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语文说课-13学棋苏教版(2014) 一、说教材:
《学棋》是苏教版第四册勤学篇中的第一篇课文,讲了古时候两个学生向围棋能手“秋”学下棋,一个专心致志,一个三心二意,所学结果截然不同,告诉人们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的道理。通过两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结果对比,对比鲜明,比中寓理。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读书学习要专心致志。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能手、远近闻名、专心致志”等词语的意思。 2、能用“一边……一边……”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对比两位学生学棋的不同表现,懂得读书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四、说教法
本课时教学主要采取朗读式教学法,由于《学棋》这门课意思的浅显,所以我让学生在读中悟,在读中体会。采用多种读的方法,让学生形成喜欢读,愿意读的好习惯。
五、说学法
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是读,最好方法还是读,因此学生在本课中
的主要方法是朗读。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全文,让学生经历初读——再读——细读——精读——美读——熟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读思议相结合,让学生经历导疑——释疑——解析——入情——品味——成诵的过程,体现学生从提出问题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除此之外,为了突破教学难点还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读懂了课文内容。
六、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们平时都下过哪些棋?生交流。 2、通过课件,了解围棋。 3、导入并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朗读品悟,理解课文。 (一)生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课文里讲的是谁跟谁学下什么棋呀?(两个学生和秋学习下围棋。)
2、那为什么要跟“秋”学棋呢?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出示第一小节。)抓住“能手、远近闻名”,体会秋的棋艺高超。
3、都说“名师出高徒”,后来秋的这两个学生是不是都成了出色的棋手呢?(不是)课件出示最后一段。生自由地读这一节。
(二)、读演结合,研读课文。
1、质疑:为什么跟同一个老师学习,一个学生成了出色的棋手,而另一个学生的棋艺一直没有多大长进呢?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
第二小段,读好了,答案自然就有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
2、交流汇报。(因为一个学生专心致志地学习下棋,而另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走神儿。)指导朗读。
3、看来大家是读懂了,咱们学习课文,光读懂课文还不行,还得读好了,有信心读好吗?谁先读一读第一个学生学棋的情景。
4、指名读第二小节第一部分。师板书:专心致志。(出示课件)生结合课件理解意思。这个词的意思懂吗?谁能看着图说说这个词的意思。谁能用课文里的话告诉大家“专心致志”这个词的意思。打出“专心致志”四点。这个学生的专心致志主要体现在三个动作上,能找到是哪三个动作吗?“听”、“看”、“问”。
5、指导朗读。请小朋友们试一试,看看怎么读才能把这段读好,读到什么效果呢?要让别人一听就能知道你已经懂得“专心致志”这个词了。学生练读,指名读。(看来大家都明白“专心致志”的意思了,老师现在看一看,哪位同学上课最专心致志。其实,“专心致志”不仅要耳朵听、眼睛看、嘴问,最重要的还是要动脑子思考。)
6、练习造句:一边……一边……
7、那另一个学生是怎么学棋的呢?谁来读一读这段话?(出示幻课件第二个学生学棋的部分。)指名读。
如果说前一个学生学棋的态度可以用“专心致志”来形容,那这个学生学棋的态度可以用哪个词语来形容呢(板书:走了神儿)生结合图说意思。
8、书上描写这个学生“走了神儿”的这段非常精彩,请大家好
好地读一读,过一会儿我想请一个小朋友把“走了神儿”的样子表演出来,要想演好,必须读好。请一位同学来表演一下“走了神儿”的样子。生根据课文里的内容有感情朗读。
9、正因为这两个学生有着不一样的学习态度,所以才会有不一样的学习结果。咱们再读一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三、拓展延伸,揭示主题。
1、现在的你想对出色的棋手说什么?对没有多大长进的棋手说什么?
2、不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都有很多认真学习刻苦奋斗的故事,这里有很多成语和故事,我们共同来积累: 莘莘学子 立雪求道 春风化雨 孺子可教
3、(出示课件)王冕学画图、爱迪生认真研究图。通过看图解说:王冕因为认真观察学画,最后成为画家,爱迪生认真研究,成为科学家,众多成功的人都认为专心致志是成功的前提。
4、对自己说什么? 四、回顾课文,升华主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