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分)在约250 mL广口瓶中依次加入2 gNaOH、100 mL蒸馏水、2 g葡萄糖(粉末),振荡使其溶解。
滴入4~6滴0.2%的亚甲蓝溶液摇匀,塞上瓶塞(如图所示),溶液呈蓝色。静置,约3
B分钟后蓝色消失,变为无色。再次振荡,无色溶液又呈蓝色。可反复多次。若将双孔橡A 皮塞换成橡皮塞,则振荡后,仍未无色溶液。无色溶液在振荡后变蓝色可能是由哪种物质引起的?请提出假设:
。
并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要求写出所用试剂、操作、现象、结论):
。
9.(6分)假设:可能是空气中N2、O2或CO2中的一种引起的。
实验:分别从A处通入N2或O2或CO2到上述无色溶液中,并保证瓶内充满所冲入的气体,若溶液仍为无色,则不是冲入的该气体引起的,若溶液变蓝,则是冲入的该气体引起的。
10.(12分) 在烧瓶A中放入一些新制的白色水硫酸铜粉末和约10mL酒精,锥形瓶B中盛放浓盐酸,分液漏斗C和广口瓶D分别盛浓硫酸,干燥管F中填满新制的碱石灰,用烧杯H作水浴器(如右下图)
打开分液漏斗C,将浓硫酸缓缓加进B,则D瓶的出气管口不断产生气体,几分钟后烧瓶A中的硫酸
铜变蓝色,若此时用水浴加热,F端排出的气体待纯净后还能点燃,产生特殊颜色的火焰,已知C2H5OH沸点为78.5℃,C2H5Cl沸点为12.27℃,请回答:
(1)B中逸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D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瓶内硫酸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4)E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F口可点燃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 (6)A中发生效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10、(本题12分)
(1)B中逸出气体为氯化氢; (2)干燥氯化氢; (3)检验有水生成;
(4)冷凝乙醇,减少乙醇损失; (5)是C2H5Cl (6)C2H5OH+HCl?C2H5Cl+H2O
11.(8分)请你设计一个用纯净氢气还原氧化铜制取铜的实验操作程序(不需要安装仪器。操作共分四步,分别填写在空白处。第1步还要说明意图,第2、3、4步要说明在何时进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先通入H2,这是为了避免爆炸而赶走空气。(2分) (2)空气排完之后,继续通入H2,加热。(2分)
(3)待黑色的氧化铜完全变成红色的铜时,停止加热。(2分)
第 5 页 共 34 页
(4)继续通入H2,至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入H2。(2分)
12.(9分)在实验室利用胆矾晶体和烧碱溶液制备氧化铜固体,其实验操作可分解为如下几步:①混合 ②过滤 ③加热分解 ④溶解 ⑤洗涤。就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填序号) ;
?步骤②中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在实验中多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有三个,分别是 、 、 。 12. ? ④、①、③、②、⑤ (3分) ? 玻璃棒、漏斗、烧杯 (3分)
? 搅拌、引流、转移(3分)
13.(10分)? Cu与浓H2SO4反应结束时未发现溶液呈兰色,仅观察到少量白色絮状固体,现欲确定其成分,写出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取少量兰色硫酸铜晶体和硫酸亚铁晶体碾成粉末,放在穴板A、B处,滴加适量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A板的硫酸铜固体呈__________色; B板的硫酸亚铁固体呈__________色。
?某溶液中滴加氢溴酸出现淡黄色沉淀,该溶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或离子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填满,可不填满,也可在补充)。
13.?待混合物冷却至室温,用玻棒小心将其转移至盛有大量水的烧杯中,并不断搅拌,观察溶液的颜色。 ?A白色,B黄色
?Ag+,Ag(NH3)2+,S2O32- ,S2-,、SO32- ,S2O32-、 S2- 14、(9分)用下图装置制取和收集某种干燥的气体。
(1)根据装置图填写下面的表格(填有关的化学式) A内的固体化合物 B内的溶液 集气瓶中的气体 (2)请你归纳出能用上述装置制取的气体的特点:反应是利用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进行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能否用来制取SO2(药品为亚硫酸钠粉未和硫酸)呢?____。如果不能,请说出(画出)你的改正装置(用文字说明或图表示)________________。 14(9分)
(1)(回答其中的任何一个)(3分,每空1分) A内的固体化合物 二氧化锰 大理石 B内的溶液 过氧化氢 稀盐酸 集气瓶中的气体 O2 CO2 (2)反应制得的气体可用浓硫酸干燥,密度比空气大,且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3分)
第 6 页 共 34 页
(3)否(1分);必须连接一个尾气吸收装置或(2分)
15、(1)(7分)测定硫酸铜晶体结晶水含量所用到的仪器除了坩埚、泥三角、酒精灯、托盘天平、坩埚钳、三脚架外,还需要哪些玻璃仪器 ;
判断硫酸铜晶体完全失水的定性实验现象是 ; 实验过程中至少要进行 次称量操作。
(2)(4分)比较分析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也是我们学习中解决问题的重要思想。某同学在进行镁铝性质实验时,发现用铝分别与H浓度相同的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时,实验现象明显不同,在铝与硫酸反应中,产生的气泡很少。从反应本质看,两者的实验现象应该相同。在不考虑实验条件、操作和药品纯度的情况下,请你对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提出假设,并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验证你的假设。你的假设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
15、(1)研钵、玻璃棒、干燥器;(3分)蓝色硫酸铜晶体完全变成白色粉末; 4
(2)氯离子对铝与氢离子的反应有促进作用或硫酸根离子对铝与氢离子的反应有抑制作用。在铝与硫酸反应的溶液中加入NaCl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加快。或在铝与盐酸的反应溶液中加入Na2SO4固体,观察反应速率是否减慢(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各2分)
16.(11分)Na2CO3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学物质,某学生拟在实验室中制备Na2CO3。下面是他的实验过程:用50mL NaOH溶液吸收CO2气体制备Na2CO3。为防止通入的CO2过量而生成NaHCO3,他设计了如下步骤:(i)用25mL NaOH溶液吸收过量的CO2气体,至CO2气体不再溶解;(ii)小心煮沸1—2分钟;(iii)在得到的溶液中加入另一半(25mL)NaOH溶液,使溶液充分混合。
(1)他能否制得较纯净的Na2CO3?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及简洁明了的文字表达) (2)按他的设计,第(i)步实验装置如下图:
+
①装置A使用的试剂是石灰石和盐酸溶液,可否使用硫酸代替盐酸?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7 页 共 34 页
②装置B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有人认为实验步骤(ii)、(iii)的顺序对调,即先混合,再煮沸,更合理,你认为对吗?_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11分)(1)能,煮沸赶出溶解的CO2。且NaOH+NaHCO3=Na2CO3+H2O
(2)①否,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微溶物CaSO4会覆盖在石灰石表面,阻止反应的进一步发生。 ②饱和NaHCO3溶液或水,除去气体中HCl。
③不对,煮沸是除去溶解的CO2,若先混合再煮沸,则得到Na2CO3和NaHCO3的混合液。
17.已知在常温下二氧化碳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二氧化碳与氢氧钠溶液反应是没有明显现象,某研究小组同学,设计了图中A-E五套装置,并利用这些装置,通过观察现象间接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
请按以上实验装置顺序,指出操作方法,记录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将其填入下表中.(表中已有一示例)
所选装置 A B C D E 17. 装置 A B C D E 操作方法 将充入CO2试管的橡皮塞打开 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中 向左洗气瓶通入CO2气体 NaOH溶液 将滴管中的NaOH溶液挤入烧瓶中 实验现象 烧杯中NaOH溶液上升到试管中 水槽中的水被吸入烧瓶中 右洗气瓶中无气泡冒出 杯中( 合理也给分) 产生喷泉现象 操作方法 实验现象 将充入CO2的试管的橡皮塞打开 烧怀中NaOH溶液上升到试管中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CO2集气瓶中加入中间洗气瓶中NaOH溶液不能排入烧
18.(1)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或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代号) 。
A.用含有少量蒸馏水的锥形瓶装待测液进行中和滴定实验,不会造成测定误差
B.向2 mL 10%CuSO4溶液中滴入2%的NaOH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 mL,加热至沸
腾,则有红色沉淀出现
C.在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在不断搅拌下,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D.在进行硫酸铜晶体里结晶水含量的测定实验中,称量操作至少要进行4次
E.进行中和热测定实验时,只需要测出反应前NaOH溶液的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温度即可 F.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向稀硫酸中加入废铁屑至有少量气泡发生时,过滤,然后加热蒸发滤液即可
第 8 页 共 3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