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10份试卷合集】天津市武清区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第三次押题试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4:42: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OB,A(0,﹣3),B(﹣2,0).将△OAB先绕点B 逆时针旋转90°得到△BO1A1,再把所得三角形向上平移2个单位得到△B1A2O2; (1)在图中画出上述变换的图形,并涂黑; (2)求△OAB在上述变换过程所扫过的面积.

24.如图,△ABC内接于⊙O,AB是⊙O的直径,弦CD与AB交于点E,连接AD,过点A作直线MN,使∠MAC=∠ADC.

(1)求证:直线MN是⊙O的切线. (2)若sin∠ADC=

1,AB=8,AE=3,求DE的长. 2

25.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小明有一道选择题(只能在四个选项A、B、C、D中选一个)不会做,便随机选了一个答案;小亮有两道选择题都不会做,他也随机选了两个答案. (1)小明随机选的这个答案,答对的概率是 ; (2)通过画树状图或列表法求小亮两题都答对概率是多少?

(3)这个班数学老师参加集体阅卷,在阅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错误率较高.他想:若这10道选择题都是靠随机选择答案,则这10道选择题全对的概率是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A C B C B D C B 二、填空题 13.10 14.(0,15.

C B 5)或(0,15). 310 31 216.?17.300 18.1 三、解答题

19.(1)∠AOC=60°;(2)PO=8;(3)点M经过的弧长为【解析】 【分析】

(1)根据等腰三角形中有一角为60度时是等边三角形得到△ACO是等边三角形,∴∠AOC=60° (2)由CP与⊙O相切,OC是半径.得CP⊥OC,∴∠P=90°?∠AOC=30°,∴PO=2 CO=8 (3)如图,当S△MAO=S△CAO时,动点M的位置有四种. ①作点C关于直径AB的对称点M1,连接AM1,OM1. ②过点M1作M1M2∥AB交⊙O于点M2,连接AM2,OM2, ③过点C作CM3∥AB交⊙O于点M3,连接AM3,OM3, ④当点M运动到C时,M与C重合,

求得每种情况的OM转过的度数,再根据弧长公式求得弧AM的长. 【详解】

(1)∵在△ACO中,∠OAC=60°,OC=OA ∴△ACO是等边三角形∴∠AOC=60°. (2)∵CP与⊙O相切,OC是半径. ∴CP⊥OC,又∵∠OAC=∠AOC=60°, ∴∠P=90°﹣∠AOC=30°, ∴在Rt△POC中,CO=则PO=2CO=8;

(3)如图,①作点C关于直径AB的对称点M1. 易得S△M1AO=S△CAO,∠AOM1=60°

4?8?16?20?或或或. 33331PO=4, 2?1?∴AM4?4??60?? ?3180∴当点M运动到M1时,S△MAO=S△CAO, 此时点M经过的弧长为

4?. 3②过点M1作M1M2∥AB交⊙O于点M2,易得S△M2AO=S△CAO. ∴∠AOM1=∠M1OM2=∠BOM2=60°

·∴AM?24?8??120??

3180?83∴当点M运动到M2时,S△MAO=S△CAO,此时点M经过的弧长为?. ③过点C作CM3∥AB交⊙O于点M3,易得S△M3AO=S△CAO ∴∠BOM3=60°,

?2M?AM34?16??240??,

3180?16?. 3∴当点M运动到M3时,S△MAO=S△CAO,此时点M经过的弧长为④当点M运动到C时,M与C重合,S△MAO=S△CAO, 此时点M经过的弧长为

4?20??300??. ?3180

【点睛】

本题利用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切线的性质,弧长公式,同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相等的性质求解.

20.(1)详见解析;(2)点F到直线BC的距离为【解析】 【分析】

(1)由旋转的性质可得∠EDF=90°,DE=DF,由正方形的性质可得∠ADC=90°,DE=DF,可得∠ADE=∠CDF,由“SAS”可证△ADE≌△CDF,可得AE=CF;

(2)由勾股定理可求AO的长,可得AE=CF=3,通过证明△ABO∽△CPF,可得的长,即可求点F到直线BC的距离. 【详解】

证明:(1)∵将线段DE绕点D逆时针旋转90°得DF, ∴∠EDF=90°,DE=D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DC=90°,DE=DF, ∴∠ADC=∠EDF,

∴∠ADE=∠CDF,且DE=DF,AD=CD, ∴△ADE≌△CDF(SAS), ∴AE=CF,

(2)解:如图2,过点F作FP⊥BC交BC延长线于点P, 则线段FP的长度就是点F到直线BC的距离.

35. 5CFPF?,即可求PFAOBO

∵点O是BC中点,且AB=BC=25, ∴BO=5, ∴AO=AB2?BO2=5,

∵OE=2, ∴AE=AO﹣OE=3. ∵△ADE≌△CDF,

∴AE=CF=3,∠DAO=∠DCF,

∴∠BAO=∠FCP,且∠ABO=∠FPC=90°, ∴△ABO∽△CPF, ∴∴

CFPF?, AOBO3PF?, 5535, 535. 5∴PF=

∴点F到直线BC的距离为【点睛】

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ABO∽△CPF是本题的关键. 21.3 【解析】 【分析】

将原式中每一项分别化为1?2?1?33?2再进行化简. 【详解】

解:原式=1?2?1?33?2?33; 【点睛】

本题考查实数的运算;熟练掌握运算性质,绝对值的意义,负整数指数幂,零指数幂是解题的关键. 22.(1)y??【解析】 【分析】

(1)直接将A,C两点代入即可求 (2)可设P(m,-

1227x?x?8 ,(﹣8,0);(2)﹣4或﹣1﹣33 ;(3)(1,). 4412

m-m+8),由∠OQP=∠BOD=90°,则分两种情况:△POQ∽△OBD和△POQ∽△OBD4分别求出PQ与OQ的关系即可

【10份试卷合集】天津市武清区2019-2020学年中考数学第三次押题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4w3x6bocx7z7sh75m1a072ie1yhw200mzn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