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之气候
一、考纲透析
1.能够在我国一月和七月等温线图上正确描述我国的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2.能够在我国年降水量线图上正确描述我国的降水分布特点及其成因,并找出200mm,400mm,800mm等降水量线的走向及经过的主要地形区。
3.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及其锋面雨带的推移对我国降水季节分配的影响。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及主要气候特征。 5.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6.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对生产、生活的影响及其成因和主要的预防措施。
二、体验高考
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过高或过低都会给柑橘的生长发育带来风险,气候风险度越大,柑橘减产的可能性也越大。图2示意我国大陆亚热带柑橘产地气候风险度分布。读图完成1~3题。
1.(2011福建卷 7)图中E、F两地气候风险度分别可能为
A.0.55 0.50 B.0.30 0.50 C.0.55 0.35 D.0.30 0.35 2. (2011福建卷 8)导致E、F两地气候风险度差异的因素主要是
A.大气环流、地形 B.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地形 D.海陆位置、河网密度 3.(2011福建卷 9)若图示地区气候变暖,以下四地中风险度降低最明显的是
A.E B.F C.G D.H
图2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4~5题。
1
最大降温高度(米)2000沈阳1500徐州北京嫩江1000海口长沙500020广州郑州304050北纬(度)图2
4.(2011四川卷 3)据图2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合肥小于南宁
B.株洲大于石家庄
D.长江三角洲小于珠江三角洲
C.辽河平原大于洞庭湖平原
5.(2011四川卷 4)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获得太阳辐射多少 C.下垫面性质的差异
B.距冬季风源地远近 D.对流层厚度的不同
三、自建基础
一、我国气温特点
(一)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
1、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最低温为 ℃ 以下。 2 、冬季我国大陆上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最高温为 ℃以上。 3、上述两地冬季气温相差约 ℃以上 。 4、一月0℃ 等温线经过什么地方?
结论: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暖 冷,南北温差 。 探究一: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
1、太阳辐射因素:冬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所获太阳辐射能量越来越 ,所以,气温越来越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所以加大了气温的 差异。
3、地形因素:冬季,来自 一带的冬季风,受三列 走向山脉和三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层层阻挡,到达我国南方地区时,势力大大 ,加剧了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原因)
1.我国大陆上南北两端的气温相差 ℃以上 ,与冬季相比,哪一个的差异大?( )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在 ,原因是 。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 ,原因是 。 结论: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全国普遍 ,南北温差 。
2
探究二:
想一想 为什么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小
1.太阳辐射因素:夏季,太阳直射 半球,我国大部分地区越向北,正午太阳高度越 ,白昼越 ,两者相互抵消,所获太阳辐射能量南北差异 ,所以,气温南北气温差异 . 2.大气环流因素:我国南方地区离 风的源地近,受 风的影响大, 天气多,所以缩小了气温的南北差异。 (三)温度带划分和分布
1.我国根据≥ ℃积温自南向北划分 个温度带,即 带、 带、 带、 带和 带,另有一个独特的 气候区。 2.热带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哪些省区?
3.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经过哪里?
4.华北平原属于 带,塔里木盆地属于 带,准噶尔盆地属于 带. 5.内蒙古高原与塔里木盆地纬度相当,为什么所处温度带不同?
二、我国降水的分布特点和原因 (一)我国降水的地区分布
1、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大多在 _____________。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________ 岭、 _______ 河附近至____________高原东南边 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________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____ ______岭、张家口市、________ 市、__________ 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二)我国的夏季风
1.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既有来自_____洋的_____季风,也有来自______洋的_____季风。
2.东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的____地区,西南季风主要影响我国 地区、 地区、以及 、 地区等。
3.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不到夏季风影响的主要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大致以________岭 、___山、____山、________山、__ ______山为界。
(三)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和原因 (四).降水年际变化特点
四、总结提高
1、 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原因 季分布特点 形成原因 节 冬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① 我国跨纬度大,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我国纬度越季漠河是我国冬季最冷的高,白昼越短,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因而北方获得1地方。0℃等温线大致经热量大大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月 过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东②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深受冬季风影响,更加剧北
3
至秦岭-淮河一线 除青藏高原和天山、大小夏兴安岭以外,全国普遍高季温、南北温差小。吐鲁番7盆地是我国夏季最热的月 地方 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风受山岭的重重阻挡,势力和频度都大为减弱,使南北温差增大(可与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进行对比) ① 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不大。 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短。 青藏高原等山地气温低,原因:地势高 吐鲁番盆地夏季最热,原因:①盆地地形,不易散热,且外边气流越过山地下沉时,增温作用强,形成焚风;②沙漠广布,吸热快;③空气干燥天空少云,太阳辐射强 2、 温度带划分及其分布 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温度带 范围 ≧1000℃积温 作物熟制 琼全部和台南部、粤南部一年三熟,我国热带作物和热带经济林热带 (雷州半岛)、滇南部(西>8000℃ 的重要产区 双版纳) 一年两熟到三熟。稻麦两熟或双季稻。秦淮一线以南的大部分地双季稻加冬作油菜或冬小麦。我国水亚热带 4500-8000℃ 区,青藏高原以东 稻、油菜及亚热带水果、经济林的重要产区。 黄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区即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我国冬小表、玉暖温带 鲁全部和陕、晋、冀大部3400-4500℃ 米、谷子及温带水果(苹果、梨、葡萄分和南疆 等)的主产区。 吉全部和黑、辽、内蒙古一年一熟。春小麦、大豆、甜菜、玉米、中温带 1600-3400℃ 大部,北疆 谷子、高粱 一年一熟。生长期较短的早熟作物为寒温带 黑、内蒙古的最北部 <1600℃ 主:春小麦、大麦、马铃薯等 高原气青海、西藏大部和四川西<2000℃ 一年一熟。青稞等 候区 部 3、降水分布和时间分配规律及原因 基本特点(规律) 原因 影响 名称 空间分布规律 内容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渐少 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来源是东南部湿润,愈向夏季风。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受西北部内陆越干燥 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大,降水多;西北内陆地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稀少 夏季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丰沛;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燥空气的影响,降水少 使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或来的早,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时间季节变化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变化 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节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