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05高考模拟化学实验题精选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8:16: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05实验题精选

一、基础实验

例题.(12分)为了测定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m g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取沉淀烘干,称量得固体ng。则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

若Ca、Ba都可使CO3沉淀完全,但使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所得的结果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原因是 。

(2)乙同学的方案是:将样品溶解后,加入稍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再滴入2~3滴酚酞试液,用标准盐酸滴定。乙同学在滴定过程中所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有 、 。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的目的是 。 (3)丙同学的方案如图所示:

2+

2+

2-

当混合物样品充分反应完全时,缓慢通入空气的目的是 ,其中,装置A

的作用 。 解析:这是一道以测定NaOH和Na2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为背景,考查学生有关实验知识和实验分析能力的试题。

?根据NaOH和Na2CO3的性质知识可知,甲同学所得ng固体为BaCO3,由碳酸根守恒可得,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ng?106g?mol197g?mol?1?1?mg?100%?106n197m?100%;精确度高的原因通常有二个,一是实验

因素,如①CO32-应完全转化为沉淀;②所得沉淀必须纯净。由于Ca(OH)2微溶于水,所以在NaOH、Na2CO3混合溶液中加入Ca2+时,所得的CaCO3沉淀中可能混有Ca(OH)2。二是计算的因素,如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计算误差越小。由于碳酸钡的相对分子质量比碳酸钙大,在CO32-量一定的条件下,加入BaCl2生成的沉淀质量大,计算Na2CO3质量分数的误差就较小。

?在中和滴定中,涉及到的玻璃仪器有:酸式滴定管和锥形瓶,加入过量BaCl2溶液的目的是使碳酸钠全部转化为BaCO3沉淀,防止CO3与盐酸反应。

?将反应产生的CO2排出,完全被碱石灰吸收,装置A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防止其干扰。 1.(8分)

(1)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净)或用品的第一步操作:

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应称量NaOH的质量/g

容量瓶 应选用容量瓶的规格/mL 集气瓶收集氯化氢 除容量瓶外还需要的其它仪器 2-

(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NaOH溶液500mL,填空并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样品时(1g 以下使用游码),若将样品放在了天平的右盘,读数为10.5g,则所称样品的实际质量为 g。

下列操作对配制的NaOH溶液浓度有偏高影响的是 。

第 1 页 共 34 页

A.称量时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面的纸上 B.将称量的NaOH固体置露在空气的时间过长

C.选用的容量瓶内有少量的蒸馏水

D.在烧杯中溶解NaOH后,立即将所得溶液注入容量瓶中

E.整个配制过程中容量瓶不振荡 1.(8分,每空1分)

(1) 用蒸馏水湿润 检验是否漏水 干燥集气瓶

(2) 4.0 500 烧杯 玻璃棒 胶头滴管 托盘天平 药匙 9.5 DE 2.(8分)指出在使用下列仪器(已经洗涤干净)或用品时的第一步操作:

(1)石蕊试纸(检验气体):____________ ____。 (2)容量瓶:_______ _ _______。 (3)酸式滴定管:______________ ___。

(4)集气瓶(收集氯化氢气体)_____________ ______。 2.(1)用蒸馏水湿润试纸;(2)检漏;(3)检漏、检查活塞旋转是否灵活;(4)干燥。 3、(6分) (1)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称量固体药品时,将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

B.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结束时,先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 C.先将pH试纸用蒸馏水润湿后,再测定溶液的pH D.在量筒中稀释浓硫酸

E.金属锂保存在煤油中

F.金属钠不慎燃烧立即用沙子覆盖.

G.用100mL量筒量取2.50mL盐酸

(2)现有下图所示装置,正放在桌面上,可分别实现下列实验目标,其中适用于从Y口进入的是

(填字母) 。 A.瓶内盛一定量液体干燥剂,用于干燥气体

B.瓶内盛一定量液体试剂,用于除去气体的杂质

C.瓶内盛一定量水,用于制得可溶于水的气体的饱和溶液 D.瓶内盛满水,用于测量难溶性气体的体积

E.瓶内贮存难溶于水的气体,当加进水时气体可排出 F.一般用于向上排气法收集某些气体 G.一般用于向下排气法收集某些气体

(3) 玻璃棒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其作用是用于搅拌、过滤或转移液体时引流。下列有关实验过程中,肯定不需要使用玻璃棒进行操作的是(填字母代号) 。 A.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配制

B.用适量的蔗糖、浓硫酸和水在小烧杯中进行浓硫酸的脱水性实验 C.用普通漏斗组成的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实验

D.用浓氨水和浓盐酸进行氨和氯化氢反应的实验

E.用已知浓度的盐酸和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 F.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测定的实验

G.将适量氯化铁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 3、(1) B F (2)D G (3) E,G

第 2 页 共 34 页

4.(7分)

如图A、B、C均为制气装置,盛放药品前都需检验气密性。回答下列问题: (1)三次检验气密性方法的共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次检验气密性方法中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将导气管插入水中,用两手握住容器,若有气泡放出;移开两手,液面在导气管中上升(或形成一段水柱)均为气密性良好,否则反之。<两层涵义各2分,共4分>

(2)A是直接验气密性;B需用水封住长颈漏斗下端才可验气密性;C需将分液漏斗

活塞关闭才可验气密性。<三段文字各1分,共3分> 5.(4分)在 ① 碳酸钠镕液、② 银氨溶液、③ 石灰水、④ 醋酸溶液、⑤ 氢硫酸、⑥ 氯化钡溶液、⑦ 硫酸亚铁溶液、⑧ 氯水、⑨ 氯化铁溶液、⑩ 硫酸铜溶液

这十种溶液中,在实验室长期保存易变质,需要现用现配的有_____________(填写溶液代号)。 5.② ③ ⑤ ⑦ ⑧(4分)

6、(7分)(1)指出做下列实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或加入的实验用品: 点燃氢气 石油蒸馏

; ;

(2)有下列操作:

①、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少许沾在湿润的pH试纸上,测定溶液的pH。 ②、用稀硝酸洗涤做银镜反应时附着在试管壁上的银。

③、溴乙烷试样加入稀氢氧化钠溶液煮沸,然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其中含有溴元素。 ④、在测定结晶水时,将灼烧硫酸铜晶体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然后称量其质量。 ⑤、在某试样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可推论试样中肯定有SO42-。

⑥、实验室配制氯化亚铁溶液时,将氯化亚铁先溶解在盐酸中,然后再用蒸馏水稀释并放入少量铁粉。 其中设计和推理均合理的是

(填序号)

6、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②⑥ D、⑥ 7、(8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仪器中:①漏斗②容量瓶③蒸馏烧瓶④天平⑤分液漏斗⑥滴定管⑦燃烧匙,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_________(填编号)。

(2)右图是温度计、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

第 3 页 共 34 页

述读数(虚线刻度)及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①是量筒,读数为2.5mL B.②是量筒,读数为2.5mL C.③是滴定管,读数为3.5mL D.②是温度计,读数是2.5℃

(3)实验室里化学试剂的保存方法是不相同的,下图中A、B、c、D是常见的一些保存药品的试剂瓶。请把下列常见试剂的序号填写在各试剂瓶下面的括号内:①浓硫酸②碳酸钠溶液③大理石④酒精⑤氯水⑥浓硝酸

7、(8分)(1)①③⑤(2分) (2)B(2分) (3)A③ B② C①④ D⑤⑥(每空1分,共4分) 8、(6分)室温下将40g已磨成粉末的Ba(OH)2·8H2O和20g NH4Cl置于250mL锥形瓶中,迅速搅拌将固体药品混合均匀,20s后用带有内装NO2气体的试管和玻璃管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瓶口,如图,再在玻璃管口悬挂一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回答:

(1)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化是: ;(1分)

用化学用语作出相关解释:

和 ____________ 。(2分)

(2)试管中气体颜色变化是 ;(1分)

用文字和化学用语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8、(6分)(1)变蓝 (1分)

Ba(OH)2·8H2O +2NH4Cl=BaCl2+2NH3↑+10H2O (1分)

+ -NH3+H2O NH3·H2O NH4+ OH(1分) (2)红棕色变淡或几乎变成无色(1分)

Ba(OH)2·8H2O和NH4Cl的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降低,使

2NO2 (红棕色) N2O4 (无色)(放热反应)平衡正向移动(2分)

第 4 页 共 34 页

搜索更多关于: 2005高考模拟化学实验题精选 的文档
2005高考模拟化学实验题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39f0epna2cg5h8iuaj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