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园地七》名师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学习分辨形近字;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3.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4.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5.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巩固学过的汉字,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认识8个生字,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 2.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教学难点:
学习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的字“先外后内”的笔顺书写规则,并能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乐园中游玩,这个乐园可好玩了,不但可以做游戏,欣赏图画、还可以见到大家喜欢的小英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七》。
二、识字加油站
1.出示:吵、胖、岁、现、票、交、弓、甘,这八个生字的加减组合。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2.读一读,这些生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 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这些都是由两部分组合起来的生字。
1 / 4
以前的生字,通过加一加、减一减能够变成这些不认识的新字。 学生汇报生字,说说是怎么组合或者拆分的。 3.还有哪些字可以用这种识字方法记住呢? 预设:我知道:辶+元=远、女+生=姓。 我还知道:什-亻=十、说-讠=兑。 4.摘苹果游戏,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出示果树和生字苹果,齐读生字。 指名学生摘生字苹果。 三、字词句运用
1.出示:午—牛、已—己、刀—力、人—入。
读一读生字,说一说几组形近字在字音、字形上的区别。 学生将生字填入相应的词语中。 2.再次出示几组形近词语。
开火车读,检测形近字的区别情况。
3.出示:花朵、笑声、阳光、草地、告诉、歌唱、跑步、喜欢。 指生读词语,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在头脑中想象这些词语所展现的画面。 4.挑选几个喜欢的词语,展开想象说几句话。 师示范,出示两个句子示例。 学生思考交流,并试着说一说。
预设:早晨起床,我边跑步边唱歌,真开心。 草地上开着漂亮的花朵,阳光照在花儿上,真好看! 四、书写提示
1.出示汉字:床、左、居、包。
师示范写,同学们观察老师的书写顺序。
2.集体交流:前三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左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最后一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字?(右上包围)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小结写字规则:左上包围和右上包围都是按着“先外后内”的笔顺规则书写。 3.学生练习半包围字的书写。
描红练习,师提示学生注意握笔姿势,坐姿端正。
2 / 4
4.利用投影仪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对笔顺和间架结构进行点评。 五、日积月累
“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你不会的一定要记得问老师!”小朋友们,这样的话你听过吗?你知道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吗?对,就是告诉我们要多读,多学,多问。这些话,在很早以前,很多名人就说过了,不过说的稍有不同。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学生自由读,借助拼音读正确。 同桌互读,比一比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2.出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 生齐读名言,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师汇报名言的译文。
3.出示: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荀子》 生读一读名言,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师汇报名言的译文。
4.出示:读书百遍,而义自见。——董遇 生读一读名言,师生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5.出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董其昌 生读一读名言,师生交流对名言的理解。
他们说的和老师说的有什么不同?(意思相同,但是表达言简意赅。) 6.拓展: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学习的名人名言? 六、和大人一起读
1.出示韵文题目《孙悟空打妖怪》和插图。 同学们,看一看图上的这些形象,你认识吗? 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唐僧。 2.播放音乐链接:歌曲《孙悟空打妖怪》,生欣赏。 3.生自由读韵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准。 4.你在儿歌中读懂了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3 /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