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论文:探究超声技能在确诊脐尿管病变的临床使用价值
脐尿管是源于胚胎时期尿囊演化而成的管状结构,一般出生前退化成条索状脐正中韧带,若管状结构的脐尿管呈现不同部位的退化妨碍,则会呈现不同类型的先天性脐尿管病变,或许继发脐尿管感染,乃至呈现脐尿管肿瘤。由于脐尿管解剖方位共同,因此脐尿管病变前期一般没有症状,有时仅在印象学上偶然发现,而未被发现的脐尿管病变的继续存在或许会在儿童和成人人群中引起腹部或泌尿系并发症, 乃至呈现更严峻的结果,它虽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病变,但常常易被低估的病变[1]。因此脐尿管病变的前期、精确确诊尤为重要。本文选取2011年1月—2019年5月期间我院53例住院病例,手术病理证明为不同类型的脐尿管病变, 回忆性剖析其相关数据,并归纳其超声声像特征,进一步探讨超声技术在脐尿管病变上的临床运用价值。
1 、材料与办法
1.1 、一般材料
选取在2011年1月—2019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手术病理证明为脐尿管病变的患者53例,其间男34例,女19例,年龄2~76岁,平均年龄(38±22)岁。21例具有脐部滴尿或脓性液体渗出,9例下腹部红肿压痛,8例具有泌尿系相关症状,包含血尿、尿路刺激征,1例具有下腹部包块,14例无显着症状,超声查看偶然发现。
1.2、 仪器和办法
运用日立阿洛卡 SSD-ALPHA10、日立阿洛卡 Prosound a7、日立阿洛卡小二郎神 VISION Avius、飞利浦 EPQ7、飞利浦 Affiniti70、百胜 MYLAB90、西门子新凤凰 ACUSON Antares等五颜六色多普勒超声仪器,探头为凸阵和线阵两种类型,频率为3.5~12MHz。 超声查看前,嘱患者充盈膀胱,仰卧位,以腹部正中线为中心,用线阵探头或凸阵探头由腹部两侧向正中线进行纵切扫查, 并结合横切扫查,在患者脐与膀胱顶之间腹壁深面仔细调查脐尿管是否存在病变,若脐尿管区域存在病变,则应该对病变部位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剖析,包含病变方位、形状、鸿沟、内部回声及五颜六色血流情况, 清晰病变与周边组织的联系。 如果病变是为液性回声,则能够用探头稍微加压,以调查液体有无改变,有无滴尿。 查看期间,必要时让患者做腹部呼吸或其他等配合动作,以资与腹腔内病变相鉴别。
2 、结果
2.1 、脐尿管病变术前超声与手术病理结果
53例脐尿管病变,超声确诊算计为48例。其间2例脐尿管囊肿伴感染,术前超声1例提示为膀胱占位,1例提示为阑尾周围脓肿;有2例脐尿管瘘在术前超声查看时不能清晰;1例脐尿管窦在术前超声查看仅提示为脐部感染。对照手术病理结果,术前超声确诊相应脐尿管病变的总体契合率为90.6%。 见表1。
表1 脐尿管病变术前超声与术后病理的比照(n) 2.2、 脐尿管病变超声声像体现
(1)脐尿管囊肿:病理证明27例脐尿管囊肿,其间14例体现在脐部与膀胱之间紧贴腹壁肌层后方见囊状物, 囊状物鸿沟明晰,壁不厚,内部透声杰出,其脐部与膀胱两头逐步变细,直至变为盲管;11例兼并感染的脐尿管囊肿,呈现为囊肿囊壁增厚,内部可见密集点条状回声,周围软组织肿胀。(2)脐尿管瘘:病理证明15例脐尿管瘘,其间13例超声体现于脐部与膀胱顶间见一管状无回声区或低回声区,无回声宽度能够随膀胱充盈状况而改变,探头加压无回声区时,可见脐部液体溢出;2例因脐尿管走行区域上未见显着无回声或低回声区,术前仅临床确诊脐尿管感染而手术。(3)脐尿管窦:病理证明7例脐尿管瘘,其间6例超声体现为脐部至膀胱顶区域间见低回声区,低回声区宽底部位于脐部,而低回声区尖部指向膀胱顶部,延续并逐步变小,类似“鼠尾”征,不与膀胱相通,部分兼并感染,内部可见五颜六色血流信号显现;而有1例因窦道较短,局限于脐部,术前超声无法予清晰。(4)脐尿管憩室:病理证明2例脐尿管憩室,其超声体现为膀胱顶部与腹壁之间见囊性结构,与膀胱窄通道相通,囊性结构壁不厚,囊内透声杰出,其间一例囊内见结石回声; 它具有特殊超声体现,即当患者排尿后,超声扫查膀胱内未见显着液性暗区回声, 囊性结构内液性暗区仍存在,经过几分钟后,囊性结构暗区缩小乃至消失,而膀胱内却又呈现出液性暗区回声。(5)脐尿管癌:病理所证明2例脐尿管癌,其超声体现为膀胱顶部前与腹壁肌层后见以低回声为主的实性或囊实性肿块,形状不规则,鸿沟不清,内部或周边可见少许钙化灶回声,五颜六色多普勒提示以周边型为主的点状或条状血流信号。
3 、讨论
脐尿管位居于 Retzius空隙,即由脐部和膀胱顶及腹横筋膜和壁层腹膜所构成充满脂肪的空隙里, 在正常妊娠的发育过程中,当胎儿膀胱下降至盆腔时,脐尿管开始退化,一般在胎儿临产前或部分出生后,脐尿管管腔退化直至闭锁,逐步变成脐正中韧带。脐尿管在医学印象上的呈现率为20%~30%,体现为脐端窄膀胱端较宽, 长3~10cm不等,直径8~10mm,管状结构的脐尿管,由外至内可分为三层结构,最外层为连于逼尿肌的平滑肌层,中心层为结缔组织层,最内层黏膜层,约70%黏膜层为移行上皮构成,也有或许为柱状上皮构成,占30%[2]。脐尿管病变依据来历,可分为先天性和继发性。先天脐尿管病变可依据脐尿管退化过程中,不同部位退化妨碍分红不同的脐尿管病变,即按 Fox分型法,分红脐尿管瘘、脐尿管囊肿、脐尿管窦、脐尿管憩室等四型[3]。而继发性的分为脐尿管感染和肿瘤。 由于脐尿管为前腹膜外的组织结
构,而且其周边充满脂肪,当病变比较前期、比较小时,往往无显着临床症状。 有文献以为[4],任意一种类型脐尿管退化不全所残存的管状结构均有或许产生癌变的或许。因此对脐尿管病变的前期确诊尤为重要。
先天性脐尿管病变中的脐尿管囊肿是脐尿管脐端和膀胱端均退化闭合,而脐尿管中心任意部分未闭合,尤其以脐尿管中下部未退化多见,其未闭的上皮细胞排泄液体汇集而成, 超声可简略显现出囊性结构。但本文中有2例脐尿管囊肿并感染呈现误诊,1例误诊为膀胱占位,1例误诊为阑尾周边脓肿。 究其原因,脐尿管囊肿伴感染在超声上呈现不均匀性包块,鸿沟模糊不清,往往在膀胱前壁区域见一包块,此刻若对脐尿管病变知道不深,则简略误诊为膀胱占位,应该仔细调查包块与膀胱黏膜的联系,若是脐尿管病变则膀胱黏膜线完整,而且包块与脐尿管的联系密切; 当脐尿管囊肿伴感染构成较大的包块偏右侧时,而且炎症累及周边大网膜,简略呈现大网膜回声增高、增厚, 此刻就简略误诊为阑尾周围脓肿,实际上此病与脐尿管囊肿并感染产生的病变部位不同,前者为腹腔内的病变, 后者位于腹壁深面的前腹膜外,必要时嘱患者充盈膀胱后再查看。脐尿管瘘是脐尿管整条未退化,连通于膀胱及脐部,规则或不规则管状结构内可见液体回声, 临床上经常简略呈现感染,脐部潮红、压痛、流出脓液或尿液,可有尿路刺激征, 易误诊为尿路感染;本次研讨中超声对脐尿管瘘的确诊契合率为86.7%,在未能确诊的病例中, 首要是患者腹腔肠气多,构成干扰声像显现不满意,此刻能够稍用力压腹部,有时可较明晰显现出未闭脐尿管管状结构, 当脐尿管瘘产生感染时,或许呈现局部粘连,此刻或许做出脐尿管窦的确诊偏差, 因此脐尿管瘘兼并感染应实时、多次查看有利于进步确诊契合率。脐尿管窦是由于脐尿管脐端未退化闭合而构成,其产生感染时,脐部产生渗液, 脐部呈现不均含气不均质包块,连于走行在腹壁肌层深面的闭合端脐尿管, 呈现“鼠尾”征[5],当窦道宽短时,超声不易清晰,易以为仅脐部感染,故日常工作中应结合临床,仔细调查。脐尿管憩室,脐尿管未闭合端位于膀胱顶部,然后构成与膀胱相通的脐尿管憩室,由于长期尿管反流与尿酸盐堆积简略构成憩室内结石,依据憩室特征性声像,故对此类型病变做出确诊不难。
本文中2例继发性脐尿管病变为脐尿管癌,首要产生在膀胱顶前壁与腹壁间,超声特征声像体现为囊实性、内部或周边钙化,周边型五颜六色血流。病理示,脐尿管癌为大多黏液腺癌,这有或许是脐尿管内层黏膜的移行上皮逐步向柱状上皮化生,或许胚胎时期残留在脐尿管的后肠上皮呈岛状散布,产生并包绕液体,实体声像上便体现为囊实性,同时黏液腺癌细胞所产生很多碱性液体,加之部分肿瘤细胞变性坏死后所产生的磷酸酶,这些因素有利于肿瘤内部的钙盐堆积,进而在肿瘤内部或周边构成钙化[6];脐尿管癌超声体现为周边型五颜六色血流为主,有学者以为残存的脐尿管上皮侵蚀至管壁或膀胱壁的小血管所致[7]。脐尿管癌好发于脐尿管中下部,需与膀胱癌相鉴别,除了病变好产生部位及上述超声特征声像,必须仔细调查病变部位的膀胱黏膜,前者膀胱黏膜完整,而膀胱癌膀胱黏膜会受到破坏。
以往有些文献以为脐尿管病变中脐尿管瘘最多见,脐尿管囊肿次之,再者为脐尿管窦和脐尿管憩室,脐尿管癌的产生率极低[8],而经过本次回忆性研讨发现,脐尿管病变的产生率最高为脐尿管囊肿,脐尿管瘘次之,而其他类型的发病率与上述文献相符。 当然,这种结果在日后应搜集更多的病例进行剖析更具说服力。 医学上可有多种方法印象学确诊脐尿管病变,超声技术是开始筛查脐尿管病变最常用的成像方法, 因其快速,操作简略,而且无辐射暴露,这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尤其重要。本文结果表明,超声在确诊脐尿管病变与手术病理结果总契合率为
90.6%,这与目前有学者以为超声确诊脐尿管病变有较高的契合率, 即契合率超过90%相近[1]。
综上所述,尽管脐尿管病确诊需靠病理,但脐尿管病变具有上述各自一定的声像特征,只需对本组病变有足够的知道,结合临床特色,仍是能够与其他病变相鉴别,最终力求做到客观的确诊。因此超声在脐尿管病变的确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