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电梯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应完整地反映出该台设备的所有数据及情况,并能通过对技术资料的了解,解决实际运行中发生的各种有关问题。因此,对于每一台电梯的档案材料均需完整、无缺、备查。 1.电梯技术档案应由专门的部门或人员进行专项管理;
2.电梯的原始技术档案及检验报告、建档登记、维修保养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质量记录均包括在技术档案内;
3.有关质量记录应填写清晰、及时、完整并有签字认可;
4.有关部门及人员对质量记录进行收集整理,定期移交部门或人员存档;
5.有关责任部门应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要求妥善保管质量记录,不得有破损现象;
6.各有关质量记录、检验报告保存期限根据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存档(如技术监督局定期年检报告及检验意见通知书至少应保存三年); 7.当需用技术资料及有关质量记录时,经过必要的审批可暂时借用。 8.电梯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应包括: (1)《特种设备使用注册登记表》;
33
(2)设备及其零部件、安全保护装置的产品技术文件; (3)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的有关资料、报告;
(4)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
(5)安装、改造、重大维修监督检验报告,定期检验报告; (6)设备运行故障与事故记录。
日常检查与使用状况记录、维保记录、年度自行检查记录或者报告、应急救援演习记录,定期检验报告,设备运行故障记录至少保存2年,其他资料应当长期保存。使用单位变更时,应当随机移交安全技术档使用登记资料
34
十一、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1、电梯专用机房应做到随时上锁,门锁钥匙应由主管人员或专门人员保管;
2、机房应通风良好,照明满足要求,门窗关闭灵活,任何季节机房内温度保持在摄氏5度——40度之间;
3、机房内应保持干净、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或危险物品,不准堆放其他杂物;
4、机房内消防器材应放在显著位置,并保证设备良好,在有效期内;
5、电梯机房应每周打扫一次卫生;
6、闲杂人员不准进入机房,若因工作需要确定进入时,须经主管人员批准,并在专业人员陪同下进入机房;
7、未取得《特种设备操作证》人员,不得随意动用、操作电梯设备;
8、由专业人员依据《安全操作规程》规定,保持机房内设备设施表面无积尘、无锈蚀、无油渍、无污物。保证电梯的正常运行;
9、电梯机房因维修、保养等造成停梯时,应在基站挂出告示牌。
35
十二、故障状态救援操作规程
《紧急救援操用说明》
电梯运行中因电梯故障或供电中断等原因突然停驶,将乘客困在轿厢内,应由维修人员及有关人员进行紧急救援,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1、电梯在故障状态救援须由专业维修人员进行;
2、救援人员需要保持镇静,及时与单位及有关人员取得联系,告之具体情况; 3、电梯司机或救援人员应向乘客说明故障原因,使乘客镇静等待,并劝阻乘客不要强行扒轿门或企图出入轿厢,并与维修人员取得联系; 4、不准从轿厢安全窗撤离被困人员,以防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5、确定统一指挥、监护、操作人员,以防发生人身伤害事故;
6、指挥人员、维修人员应了解被困人数及健康状况,轿厢内应急灯是否完好,轿厢所停层站位置,以便开始救援操作;
7、在救援工作开始前,必须先检查各层门是否关闭;
8、在救援操作前先通知被困人员,救援操作将开始,请司机或乘客予以配合; 9、在机房拆去曳引电动机轴尾的防护罩(若有的情况下); 10、 按照电梯手动盘车须知程序进行操作;
11、 当轿厢未超出顶层或底层平层位置时,可向较省力的方向移动轿厢。当电
梯超出顶层或底层的平层位置时,可向较省力的方向移动轿厢。当电梯超出顶层或底层的平层位置时,则应向顶层或底层的反方向移动轿厢; 12、 当按上述方法和步骤操作救援时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救援,并及时
拨打“110”电话进行紧急救援;
13、 故障状态下救援工作结束后,应由维修人员全面检查故障原困,并及时处
理恢复电梯的正常运行;
14、 维修及有关人员应将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记录在事故记录本上备查。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