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全文(带注音及解析、配图画或动画) 2010-02-23 09:17
《三字经》全文内容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学,不知义”,讲述的是教育和学习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后天教育及时,方法正确,可以使儿童成为有用之材。
第二部分:从“为人学,方少时”至“首孝悌,次见闻”,强调儿童要懂礼仪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并举了黄香和孔融的例子。
第三部分:从“知某数,识某文”到“此十义,人所同”介绍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识,有数字、四时、四方、五行、六谷、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义,方方面面,一应俱全,而且简单明了
第四部分:从“凡训蒙,须讲究”到“文中子,及老庄”介绍中国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儿童读书的程序,这部份列举的书籍有四书、六经、三易、四诗、三传、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份先秦诸子的著作 第五部分:从“经子通,读诸史”到“通古今,若亲目”讲述的是从伏羲神农至清代的朝代变革,一部中国史的基本面貌尽在其中。
第六部分:从“口而诵,心而维”至“戒之哉,宜勉力”强调学习要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只有从小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长大才能有所作为,“上致君,下泽民”。 三字经
初:开始的意思,这里说人刚出生的时候。
性:性质个性的意思,指人的本性(个人先天具有素质和性情)。 善:善良。
习:指学习,也指受社会环境影响。
苟:如果、假如。 乃:于是。 迁:变化。
道:方法、道理。 贵:最重要的。
昔:从前、古代。
孟母:孟子的母亲,姓仉,贤良有德。 择邻处:选择邻居住下来。
子:阵子,名轲,字子与,战国时邹国人,后世,尊“亚圣”。 机杼:机,织机;杼,梭子。
窦燕山:即窦禹均,五代五万晋人,他聘请名儒做儿子的老师,后来五个儿子都考中“进士”。
义方:教育孩子的方法。
扬:很有名气,大家都知道的意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