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365gongwen.com 专业的公文在线写作平台
一个退休县委书记对官场生态的观察(发人深省)
近年来,随着反腐肃风力度的加大,有关“当官难”的议论逐渐增多,“官员辞职”现象再度引起公众关注。作为一个从政多年的退休人员,笔者李克军愿意就此话题谈点感受和看法。 李克军,原黑龙江省委巡视组副厅级巡视专员,曾先后在延寿县、阿城市担任县(市)委书记。本文原题为《一个退休干部对官场生态的观察》,是应《市县领导参阅》之约而写的,刊发于该刊2014年第21期,题目改为《一退休书记对县市的观察》。 1、官员的“风光”与苦涩
很多人说,“当官是个苦差事”。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为争得一顶“乌纱”而绞尽脑汁,甚至铤而走险呢?一个重要原因是“当官”有诸多令人艳羡的好处。 物质生活相对优裕。
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薪金虽然不高,但毕竟是按照级别确定的,与普通公务员相比,差距也不算小。工作条件和福利待遇,有明文规定的,有约定俗成的,多与级别挂钩:机关食堂,一般要为领导设立小餐厅;出差的宿费报销和补助标准按照级别确定,实权部门的主要领导还可以因“工作需要”突破条文限制;机关组织的住房“团购”,也参照福利分房的办法,按级别排号;“车改”、医疗、取暖等各种补助也要体现级别……
这些摆在台面上的福利,差别毕竟有限,而某些实权派的灰黑收入,则很难估量。在“三讲”、“保先”等教育活动中,我见到的市、县、乡三级领导干部的对照检查材料中,几乎全部写有“逢年过节接受土特产、烟酒”、“礼品没有上交”、“偶尔接受礼金”之类的内容。另外,领导干部在公务活动中享受的乘坐专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