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4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易错点1 不能准确理解意识及其能动作用
(2017·江苏政治)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16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 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识记并理解意识及其能动作用,是做错本题的原因。 【答案】D
1.意识的本质:客观存在的反映 (1)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有了人脑,并不会自行产生意识,还必须有客观存在,即“原材料”,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意识的表现:无论是何种意识都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
1
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并在人脑中加工改造的结果。
(3)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1)意识对客观世界具有反作用。
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一般动物则既不能认识世界,也不能改造世界。意识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能把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理解为它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又对人的生理过程有着能动的反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017·天津文综)内蒙古兴隆沟遗址出土的陶人,是目前所知形体最大、形象最逼真、表情最丰富的红山文化整身陶塑人像。专家依据发现陶人的区域、供奉的房间以及服饰佩戴,确定这尊陶人的身份是红山文化晚期的巫者或王者,并将其称为“中华祖神”。这一研究成果反映了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可以揭示历史之谜 B.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一个理想的事物 C.人的认识受自身立场、观点、方法等因素的制约 D.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和主体差异性 【答案】A
2
易错点2 不能准确理解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2018·全国2卷文综)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以袁隆平为代表的我国杂交水稻研发团队长期不懈奋斗,持续创造,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和世界粮食生产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几十年来,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1973年,实现了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的“三系”配套育种;1989年,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获得成功;1997年,开启了第三代超级杂交水稻育种研究,兼顾了三系法和两系法育种的优点;2017年,创造了亩产1149.02公斤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记录。
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稻米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培育的适宜盐碱地种植的“海水稻”试验品种已经适应了5‰盐度的海水灌溉。
作为水稻育种专家的杰出代表,袁隆平院士将全部精力倾注在杂交水稻事业上,他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技术培训班50多期,培训来自亚、非、拉美30多个国家的2000多名学员,并多次到国外指导杂交水稻研究与生产。
(1)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
【错因分析】不能准确、全面的识记并理解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是做错本题的原因。
【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的动力,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认识促进实践发展。立足社会需要选择课题,开拓创新,在实践、认识的循环往复中不断发展、完善育种技术,优质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培育不断取得突破。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应用推广优质杂交水稻,为我国和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析】此题以袁农平的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背景材料,考查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知识。
3
第(1)问要求分析“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为什么能够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运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加以说明。”属于原因试题。考生在解答此题时,首先要明确此题的知识范围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的知识,属微观考查。其次要明确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包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认识反作用于实践两个方面。然后结合材料分别从这个两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即可。根据材料信息“研发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解决了杂交水稻育种的一系列关键性难题”,可得出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之一在于立足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检验认识真理性认识的唯一标准;根据材料信息“为助力国家水稻产业升级,满足人们对高品质水稻的需求,团队进一步确立了培育‘量质齐升’稻种的攻关目标并取得了新的突破”可得出我国杂交水稻研发推广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之二在于认识对实践的具有反作用,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
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重视科学理论、真理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反对错误认识
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而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2018·江苏政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普及,各类新型地图产品层出不穷,从事地图服务的单位也由传统的地图出版社向一般出版社、导航电子地图服务提供商、互联网企业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