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身化为山巅海岸导引标,用心铺就万千学子成才路 ——燕山大学推荐全国优秀辅导员陈革新同志的事迹材料
一、个人简历
陈革新,男,汉族,中共党员,1975年8月生。1998年7月起从事辅导员工作,2010年负责燕山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工作。 二、获奖情况 2008年:
河北省教学成果三等奖。 三、工作情况
2011年,是陈革新老师担任辅导员工作的第14个年头了。这些年里,每一个与他接触的人,都能感受到他为人的朴实与真诚,感悟到他为学的严谨与踏实,感怀他为师的热情与活力,更会被他踏实的工作作风和不懈的创新意识所感染。 十载为师严于律己,心系学生铸就英才 1.有一种爱,叫做责任
辅导员工作辛苦,收入也不高。然而,十几年间,他一直都把全部身心扑入到他所热爱的学生工作中,甚至顾及不到家人与孩子。一天晚上,陈老师正在参加一个学生干部培训大会,开会之前,五岁多的孩子说肚子疼,由于爱人出差,陈老师让孩子奶奶领孩子去医院看看,会议进行中,孩子奶奶不停打来电话,陈老师就把电话挂了又挂,电话不停地震动使他已隐约感到事情紧急,但由于还要进行一个总结发言,所以他一直坚持把会开完。等会议结束接起电话的时候,孩子奶奶哭着说医生确诊是急性阑尾炎需要家长签字马上手术,打他电话不接,孩子一直处于痛苦中,等他急忙赶到医院签字手术时,孩子的急性阑尾炎已经快穿孔了,因为这事,他始终对孩子怀着一种深深的愧疚感。 2.有一种爱,叫做信任
在他眼里学生没有好坏之分,他觉得对所有的学生都要做到充分地了解、尊重、爱护和帮助。他经常利用QQ、飞信、微博等现代通讯媒介与学生交流;虽然工作繁忙,他都坚持去食堂、课堂、宿舍与学生谈心,获取第一手的学生信息;虽然工作身份不断转变,但他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的习惯,为每一个需要他的学生提供第一时间的帮助。同学们都信任他,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和他说,同学们说“无论是考试的失败、还是恋爱的迷茫,不管是人际关系的困惑、还是家庭变故的痛苦,只要陈老师出现在我们身边,我们就觉得稳稳的、暖暖的。” 有一名学生,在校时突发肠梗阻,有生命危险,半夜被送往医院急需手术,由于家长不能及时赶到,在医院手术室的门口,远方的学生家长通过电话郑重地把手术签字的事委托给了陈老师。他深深地感到家长的委托是生命的托付,是全家的信任。每当想到这件事情,陈老师总是感到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内心的力量更加充实。 3.有一种爱,叫做关怀
辅导员工作的特点对从业者有脑力、体力、精力上的诸多要求。想要达到各个方面完全“给力”绝非一日之功。例如,陈老师至今都能准确说出他曾经负责过的班级每个宿舍都有哪些学生,这些学生都有什么特点、成绩如何、家庭状况如何??这不是刻意的背诵,不是盲目的应景,而是日积月累扎实工作的深刻印证。
他坚持每年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共度除夕、中秋,坚持在假期亲自走访困难学生家庭。近5年来,他为学生垫付学费、生活费近万元。这些钱并不是都能还回来的,每谈及此,陈老师总是一笑置之,毫无怨言。因为他坚信爱无止境、爱心无价、爱力无限、爱永相传。
与时俱进谋科学发展篇,解放思想铺开拓创新路 1.扬闪光点,科学规划格局
学生工作纷繁琐碎、事务性强、挤占了许多思想政治工作的时间和空间,是令许多辅导员头疼的问题。陈老师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学院特点,设计了学生事务中心的工作格局,把一些常规的、重复性的工作,交由研究生助理组成的学生事务中心来完成。还首开学生工作分块管理模式,将辅导员队伍进行年级横向与党务、资助、宿舍、就业、心理等专项工作的纵向细分,彰显出辅导员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特色,这种格局经过几年运行,不仅保证了学院学生工作有条不紊,每名辅导员的特长还得到了有效发挥,这种纵横交错的辅导员工作模式,将“人”与“事”有效整合,吸收借鉴了国外学生事务为中心的工作模式相关管理经验,从三维立体的前瞻角度使学生工作各项职能充分落实。 2.显智慧根,开拓创新工作
他积极推进校内助学金制度的改革,改变传统的发放形式,实行按劳取酬。2010年,12万助学金通过勤工助学的形式发到了400多名学生手中,学生们不仅用自己的劳动支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在劳动过程中都感触颇深。他定期请专家为辅导员进行专项培训,将体验式教学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拘于传统的说教形式,使学院学生工作点连成线,线汇成面,学生们真正把校当家,使学生工作活泼有序,熠熠生辉。
3.搭友谊桥,争取社会资源 为推进学生与社会的联系,他倾注了无数汗水与心血,出差、会议、席间;领导、老师、校友,凡是可能为学生提供资助的交流机会或对象,他都首先想到的是为学生们争取奖助资金、获得实践和就业机会,甚至用个人的人情去求人帮助。在他的努力下,目前学院建立稳定的社会实习实践基地20余个,获得的秦皇岛铸业达、燕飞、天津中重、山东泰丰、天津BDI、秦皇岛泰德管业、大连住友、秦皇岛方华科技等社会奖助学金累计200余万元。每一个基地都是学生素质拓展的平台,每一分资助都用于最需要奖励和解决困难的学生之中。 育幼苗孜孜不倦,播桃李芬芳天下 1.勤浇水,保证就业数量
学习和实践工作经常激活他的思想灵感,文理交融的知识基奠也使他非常善于从问题的细节和逻辑整体出发进行思考,在实施中迸发出鲜活的价值。陈老师用市场营销理论指导就业,他把学生比作“工厂”里生产出来的“产品”,一定要保证供应,同时要考虑“销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他始终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原则,经常挤时间到就业单位走访、调研,上门推荐毕业生,请企业到校参观,召开毕业校友座谈会,联系有实力的校友接收毕业生等。他所负责的学院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75%左右的签约率和20%以上的考研率,实际就业率每年都在97%以上。截至目前,已有100多家用人单位和学院建立起了长期合作的友好关系,其中已有6个就业单位挂牌成为学院固定的就业基地。 2.巧施肥,提高就业质量 在社会形势、行业环境不断变化的新形势下,他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保持高就业率了,而如何能使更多的待遇优厚、发展前景良好,国内国际知名的企业来校接收
学生已经成为他当前的奋斗目标。为了给学生搭建更优质的就业平台,一方面,他在学院设立了全校第一个院级就业指导办公室,安排专职教师因人而异、有的放矢的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考研的咨询、指导,不仅方便了学生,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收集整理行业内企业的经营信息,及时更新,将企业分门别类进行划分,同时动员所有辅导员老师、专业教师,积极联系校友、朋友,与相关企业建立密切联系,力争做到把最适合的学生推荐到最适合的企业去,形成良性循环。
3.常培土,教学服务就业
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常常刷新他头脑中的观念。教学的目的是为适应社会服务,学生工作只有从根本上提升内涵、苦练内功,最终使教学为就业服务,才能因事制宜、有的放矢。2010年,他代表学校参加了教育部举办的创业教育的骨干教师培训班,并编写了《机械工程学院就业白皮书》。通过走访用人单位、与毕业生座谈、调查企业需求等,几年来为教学部门提供了大量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把学生的诉求和企业的需求及时反馈给教学部门,把学生在校的培养和社会、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反复论证,提出并配合学院不断探索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如:为使学生提前了解介入企业,他提出顶岗实习计划,同时积极联系接收单位,目前已有9家企业参与其中;为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参与基于项目教学的CDIO工程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目前已经连续实行两年,深受学生和企业的欢迎;为了强化培养目标,为企业提供使用人才,他参加了教育部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成为试点班课程主讲教师之一,同时还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选择就业岗位。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学生工作的大家庭里,陈革新老师一直在做一个无悔的园丁,在美丽的春天里,为所有希望的绽放付出自己的一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