界动物日等等。

第五课 纸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围绕\纸和我们的生活\这一主题研究,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兴趣以及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2、培养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查阅参考书籍、上网等手段察记录、访谈记录、变废为宝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意设想的能力,并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了解纸的历史,纸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调查、访问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增强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

1、收集好各种种类的纸或备用的废纸。 2、研究学习的资料(成果) 3、准备各种纸艺的欣赏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研究课题,教师谈话导入:请同学们看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些什么,这些东西都是用什么做的呢?(教师把带来的纸做物品放在学生桌面,请学生观察。)(板书:纸。)

2、请同学们打开书包看一看,再想一想,哪样东西最多?我们生活当中处处离不开这些用纸做纸的物品。

3、通过教师与学生说说生活上的纸,让学生初步感知纸与我们生活关系密切,它是无处不在的。今天开始我们一起来研究《纸和我们和生活》(板书:纸与我们的生活) 4、学生讨论,你想了解有关纸的什么知识? 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确定研究课题。 (1)纸是用什么做的? (2)纸是哪里来的? (3)纸是谁发明的? (4)纸有哪几种?

(5)我们每天要用多少纸?

(6)纸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7)纸和环境有什么关系?师:同学们想了解的知识还真不少。课前,咱们班分成6大组回去查阅资料,下面我们进行交流好吗? 二、\纸和我们的生活\成果汇报展示会 展示内容:

第1小组:学习报告:包括《纸的历史》资料、学习体会

第2小组:访问报告:收集的纸的种类和用途的资料,自己的想法 第3小组:调查报告:班级用纸情况汇报,交流确定节约用纸的倡议书 第4小组:交流收集的《纸与环境》资料,展示绘画作品 第5小组:纸文化知识竞赛,讲述\纸\的成语故事。(如《洛阳纸贵》等)

第6小组:介绍变废为宝的方法,请会用纸制作工艺品的同学做小老师,进行小艺术技巧讲座,辅导学生学习纸艺制作。 三、拓展延伸 ,现状分析,解决问题

1、大家说一说,评一评:让同学们说一说同学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浪费纸的现象,让学生探究、思考。

2、重点质疑。一位同学说:\一堆纸扔掉了真可惜,若是一张纸扔了不能算什么。\(1)用课件展示\一张纸很少\。 (2)小组每人一张纸。 (3)全班每人一张纸。 (4)全校每人一张纸。

(5)全国1.3亿少年儿童每人一张纸。 学生总结:可以积少成多。 3、探讨解决方案: 生产:重视环保。

使用:建议消费者节约用纸。

回收:有计划地回收废纸,用于再生产。

宣传:介绍国内外先进经验,大力推广再生纸。

提出希望:让我们关注身边小事,关注生活;关注环保,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共同建设美好明天。 四、分享活动喜悦

1、师生分享收获:师:在这次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共同研究,共同体验都有了不少的收获,老师也不例外,在和大家一起学习的时候,我也学会了一种\神仙鱼\的折法呢,你们想学吗?

2、跟老师一块折纸。

师:折好了么?看,一条条神气活现的小鱼多可爱!让我们把它们送给在座的听课老师好么?感谢他们参与了我们今天的汇报活动,跟老师们说再见吧! 五、活动说明:

活动不应只重结果:要让学生从各组学习的结果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得到更多的启示,更应注重活动的过程,让每个学生在小组研究学习中,从真切的实践中,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五、胃的对话 教学目标:

1. 学习\讲究卫生、预防疾病、安全避险、自救自护\的知识和本领。

2. 增强、提高自己应对困难,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而快快乐乐的健康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胃的作用。

难点:学会保护自己的胃,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课前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芝麻开门

1.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它的名字叫胃。它是你肚子里用来盛装食物,并对食物进行消化的柔软肌肉\口袋\

2.胃每天都在认真,勤劳地工作着,有时还很累呢。 二,观察在线

1.食物进入胃后,胃的肌肉开始收缩引起胃蠕动。 2.胃不停地蠕动,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成糊状。

3.胃经过紧张收缩,幽门打开,容易消化地食物依次被送入十二指肠。

4.糊状食物被不断地向下推。 5.胃的作用是什么呢? 三,点击问号

1 ,听听胃的对话,想一想 。 2 ,出示对话:

⑴我的小主人每天最爱吃零食,没有正常的饮食规律,让我从早忙到晚,我好难受啊! ⑵我的小主人特贪吃,见到好吃的,就不顾一切地大吃大喝,快把我撑破了。

⑶我的小主人更厉害,为了玩,他吃饭时总是狼吞虎咽,从不细细咀嚼,让我负担很重,都消化不良了。

⑷我的小主人可好了,他不吃零食,不偏食挑食,吃饭时还细细咀嚼,你们看,我多舒服啊!

3,怎么对待自己的胃的?学生交流。

4,吃饭要定时定量进餐要细嚼慢咽,且心情要放松,饭后略作休息再开始工作。少量多餐━可以避免胃涨或胃酸过多,胃酸过多可能会逆留至食道,刺激食道黏膜。除三餐外并於上、下午、睡前各加一次点心。食用温和饮食━每餐由六大类食物中广泛的摄取各种食物,以获得均衡的营养,不要纯吃淀粉含量高的食物。饭后不要躺下休息。 四,携手共享

1,书上24页,面对下面几个小伙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评判他们的做法对不对。 狼吞虎咽( ) 零食不断( ) 细嚼慢咽( ) 暴饮暴食( ) 冷饮过度( ) 挑食偏食( ) 2,向他们提出建议吗?补充养胃食物 ㈠、小米:暖胃,安神

㈡、南瓜:南瓜性温,味甘。

保护胃粘膜,帮助消化:南瓜所含果胶还可以保护胃肠道粘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进溃疡面愈合,适宜于胃病患者。南瓜所含成分能促进胆汁分泌,加强胃肠蠕动.帮助食物消化。

消除致癌物质:南瓜能消除致癌物质亚硝胺的突变作用,有防癌功效,并能帮助肝、肾功能的恢复,增强肝、肾细胞的再生能力。 ㈢、菠菜、胡萝卜、洋葱、大蒜 五.巧手作坊

⑴查阅图书或借助网络,全面了解胃的作用,胃的保养等的知识。 相关介绍:胃病饮食:得了胃病饮食上要注意以下11条原则:

1.少吃油炸食物:因为这类食物不容易消化,会加重消化道负担,多吃会引起消化不良,还会使血脂增高,对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盐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强的食物对消化道黏膜具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泻或消化道炎症。

4.规律饮食:研究表明,有规律地进餐,定时定量,可形成条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时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适度,每日3餐定时,到了规定时间,不管肚子饿不饿,都应主动进食,避免过饥或过饱。

6.温度适宜:饮食的温度应以\不烫不凉\为度。

7.细嚼慢咽:以减轻胃肠负担。对食物充分咀嚼次数愈多,随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3zdb384cg72h8v7sa970wk4t3v4f000u63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