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另一排地铁售票机
作者:兰荣杰
来源:《方圆》2014年第04期
再次坐高铁到北京南站,转乘地铁4号线入城。对于我等外地人,到地铁站台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单程票。根据经验,人工售票窗口不仅有限,而且往往人满为患,所以最好是找自动售票机。南站设计倒挺合理,高铁乘客出口正对面就是四台售票机,不过因为人流量太大,全都排着长长的队伍。
排了将近二十分钟,终于轮到我购票。奇怪的是,这台售票机不知为何,我连续两次投入足额硬币,不仅不出票,还把硬币给吞了。考虑到身上已经没有零钱,周围也没有工作人员可以求助,而且后面排队的人还那么多,我只好自认倒霉,先退出来再想办法。
挤出购票区域,我一边漫无目的地走开,一边举目四望,希望能找到人工售票窗口。结果没走几步,就在之前购票区域左手边大概二十米远的地方,发现还有三台自动售票机,而且居然空无一人。我把背包翻了个底朝天,恰好找到两枚硬币,上前投币购票,一切顺利。回头再看右边的购票大队,已经排到二十多米长。
两排自动售票机,同在一个大厅,左右相隔不过二十米,为何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呢? 你我皆为理性人,正常情况下,没人愿意故意凑成一堆排长队购票。之所以有一排售票机无人问津,根本原因无非是信息不对称。从高铁站出来需要购买单程票的旅客,十有八九都是来自外地,在北京南站这么一个超级大建筑里面,估计没几个人能找得到北。即便从经验推断,这么一个大车站,应该还有其他售票点,但是一则不知道隔了多远,二则不知道能否找到,三则即使找到了,也可能同样很多人排队。要是费尽心思出去找一圈,到头来依然要排队等候一二十分钟,甚至还得回到最初的地方重新再排队,毫无疑问是得不偿失。不仅如此,大家下意识里还认为,既然这么多人都在这里排队,这里应该就是最近最方便的售票点。要不然,那就不仅是一个两个人犯傻,而是几十上百人大家全都犯傻——而这种几率显然不高。正是因为这许多的参照物和不确定性,一个理性的人几乎必然会选择加入眼前汹涌的排队大军。 每一个人都是理性人,在每一个场景下,都在尽力选择最佳方案。然而一旦信息不够充分,搜寻补充信息的成本又可能太高,我們作出的选择在实质上很可能就不明智。更糟糕的是,如果后来者面临同样的信息不充分情况,先来者的不明智选择很可能会被后来者所模仿;当模仿者越来越多,再往后的后来者则更可能不加质疑地跟随。毕竟后来者会认为,先来者——尤其是大量的先来者——作出同一个选择,显然应当是有充分的道理;自己既然没有更好的办法,当然应该借用他人的智慧,因为这才是成本最低、结果最为可控的办法。于是乎,这种基于不充分信息做出的不明智选择就拥有了强大的传染性,可以把汹涌而来的成千上万名旅客——不管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员教授——通通引向那几台早就人满为患的售票机。每一个人都是基于个人理性选择了最佳策略,但所有人加起来却表现出极度不理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