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朝阳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题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24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阻遏(a) 诘问(jí) 愧怍(zu?) 张慌失措(cu?) ....B、仄歪(za) 嶙峋(xún) 干涸(gù) 唯妙唯肖(xiào) ....C、狼藉(jí) 污秽(huì) 酬和(h?) 相行见绌(chù) ....D、妖娆(ráo) 招徕(lái) 狡黠(xiá) 强聒不舍(guō)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会笑话学生的__________ ,而是告诉他们,文字的背后是一个人的人生。
巴金的平和是在人生历练过后的____________ ,冰心的童真和大爱是她的人格力量的
______________ 。人生如茶,有时__________也是一种成全。
A、浅显 大功告成 表露 折磨 B、浅薄 大彻大悟 流露 煎熬 C、浅易 渐入佳境 吐露 磨难 D、肤浅 大梦初醒 透露 痛苦 3、《陋室铭》中表现“陋室”之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望岳》中能够表现泰山俯瞰群山的气概和诗人兼济天下的抱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登临吴蜀横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暗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武陵春》中表达悲愁之深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
12、《阿长与<山海经>》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云南的歌会》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陈涉世家》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变色龙》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威尼斯商人》的作
者是_________________。
第 1 页( 共 8 页)
二、名著阅读(5分):
《智取生辰纲》选自元末明初的_______________(作者)写的______________。这是一部以北宋末年___________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白话小说。书中塑造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人物群像,共有“一百单八将”,各有绰号。请从下面人物中选择一个,写出他的姓名并概括出一个与其相
关的主要事件。
示例:九纹龙:史进 大闹史家村 花和尚 行者 豹子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3—14题。(4分)
山中 (唐)王维
荆溪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13、你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山中景色?结合本诗内容略做说明。(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苏轼曾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诗中有画”的艺术特色在这首诗中得
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试作简要分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37分):
(一)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
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羮,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第 2 页( 共 8 页)
15、《鱼我所欲也》选自《 ____ 》一书,此书与《 ______ 》《大学》《中庸》
合称为“四书”。(2分) 1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4分):
(1)故患有所不辟也_______________ (2)蹴尔而与之______________ ..(3)万钟于我何加焉_______________ (4)是亦不可以已乎_______________ ..17、文段第2段可分为3层。第一层,以古代“ ”的事例进一步论证舍生取义是人所共有的本心;第二层,用“ _____ ”与上层“ ___ ”对照,论述见利忘义是因为失其本心;第三层,指出现在为了“ ”而忘义,得出结论是因为“失其本心”(4分)
18、翻译下边的句子(2分):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C,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
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但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
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 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油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
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9、本段文字用一个___________句式开头,采用由_______到_______的___________顺序,
第 3 页( 共 8 页)
向我们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内容。(5分) 20、这段文字中运用得最多的两种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2分) 21、说明文语言的特点首先是严密准确,你能从文段中找出一个例子,并进行简要分析吗?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善待苦难
章剑和
如果你只剩下一只眼睛,你会不会哭泣?如果你少了一条腿,你会不会悲伤?如果你失去了一双手,你是不是会痛不欲生?如果你同时失去了一只眼睛、一条腿、一双手,你还活得下去吗?
然而就有这样一个人,在他16岁那年,因事故失去了一条腿、一双手,后来又失去了一双
眼睛。他不仅活了下来,而且还活出了风采,活出了快乐。
他就是台湾青年奖章获得者、台湾十大杰出青年谢坤山,他用嘴咬着笔一个字一个字地写出的自传《我是谢坤山》在台湾出版后立即引起了轰动并成为畅销书,现又被香港特区政府推荐为“十大好书”之一。几年来,他在国内外的演讲超过百次,由他参加的自传体电视剧即将开机,
美国的《读者文摘》将用19种语言向全世界隆重推出其挑战生命极限的传奇故事。
谢坤山的经历,对我们有很大的启发,那就是要学会寻找快乐,遇事多往光明处想,这样,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在一次与内地少年儿童的对话中,有观众问谢坤山有什么礼物送给孩子们时,他答道:“珍惜你们现在拥有的吧,要知道现在你们有多幸福,不要只计较自己没有的,而要多想想自己拥有的,这样的人才会快乐,遇到挫折才不会绝望。想想看,就算天塌下来,你们
也比我多两只手撑着啊!”
残缺是一种痛苦,它会让你伤心落泪;残缺也是一种财富,它会让你得到更有价值的东西:
坚强、坚韧。
苦难并不意味着永远苦难,幸福也不意味着永远幸福。生活有时会违反常规,以另一种形式出现在我们的面前。在许多时候,幸福往往会变成一道减法题,一点点减去你的斗志和气魄;而苦难却成为一道加法题,不断地加上你的梦想、努力和汗水,累加起来,你就拉上了成功的手。
人们最出色的成绩往往是在身处逆境下做出的,思想上的压力,甚至肉体上的痛苦,都可能成为精神上的兴奋剂。美国曾抽查了1000位财富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富翁,调查了他们的生活,结果发现,他们大都出生在普通人家,甚至有一部分人的少年是在贫民窟里度过的。生活有时真
的像魔术,会变幻出令人难以置信的结果。
苦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没有认识到苦难本身蕴含着无尽的契机。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减法题,那么它的答案你已经知道,它将减去你所有的一切,包括生命;如果你认为苦难是一道
加法题,那么演算的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在人生的长河中,失败与苦难都是难免的,关键是你如何对待它们。
22、本文阐述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 4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