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路径培训
文档版本:V1.0 (简版) 创建人:王鑫山 临床路径讲解大纲
1、 国外临床路背景:路径:源产于工业,标准化作业程序,20世纪70年代用 于护理,评
估患者病程以及治疗情况,1985年美国新英格兰医疗中心引用至临床,并证明 了降低了高涨的医疗费用。既能贯彻医院质量管理标准,乂能节省节约资源的治疗 标准化模式。
2、 国内临床路径背景:2009年7月卫生部下发最早的8个病种的通知,期间 在2009年总
共下发了 112个病种的临床路径,2011年再次下发了泌尿外科等110个临床路 径 3、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在现在国内CP已经是政府的主导行为了,不再是医院 的自主行为。
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和创三甲医院必备条件之一。卫生部三级医院评审标准 2011年版中,涉及临床路径的地方高达13处,并且在第四章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 持续改进中,单独有关于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的要求。并且也要 求在信息系统要有临床路径的检测平台。
4、 临床路径意义:
提高医疗品质:建立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疾病诊治计划规范合理的住院 天数及其相关检查与治疗项LI减少病人住院期间因医护人员治疗程序和方法的不同 而导致结果的差异
控制医疗成本:实施电子病历对成本核算提供了依据,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行 为,控
制了病人就医成本,减少了住院天数及主要治疗费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同 时也促进了医院资源的有效利用。
促进质量持续改进:促进了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人员的沟通合作,加强了对病 种质量管理的功能,通过总结个案差异时,能及时发现住院管理系统的不足,有利 于工作改进
5>电子化临床路径的发展历史:1,简单化管理,实现路径医嘱管理和记录变 异的管理2,
过程化管理,以患者进入路径治疗过程为主线,从进入路径,路径医嘱选择, 变异信息记录到统计分析跟踪路径患者的治疗过程。3,智能化管理,在过程化管 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注重过程控制,路径自我评价分析,变异监测及时,数据 抽取挖掘准确有效
6、电子化临床路径的多种形态:整体路径山诊断名称确定的整体医疗讣划, 对病人所实施
的有计划、有预见的医疗模式 按使用者区分:
诊疗路径:山诊断名称决定,临床医疗干预模式,供临床医生使用(规范行为, 减少随意性、不确定性)
护理路径:对住院患者所进行的有计划、有预见的护理模式(增加医护沟通,减 少失误、漏洞)
患者路径:患者或患者家属使用的,旨在提高或巩固疗效的护理照顾计划(体现 人文关怀、增加医患沟通)
按业务区分:手术路径、抢救路径、区域慢病路径
7、智能化临床路径相关信息集成方式:护理信息系统的医嘱,检查检验申请 单传递,电
子
病历系统文档参考,其他临床信息系统的信息调阅。 8、 智能化临床路径系统功能: 1、 可视化病人管理:CP标志。
2、 依据诊断自山选择是否进入临床路径, 不进入记录变异信息。
3、 进入临床路径患者添加临床路径助手, 自动提示标准临床路径流程图,入
院评估填
写,临床路径患者病友篇打印,每日提醒医生今日临床路径待做项LI。 4、 与诊断相符的知识库调阅学习()
5、 进入路径操作按照临床路径表单选择对应每日工作项LI
6、 医嘱项目按医疗类型分类显示(长期,临时,不计费,药品,检查,检 验,处置)
7、 路径内医嘱分必选医嘱和可选医嘱,必选医嘱不录入需填写变异信息。 8、 路径外医嘱可以录入,需填写变异信息。 9、 对路径内医嘱信息监测提示。 10、 变异医嘱特殊标记。
11、 路径日程按实际诊疗次日追加删除日程,并对应输入原因。
12、 对按时间段管理的路径流程,可以在规定时间内自动调整合并路径中的 项目。(每
一单独项口提前进行)
13、 中途退出(出院,诊断其他疾病)
14、 入院后诊断有误的路径病历,允许退出,但必须填写变异信息。 15、 路径维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