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检修、验收标准
一、 关键部位大、中修标准:
一级保养:检查各部位螺丝紧固、加油点的润滑情况,调整各个传动部位皮带涨紧度、制动系统、转向灯光等部位的检查处理。
二级保养:定期换机油滤芯、空气滤芯、燃油滤芯、更换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润滑油、变速器润滑油、扒轮润滑轮毂轴承、光毂铆片、横直拉杆球头检查处理、传动轴、十字轴承检查处理、手刹车调整、检查调校高压泵、喷油器。
三级保养:发动机大修或更换时将磨曲轴进行修理更换连杆瓦、曲轴瓦、连杆衬套、凸轮轴瓦、校验连杆达到标准,更换进排气门、气门座圈、校验喷油器、差减速器、分解检查调整各部间隙更换不合格部件。 ①变速箱:分解检查、调整各部位间隙更换不合格部件。 ②检查修理前后弓子板卡子、弹簧钢板弹力是否达标、有无断裂 ③检修大梁有无变形断裂外观走形喷漆 ④检修处理全车线路达到标准。
⑤整车外观检查处理、必要时局部或全车喷漆。 ⑥检查大梁有无变形开裂。 二、关键部位、部件的检修标准 1、发动机:
⑴、发动机能正常启动熄火,运转正常。
⑵、发动机机油压力:正常怠速0.15-0.25Mpa;全速0.35-0.55Mpa;水温热车不超过90℃ ⑶、各部无窜烟、漏气现象,排烟正常,长时间工作增压器温度正常。 ⑷、发动机耗油符合标定指标。
⑸、总速机油压力不低于0.5公斤/平方厘米,变速器油温不超过110摄氏度。 2、转向系统:
⑴、各部踏板制动转向轻便灵活,运行时方向稳定。 ⑵、液压转向助力器安装牢固,压力正常、无泄漏。
⑶、液压系统工作正常无泄压点,每0.5—1分钟泄载1次;储气罐保持充气压力为7.2MPa,发动机熄火后90秒液压系统自动回油,释放压力。 3、行驶系统:
⑴、检查脚制动、手制动工作是否可靠。
⑵、底盘无变形、裂纹、开焊,各部连接紧固。 ⑶、轮辋应完整无损,螺母齐全、紧固。 ⑷、轮胎气压承受的负荷符合规定,轮胎表面无硬伤和露线 4、电气系统:
(1)安装的灯具,其灯泡要有保护装置,安装牢固符合标准。
(2)车辆的近光灯、远光灯、尾灯、倒车灯等必须齐全有效,车辆设置的前喇叭和倒车喇叭应有效。
(3)所有电器导线必须捆扎成束,整齐固定。 (4)车辆应装有电源总开关。 5、车身和驾驶室:
(1)车身漆面整洁、不锈蚀、后视镜和挡泥板设置有效。
(2)车辆各部视线良好,设有刮水器和遮阳装置。 (3)各种仪表设置合理、工作正常并配有仪表灯。
(4)电瓶箱、燃油箱、液压油箱托架无严重腐蚀、变形,安装牢固。 6、传动系统:
(1)离合器分离彻底、接合平稳、不打滑、无异响工作正常。 (2)传动系统各部连接牢固,润滑良好、不漏油。 (3)变速箱工作正常、不缺油、漏油,油压、油温符合规定。 (4)变速箱输入、输出运行平稳无振动、无失速。
(6)主传动轴、差速器、差速锁装置工作正常、半轴螺丝无松动、动桥无漏油 。 三、 通用部分:
1、各部螺栓齐全,平垫、弹垫数量符合标准无失效。严禁用螺丝母等件代替平垫、弹簧垫使用。 2、球头、转向等特殊扭矩部位,必须使用开口销,不得用铁丝代替。
3、各部油、气、水管路走向合理,无磨损、无渗漏、无铰接,每1米跨度要用卡子固定。 4、结构件焊接必须牢固,非焊接点位严禁焊接。
5、电器线路线头必须使用铜尾;继电器、保险、开关等部件固定牢固;1米以内不许有接头;不准使用临时线,因短路或断路造成的外接线路必须与原线路捆扎成束,接触油、水部位必须有防护外皮。 6、各类防护装置不允许拆除和短接,保护值禁止随意调整。 7、各部间隙调整符合规定标准。
8、设备运行稳定,振动、噪音、温升等在允许范围以内 9、各部螺丝要按标准力矩紧固,使用扭力扳手时力矩要均匀 四、 设备技术性能和参数、 车型 ZL50 斗容量 3m3 额定负荷 5吨 动臂提升时间 8.0秒 铲斗前倾时间 2.3秒 车速
1档(km/h) 0--11.5 2档(km/h) 0—37 倒档(km/h) 0--16.5 最大掘起力 ≥9吨 最大爬坡度 28-30度 最小转弯半径 前外轮中心 5670mm 后外轮中心 5324mm 最小离地间隙 450mm 最大卸载高度 ≥2900mm 车重 16.7吨
发动机型号 6135K-9A 额定功率 210马力 额定转速 2200转/分 油耗 185克/马力小时 二、 设备维护标准
(1)设备本体及周围清洁、整齐、无积灰、无油垢、无矿物和杂物堆积。按时清扫及排污,各部防尘护罩及设施齐全有效。
(2)润滑装置保持齐全完好,油质清洁,按润滑图表“五定”要求进行润滑。 (3)各部零件、附件保持完整无缺,调整、紧固良好。
(4)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各部油、水、电解液等添加量符合技术要求,无变色变质现象,其标号符
合规定要求。
(5)设备运行、润滑、缺陷等原始记录齐全正确。
(6)设备的易损、易耗件按标准及时更换,避免对设备本体造成损害。各部滤清器按各级保养周期及时清洁更换。
(7)各种零部件规格符合设备标准要求,不得擅自更改。
(8)各部紧固螺栓符合装配标准,防松符合要求,不得擅自添加、变更。各部杆件无变形,连接无松动。各部传动皮带无松弛、无损伤,紧度符合技术要求。
(9)管路和接口固定采用合适的标准管卡,不允许使用铁丝等替代。 (10)各部间隙调整符合规定标准。
(11)各类保护装置不允许拆除和短接,保护值禁止随意调整。 (12)按要求进行设备巡检,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和缺陷。 三、保养间隔期:
定期保养可分为50、200、600、1200小时。 (一)50小时(周)
1、紧固前后传动轴联接螺丝(栓)。 2、检查制动加力器油量。 3、检查变速箱油位。
4、检查油门操纵,手制动,变速操纵系统。
5、向风扇轴,前后车架绞接点,传动轴,副车架等各压注黄油。 (二)200小时(月)
1、检查轮网与制动盘固定螺栓紧度。 2、检查前后桥油位。 3、清洗空气滤清器。
4、清洗机油,柴油和变速油滤清器。
5、测轮胎气压(轮胎压力2.8-3.2公斤/厘米2)
6、测量加添蓄电池民液并清洗表面,接头涂薄层凡士林。
7、检查工作装置,前后车架,副车架各受力焊缝,固定螺栓,是否有裂缝与松动。 (三)600小时(季)
1、变速箱更换新油,清洗油底壳过滤器。 2、紧固前后桥与车架联接螺栓。 3、检查调整手制动间隙。
4、检查方向机空行程和随动杆万向节间隙。 5、转向机补充新油。 6、更换发动机机油。 (四)1200小时(半年) 1、更换前后桥齿轮油。
2、更换液压系统工作油,清洗油箱滤油器。 3、清洗检查制动加力器,更换刹车制动油。 4、清洗柴油箱滤油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