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基于PLC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14:09:4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章 PLC的介绍及选择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 简称PLC)。PLC是在传统的顺序控制器的基础上引入了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形成的一代新型工业控制装置,目的是用来取代继电器、执行逻辑、记时、计数等顺序控制功能,建立柔性的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具有能力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编程简单等优点,是当代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主要手段和重要的自动化控制设备。由于PLC在自动化控制中的种种优势,因此被广泛的引用于自动门系统中。

2.1 PLC的简介

由于PLC在不断发展,因此,对它进行确切的定义是比较困难的。美国电气制造商协会(NEMA)经过四年的调查工作,于1980年正式将可编程序控制器命名为PC(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为了与个人计算机PC(Personal Computer)相区别,常将可编程控制器简称为PLC,并给PLC作了定义: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带有指令存储器、数字的或模拟的输入∕输出接口,以位运算为主,能完成逻辑、顺序、定时、计数和运算等功能,用于控制器或产生过程的自动化控制装置。

1982年,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ical Committee,IEC)颁布了PLC标准草案第一稿,1985年提交了第二稿,并在1987年的3稿中对PLC作了如下的定义:“PLC是一种数字运算的电子系统,专为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它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照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

上述的定义表明,PLC是一种能直接应用于工业环境的数字电子装置,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结合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信技术,用面向控制过程、面向用户的“自然语言”编程是一种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可靠性高的新一代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2.2 PLC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2.2.1 PLC的主要功能

1.开关逻辑和顺序控制

这是PLC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场合。它的主要功能是完成开关逻辑运算和进行顺序逻辑控制,从而可以实现各种控制要求。

2.模拟控制(A/D和D/A控制)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许多连续变化的需要进行控制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

5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流量、液位等,这些都属于模拟量。过去,PLC长于逻辑运算控制,对于模拟量的控制主要靠仪表或分布式控制系统,目前大部分PLC产品都具备处理这类模拟量的功能,而且编程和使用方便。

3.定时/计数控制

PLC具有很强的定时、计数功能,它可以为用户提供数十甚至上百个定时器与计数器。对于定时器,定时间隔可以由用户加以设定;对于计数器,如果需要对频率较高的信号进行计数,则可以选择高速计数器。

4.步进控制

PLC为用户提供了一定数量的位移寄存器,用位移寄存器可方便地完成步进控制功能。

5.运动控制

在机械加工行业,可编程序控制器与计算机数控(CNC)集成在一起,用以完成机床的运动控制。

6.数据处理

大部分PLC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数据处理能力,它不仅能进行算术运算、数据传送,而且还能进行数据比较、数据转换、数据显示打印等操作,有些PLC还可以进行浮点运算和函数运算。

7.通信联网

PLC具有通信联网的功能,它使PLC与PLC之间、PLC与计算机以及其他智能设备之间能够交换信息,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实现分散集中控制。 2.2.2 PLC的特点

1.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 2.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用性强 3.易学易用,深受工程技术人员欢迎

4.系统的设计、建造工作量小,维护方便,容易改造 5.体积小,重量轻,能耗低 2.3 PLC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PLC是微机技术和继电器常规控制概念相结合的产物,从广义上讲,PLC也是一种计算机系统,只不过它比一般计算机具有更强的与工业过程相连接的输入/输出接口,具有更适用于控制要求的编程语言,具有更适应于工业环境的抗干扰性能。因此,PLC是一种工业控制用的专用计算机,它的实际组成与一般微型计算机系统基本相同,也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组成。 2.3.1 PLC的硬件系统

PLC的硬件系统由主机系统(如图2-1)输入/输出扩展环节及外部设备组成。

6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图2-1 PLC硬件主机系统图

2.4 PLC的工作原理

可编程控制器是一种专用的工业控制计算机,其工作原理与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

PLC是采用周期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CPU连续执行用户程序和任务的循环序列称为扫描。CPU对用户程序的执行过程是CPU的循环扫描,并用周期性的地集中采样、集中输出的方式来完成。一个扫描周期(工作周期)主要成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输入采样扫描阶段

这是第一个集中批处理过程,PLC按顺序逐个采集所有输入端子上的信号,不论输入端子上是否接线,CPU顺序读取全部输入端,将所有采集到的一批输入信号写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在当前的扫描周期内,用户程序用到的输入信号的状态是否变化。即使此时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发生了变化,也只能在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扫描阶段去读取,对于这种采集输入信号的批处理,虽然严格上说每个信号被采集的时间有先有后,但由于PLC的扫描周期很短,这个差异对一般工程应用可忽略,所以可以认为这些采集到的输入信息是同时的。

2.执行用户程序扫描阶段

是第二个集中批处理过程,在执行用户程序阶段,CPU对用户程序按顺序进行扫描。如果程序用梯形图表示,则总是按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扫描,每扫描到一条指令,所需要的输入信息的状态均从输入映像寄存器中去读取,而不是直接使用现场的立即输入信号。对其他信息,则是从PLC的原件映像寄存器

7

安徽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中去读取,在执行用户程序中,每一次运算的中间结果都立即写入元件映像寄存器中,对输出继电器的扫描结果,也不是马上去驱动外部负载,而是将其结果写入到输出映像寄存器中。在此阶段,允许对数字量I/O指令和不设置数字滤波的模拟量I/O指令进行处理,在扫描周期的各个部分,均可对中断事件进行响应。

在这个阶段,除了输入映像寄存器外,各个元件映像寄存器的内容是随着程序的执行而变化的。

3.输出刷新扫描阶段

这是第三个集中批处理过程,当CPU对全部用户程序扫描结束后,将元件映像寄存器中各输出继电器的状态同时送到输出锁存器中,再由输出锁存器经输出端子去驱动各输出继电器所带的负载。 2.5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PLC的基本概念、PLC的主要功能及特点、PLC的组成与基本结构、PLC的工作原理四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对PLC的了解,掌握其基本功能,将其运用到自动门控制系统中去。

8

搜索更多关于: 基于PLC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 - 图文 的文档
基于PLC自动门控制系统设计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brr6cb8r0wk4s3w2e2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