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点和接受能力而开设一些小学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
【4】 求。
四、幼儿教育“小学化”危害 据教育进展国际组织对世界
21
个国家的调查,中国孩子的计算
能力世界第一,但创造力却倒数第五。一些美国专家评论,固然中国学子成绩突出,但是想象力却大大缺乏。科学研究表明,这种“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仅急功近利的提前灌输知识和练习技能,还对其成长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一)出现了许多幼儿教育的误区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在(2005,10)《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深化幼儿教育改革》的讲话中指出:“这些年来,我们已经清楚看到,由于全社会对幼儿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足、研究不足、宣传不足,出现了很多幼儿教育的误区。那些纯粹出于商业目的的有损幼儿身心健康的炒作没有得到有效地抵制,认识上的混乱使很多不利于幼儿发展的作法竞能在动听的名义下畅通无阻,这种状况是令人担忧的。除此之外,令人遗憾的是,有一些好的动机、好的思路也因为认识的偏差而南辕北辙。如幼教的现代化被曲解为幼儿园物质设备的豪华和相互攀比;幼儿潜力的早期开发被异化为剥夺幼儿游戏权力的、急功近利的特别训练;幼儿的入学准备被歪曲为短视的、狭隘
【8】 的小学化识字、拼音的强化灌输,等等。”
(二)扼杀了幼儿天性
5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毛世桢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
【9】 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
(三)影响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
天津市南开区华夏第一幼儿园的贾园长认为,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如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孩子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
【10】 产生厌学情绪。
(四)对教师工作的影响
幼儿园提前完成小学的教学任务,使一年级一方面教师感到轻松无压力,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放松自己对教;另一方学的要求和研究教材、探索教学方法的积极性,如果出现在幼儿园学得不好的学生,教师潜意识里就面会觉得学生要么智力有问题,要么态度有问题,从而影响
【11】 教师对学生正确的判断和教育。
科学实验证明,对幼儿进行小学化教育只能事倍功半。如果幼儿教育采用教授加作业结合的方式,机械背诵和习惯化的思维就将严重地阻断孩子本来应该被勃发的智慧和想象力以及创造力,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同时,不利于儿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错过了幼儿教育的“关键期”,拔苗助长,对幼儿入小学后的学习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对教师工作带来影响。总而言之,幼儿教育“小学化”对幼儿百害而无一利。务必引起各级领导,幼儿教育工作者,
6
幼儿家长的关注。
五、幼儿教育“小学化”解决策略 (一)从幼儿园和幼儿教育着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 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 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的需要, 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
【13】 幼教专家张虹认为这是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在拔苗助长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引起许多幼教专家的关注。他们一致认为,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
【14】段,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拔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幼儿园要认识贯彻原国家教委《幼儿园工作规程》和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积极推进幼儿教育改革,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防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全
【16】 面实施素质教育。”
(二)加强学前一年教育的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教育厅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指出:“要切实加强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的管理。要采取积极措施加快学前教育发展,要依托普通小学教学点,继续办好学前一年教育(学前班)。要合理安
【15】 排幼儿的生活,严格控制班额,杜绝‘小学化’倾向”。
(三)做好家园合作和幼小衔接工作
7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金日勋认为应该从开展家园共建活动,形成幼儿教育合力和遵循幼儿成长规律,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两方面解决。
1.幼儿园在办园过程中不能仅仅考虑社会影响和自身收益,而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坚持正确的教育立场,充分认识到幼儿教育的特殊性,科学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活动其次,由于幼儿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其对家庭无论在物质上还是心理上均有很强的依赖性,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基础在某种意义上,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效果决定了幼儿教育的好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幼儿园要加强与家长的密切联系,以自身对教育立场的坚守使家长认识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以幼儿园和家长形成的教育合力促使幼儿教育回归其应然的状态。
2.幼儿教育既要体现内容的丰富性启蒙性,又要注重幼儿学习的适当性科学性,做好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等于不考虑幼小衔接问题,而是要强调幼儿教育不应被小学教育绑架,强调幼儿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幼儿园应按照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采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方式组织教育教学,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地发展在此基础上,幼儿园也需要为幼儿升入小学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如通过各种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主体意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使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亲社会行为,为幼儿顺利适应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