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二00一年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8:01: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00一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石油地质学答案

一、区分和解释下列名词

1. 生油门限与生油窗:只有当埋藏深度足够大,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时,有机质才开始大

量转化为石油,这个温度界限称为有机质的成熟温度或生油门限。液态石油大量生成的

阶段称为生油窗。生油门限对应点,而生油窗对应一个范围。

2. 相渗透率与相对渗透率:在多相流体存在时,岩石对其中每相流体的渗透率,亦称有效

渗透率,其不仅与岩石的性质有关,也于其中流体的性质和它们的数量比例有关。如果岩石孔隙中只有一种流体存在,而且这种流体不与岩石起任何物理和化学反应,在这种条件下所反映的渗透率为岩石的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与绝对渗透率的比值称为相对渗透率。

3. 煤型气与煤层气:凡煤系有机质热演化形成的天然气,都称为煤型气。煤层气是指以吸

附状态存在与煤层中的煤成气,是煤层在煤化过程中形成的天然气,是描述煤成气产状的术语,其内涵包括煤田瓦斯气,是煤型气的一种。

4. 岩性上倾尖灭圈闭与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是由于储集层沿上倾方向

尖灭或渗透性变差而造成的圈闭条件,而地层超覆不整合圈闭是在水盆继续扩大,水体加深的情况下,在砂层之上超覆沉积了不渗透泥岩形成的圈闭。 5. 地层压力系数与地层压力梯度:

二、填空题

1、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主要包括充足的油气来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有效的圈闭和必要的保存条件。

2、干酪根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其中Ⅰ型干酪根的元素组成中原始H/C原子比要比Ⅲ型干酪根的原始H/C 高 ,其结构中富含 类脂化合物 结构,其生烃能力 大 。

3、有机质向油气转化过程可概括为四个阶段,即生物化学生气阶段、热催化生油气阶段、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及深部高温生气阶段。

4、根据油田水中无机离子的类型,可将油田水分为四种类型(苏林分类法),其中, 氯化钙 类型代表地层保存条件好。

5、根据流体势的高低可以判断油气的运移方向,油气总是由流体势的 高势 区向流体势的 低势 区运移。

6、在不考虑氧化作用情况下,随油气运移距离增加,石油密度和粘度变 低 ,含氮化合物的含量变 小 。

7、渤海湾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层是 第三 系的 沙河街 组。

8、盖层的封闭机理包括三种类型物性封闭、超压封闭和烃浓度封闭。

9、组成圈闭的三要素是指生油层、储层、盖层。

10、在紫外线照射下,石油发荧光的现象是由于其组成中存在 多环芳香烃 和 非烃化合物;其发光强度与其 石油或沥青物质的浓度 有关。

11、在油气充注储层时,油气首先进入 超毛细管 孔隙,然后再慢慢进入 毛细管 孔隙,这是由于大小孔隙的毛细管力不同。

12、某一盆地存在三套富含有机质的暗色泥岩层(A,B,C),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中有机质类型均为Ⅰ-Ⅱ型,Ro值分别为0.4%,0.9%和2.1%。该勘探发现了三种不同特征的天然气E、F、G,它们的CH4含量分别为98%和83%、91%;其δ然气的成因类型及其源岩层:E为

13

C1分别为-65‰、-48‰和-31‰,试判断天

生物化学气 类型,来源于 A 层源岩;F为 石油伴生气 类型,来源于 B 层源岩;G为 煤型气 类型,来源于 C 层源岩。

第 1 页 共 2 页

13、与对应深度正常压实泥岩相比,欠压实泥岩的孔隙度 大 、声波时差 大 、地层压力 大 。

14、地下烃类物系能否发生逆蒸发现象与地层温度和地层压力有关,即地层温度介于 临界温度与临界凝结温度 之间、地层压力超过该温度时的 露点温度 。

三、简述题

1、 简述断层在油气藏形成与破坏中的作用,并说明断层封闭性与哪些因素有关。

从油气运移和聚集来看,断层对油气藏的形成具有两方面的作用:封闭作用及通道或破坏作用。在纵向上,断层的封闭作用决定于断层带的紧密程度,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1)断层的性质和产状(2)断层带内,由于地下水中溶解物质沉淀,将破碎带胶结起来,形成所谓断层墙而其封闭作用。(3)在塑性较强的地层中产生断层,沿断层面常形成致密的断层泥,可起封闭作用。在砂泥岩层系中,一般来说断开地层中泥质岩所占比率越大,其封闭性越好。(4)油气沿开启的断裂带运移过程中,由于原油的氧化作用,形成固体沥青等物质,堵塞了运移通道,也可起封闭作用。在横向上封闭与否,主要取决于断距的大小,以及断层两侧岩性组合的接触关系。

2、 简述烃源岩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常用指标

烃源岩的研究主要从物理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两方面进行。物理特征的研究主要包括其厚度、范围以及与储层、盖层的位置关系。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有机质丰度:有机碳含量(TOC)、岩石热解参数(生烃潜量,S1+S2)、氯仿沥

青“A”和总烃(HC)含量等

(2) 有机碳类型

(3) 有机质成熟度:镜质体反射率(Ro)、热变指数(TAI)等

3、 何为含油气系统?简述含油气系统思想在石油地质研究和油气田勘探中的意义

油气系统是在任一含油气盆地(凹陷)内,与一个或一系列烃源岩生成的油气相关,在地质

历史时期中经历了相似的演化史,包含油气成藏所必不可少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在时间、空间上良好配置的物理-化学动态系统。 (意义,见课本P294,共7点)

二、论述题

何为油气田?列举6种类型的砂岩油气田,描述其特征,并举例说明其在盆地中的分布特点。 三、分析说明题(略)

第 2 页 共 2 页

二00一年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地质学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4gmm9dxjy6j6mw9r6s7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