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韵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认识“对、云”等7个生字。 2.会写“虫、云、山”3个生字和提、撇折、竖折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通过听读、看图想象等方法,识记生字。 2.读准“风、虫”的字音。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受课文描绘的美景。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生合作,谈话导入。
教师出示几幅贴对联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对联,再请学生自由讨论:你们在哪里见过对联?教师结合学生的反馈,出示不同地点的对联,如商家、住户等,从而引出本课。
2.板书课题(板书:对韵歌),讲解课题,教师带读,学生跟读、齐读。
二、初读韵文,识记生字
1.读通课文。
(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对照课文和图片认真听。
(2)教师范读,学生跟读,边拍手边读韵文,在诵读中掌握字音。 (3)合作对读,认读生字。7个生字都出现在前面两句的单字对中,特别是6个生字是两两相对的事物名称。教师可以借助生字卡片,与一位学生边对对子边找生字,了解课文内容,扫清认读课文的障碍。
(4)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教师指名读,正音;学生齐读,多读几遍。
2.小组交流。
(1)读了这首对韵歌,你发现什么有趣的地方了吗?(每半句的中间都有
一个“对”字,“对”字的前后两个词字数相同。)
(2)读了这首对韵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过渡:我们已经能独自读通课文了,生字宝宝早就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了,老师就让
它们来和同学们打招呼!
3.出示生字卡片,教师一边展示一边范读,学生跟读。 4.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字理识字,理解字义。(课件出示“云”和“虫”的甲骨文)引导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思考:由这两个字的形状,你分别想到了什么?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云”上面的两横就像天上的云层,下面的弯钩像一团云。 生2:“虫”的字形是一条虫的样子,头尖尖的,尾巴弯弯的。
(2)抓特点,形象化识记。(课件出示“雨”“鸟”的甲骨文及“风”的篆文)引导学生逐一观察字形,提问:你发现这三个字各自的特点了吗?
生1:“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儿从云朵里飘落下来。 生2:“风”中间的撇和点就像刮风的情景。 生3:“鸟”中间的一点好像鸟的眼睛。
(3)组词拓展。如“花”,可以列举“玫瑰花、荷花、桂花、牡丹花、菊花、梨花”等词语,还可以列举生活中样子像花的词语如“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等,在拓展中识记;还可以结合生活,积累由熟字组成的新词,如“风云、对手、水花、火花、山花、花鸟”等。
云:白云乌云云朵云层彩云 雨:雨点雨滴小雨细雨毛毛雨
风:东风南风北风风云风雨 鸟:小鸟飞鸟鸟鸣鸟毛鸟笼
(4)引导学生归类识字。课件出示“自然现象”“动物”“植物”三个选项,“云、雨、风、花、鸟、虫”及相应的图片,鼓励学生到黑板上给生字分类。
(5)运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如:艹+化=花;又+寸=对。 5.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在田字格中的生字)播放动漫笔顺,学生观看笔顺及各笔画在田字格中相应的位置。
(2)教师一边范写一边讲解书写要领,学生边看边听边书空。(教师在范写时重点说新笔画名称)
虫 独体字。长竖写在竖中线上,“口”要写得扁一些。
注意:提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新笔画,教师要进行示范: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云 独体字。上横短,下横长,撇折从下横的中点起笔。
注意:撇折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新笔画,教师要进行示范:下笔从重到轻,撇折交接时,转换方向从重到轻,稍稍往上斜。
山 独体字。中间的竖最长,竖折的竖段最短,第三画的竖下端出头。竖向笔画之间等距。
注意:竖折是本课要求掌握的新笔画,教师要进行示范:下笔先写竖段,稍稍停顿改变方向写横段。
(3)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写字姿势。
(4)教师挑选写得好的作品展示,学生将其与自己的字对照,再书写。
三、巩固新知,作业设计
1.玩游戏。
教师将写有“云、雨、风、花、鸟、虫、山”的生字卡片分发给7名学生,再分别用课件出示与之对应的图片。随后,教师任意点击一张图片,拿有与之对应的生字卡片的学生起立并读出字音。若回答正确,领读生字;若回答有误,其他学生抢答。
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同步巩固练参见“世纪英才丛书——世纪英才好学案”,阅读提升练参见“英才好阅读”丛书)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一则对韵歌)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学生指出学过的生字。 天对地,地对天。日月对山川。祥云对瑞雪,暮雨对朝烟。北斗七星三四点,南山万寿十千年。
(学过的生字:天、对、地、日、月、山、云、三、四)
2.(课件出示会认、会写字)教师指名读,再指名在黑板上的田字格中写“虫、云、山”,师生共评。
3.谈话导入新课。
二、朗读课文,重点研读
1.朗读课文。
(1)指名读、分组读、男女生对读。 (2)教师范读,学生重点听节奏和重音。
朗读指导:这是一篇节奏明快的对韵歌,读出节奏韵味是本课朗读的重点。同时在读中引导学生感受对子间的对应关系,感受对韵歌呈现的美景。教师在范
读时,可以把对应的事物名称略读重一点儿,“对”字轻读,让学生从教师的范读中感受汉语言的音韵美。也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拍手读、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等多种方式诵读。示范朗读时,要把声调读清楚,特别关注“风、虫、红”的韵母是后鼻音。在听读、跟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同桌之间诵读,读准字音。
(3)学生自由读,再指名读,全班齐读。
过渡:同学们真棒,不仅能读准课文的字音,而且还能读出课文的节奏,让人仿佛进入了课文描绘的美景中。自然风景美如画,我们再去领略一番吧!
2.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句:云对雨,雪对风。
①(课件出示乌云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看到这种样子的云说明接下来会怎么样呢?(会下雨。)
②(课件播放下雨的动画)学生观看,教师引导:现在我们知道了,当我们再看到天空中有这样的乌云,我们就可以告诉身边的人,可能马上要下雨了。(课件出示:云对雨)
③(课件出示雪花图片)学生观察,教师引导:乌云跑了,看,谁来了?这是什么样的雪花?(从颜色、形状引导学生去观察)雪花是个顽皮的小精灵,特别想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可是它一个人怎么也飞不起来,需要谁的帮助?(风。)
④(课件出示“风”字卡)教师引导:对了,只有在风的帮助下,雪花才能飞舞起来。所以我们说雪对风——(课件出示:雪对风)。
(2)学习第二句:花对树,鸟对虫。
①(课件出示桃花盛开图)引导学生观察,提问:图中是什么?(桃花。) ②(出示“花”字卡并指两名学生读)提问:你们见过哪些花?它们开在什么上?(樱花、梨花、玉兰花等,它们开在树上。)所以花对——树。(课件出示:花对树)
③引导:这时树上来了一位可爱的朋友,它就是会唱歌的小鸟,(出示“鸟”字卡)你们知道小鸟最爱吃什么吗?(虫。)
④(出示“虫”字卡)引导:同学们都很聪明,小鸟最喜欢吃的是虫子,所以我们常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课件出示:鸟对虫)
(3)学习第三句: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