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下列试剂的名称:试剂c___________, 试剂d__________,试剂f , (2) 操作3是 ,具体操作是 ;
操作4是 ,操作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3) 加入试剂b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试剂b适量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由溶液D转变成溶液E的操作中,判断加入的试剂e适量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溶液E中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杂质是否要另加试剂除去____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有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中最后得到AlCl3和FeCl3固体的步骤不科学,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14分,每空1分)
(1) 氯化钡溶液 氢氧化钠溶液 氨水
(2) 洗涤沉淀 向过滤器中注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用玻璃棒轻轻搅拌,至水流尽.重复数次 蒸发
溶液 边加热边搅拌,至出现较多的晶体时停止加热. (3) 使Fe氧化为Fe
已适量
2+
3+
取少量溶液B,向其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看是否褪色,若不褪色,则说明
(4) 生成的沉淀刚好溶解
(5) AlCl3 BaCl2 NaCl 否 在E中加入氨水后过滤,杂质自然分离
未在酸性氛围中蒸发 AlCl3、 FeCl3会部分水解而得不到纯净的AlCl3 、FeCl3固体
14.(13分) 工业产品碳酸钠中,常混有氯化钠,测定碳酸钠质量分数的仪器装置图如下:
供选用的试剂有:NaOH溶液、饱和石灰水、蒸馏水、浓硫酸、稀硫酸、浓盐酸、稀盐酸、硝酸、碱石灰、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铜、试样(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碳酸钠)
请回答:?各有关仪器中使用的药品是:
A. B. C. D. E. ?实验步骤(到得到实验数据为止):
①称量:称试样质量及装有干燥剂的球形干燥管的质量,并记录数据; ②如图连接除E外的装置;
③ ; ④有关仪器中装上药品待用;
⑤ ; ⑥关闭甲弹簧夹, ; ⑦ ;
第 21 页 共 34 页
⑧称量干燥管质量并记录数据。
14. ? A. 饱和石灰水或NaOH溶液 B.试样 C.稀H2SO4(若答盐酸,不给分) D.浓H2SO4 E. 碱石灰(过量) (每空1分)
? ③在接球形干燥管前,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⑤打开甲、乙弹簧夹,用气球鼓气,以赶尽装置中的CO2,然后接上已称量过装有吸收剂的球形干燥管 ⑥将分液漏斗中的稀H2SO4加到装有试样的平底烧瓶上 ⑦反应完全后,打开弹簧夹甲,用气球鼓气,直至装置中的CO2全部赶出为止 (每空2分)
15、(19分)某化学探究学习小组拟利用下列装置测定某黑色铁的氧化物矿样的化学式(设矿样不含其它杂质)。主要化学反应为: 浓H2SO4
① H2C2O4(乙二酸) △ CO2↑+CO↑+H2O ② FexOy + y CO = x Fe + y CO2
他们要测定的数据是矿样质量和反应②所生成的CO2的质量〔用m(FexOy)和m(CO2)表示〕 所需仪器(连同药品)的示意图如下(必要时有的仪器可重复使用) FexOy
甲 乙 丙 丁 戊
?假设洗气(或吸气)装置丙、丁、戊内的反应进行得都完全,按气体从左至右的流向将上述仪器组装起来(用接口字母a、 b??表示):
接 , 接 , 接 , 接 , 接 ?实验中有一件仪器前后用到两次,前边用它的目的是 ,后边又用它的目的是 ?为了保护环境,怎样处理仪器末端导出的CO(写出具体方法)
?该小组测得m(FexOy) = 15.2g,m(CO2) = 11.0g,则x∶y为 A.4∶5 B.1∶1 C.2∶3 D.3∶4
在该实验中,反应前FexOy为黑色,反应后生成的Fe也为黑色,难以确定FexOy是否完全被还原,若仍有FexOy剩余,则所测的x∶y值比实际值 (填偏低,偏高或不影响)
采取什么措施可以避免上述原因引起的偶然误差:
?仍用上述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必要时可以少选用也可以按新的顺序进行组装),同样测定两
第 22 页 共 34 页
种物质的质量,便可计算出x和y的比值,写出要测定的两种数据可能的组合: ① ② ③ (若不够三种组合,可不必填满;若多于三种组合,可自行增加)
15、(19分) ? a — e,d — f,g — h,i — b,c — f (3分)
? 除去CO中的水蒸气 (2分) 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丁,被碱石灰吸收,影响测定结果 (2分)
? 点燃(或用气囊把CO收集起来) (2分)
? A (3分)偏高 (2分) 重复上述实验多次,取x和y比值接近的几次,取平均值。 (或继续通入CO还原FexOy,再称量干燥管的增重质量,直至最后两次称量误差不超过0.1 g)(注:只要答出平行实验或恒重实验就酌情给分) (3分)
? m(FexOy)和m(Fe) (1分) m(Fe)和m(CO2) (1分)
16.(10分) 为了证明NO可以与O2和H2O共同反应生成HNO3,某学生设计了以下装置
按如下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① 检查装置气密性。
② 在中间四通直管中装入一定的水,并向左右两侧试管及分液漏斗中加入图示试剂 ③ 将铜丝插入稀硝酸,开始反应,一段时间后再铜丝从溶液中抽出。 ④ 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在试管中加入少量水,再立刻关闭。 ⑤ 滴入几滴石蕊试液。
请你参与帮助解答以下问题
(1)步骤①中,如何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 。 (2)步骤③中,当铜丝插入稀硝酸时,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有:
。
(3)步骤④中,中间四通直管中,水面是否变化 (填:上升、下降、不变),写出此时变化的反应方程式: 。
(4)加入石蕊试液的作用是:
。
16.(10分)(1)(2分)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并取下上面塞子,压挤胶头滴管使其成“瘪”状,同时立刻关
闭漏斗上活塞,若胶头滴管橡胶头一段时间内仍呈“瘪”状,表示气密性良好。(其它合理的答案均给分) (2)(2分)试管内先有红棕色气体,后又逐渐变为无色;试管中的液体由无色逐渐变绿色;中间直管中的液面起初略为上升,后开始下降(只答出一点给一分,答出两点或两点以上给2分)
(3)(4分)上升,4NO + 3O2 +2H2O = 4HNO3(若分步写:2NO + O2 =2 NO,3NO2 + H2O=2HNO3+ NO,不扣分)
(4)(2分)检验是否有酸生成
第 23 页 共 34 页
170.(10分) CO2和NaOH的反应是一个很基本的化学反应,有很多的实验方法可以通过观察到的明显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现提供如下实验用品:集气瓶、烧瓶、分液漏斗、长颈漏斗、导管、橡皮管、弹簧夹、烧杯、量筒、水、CO2气体、NaOH溶液以及你认为所能用到的仪器和药品.现有五位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E五个装置,试回答:
(1) 对图A,当将分液漏斗中的NaOH溶液滴入烧瓶时,如果看到水槽中的水被吸入到烧瓶中,则证
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请写出此过程中NaOH溶液与CO2可能发生的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对图B~E,请指出能达到实验目的的装置______________(用B、C、D、E填空).B中出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象可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3) 将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CO2气体缓慢通入V L NaOH溶液中,结果CO2和NaOH均无剩余.在
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W g沉淀.据以上数据能否确定CO2的体积?若能,请列式表示.若不能,还需做什么实验?简要说明并运用实验测得的数据列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 CO2 + OH-= HCO3- HCO3-+ OH-=CO32++ H2O(4分)
(2) A B D E(2分),气球逐渐鼓起来(2分) (3) 能(2分), CaCO3 ~ CO2
100g W g
V?22.4LWg100g22.4L V
?0.224WL
(3分)
18、(12分)某天然碱的化学组成可能为 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作了如下探究:
第 24 页 共 34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