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观察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7 8:35:0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染色体观察

摘要

本次实验主要为掌握生殖细胞取材和制作减数分裂玻片标本的技术,并通过观察了解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形态和结构的特征,了解染色的变化特点。对于蝗虫及其它的动植物而言,从初级精母细胞生成精子要经过两次减数分裂其中,前期I又先后分为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和终变期,每个时期染色体都会经历不同的变化,最终变成成熟的染色体。染色体在不同的分裂期所表现出的不同的行为和形态特征都可以用来判别细胞所处的减数分裂期。

关键词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Ⅰ;染色体。

引言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生物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分裂方式。性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染色体数目减半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且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

减数分裂是指有性生殖的个体在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不同于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减数分裂仅发生在生命周期某 一阶段,它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性母细胞成熟、形成配子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特殊分裂方式。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仅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两次分裂中 将同源染色体与姐妹染色单体均分给子细胞,使最终形成的配子中染色体仅为性母细胞的一半。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恢复亲代染色体数,从而保持物种染色体数的 恒定。

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交换(基因重组), 使配子的遗传多样化,增加了后代的适应性,因此减数分裂不仅是保证生物种染色体数目稳定的机制,同时也是物种适应环境变化不断进化的机制。减数分裂不仅是 保持物种遗传物质稳定传递的手段;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通过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以及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体的部分片 段的交叉互换,增加了基因变异种类,增加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为自然选择提供更多原材料。

减数分裂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配子减数分裂,孢子减数分裂和合子减数分裂。 本次实验,是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蝗虫精巢,普通光学显微镜,卡诺固定液(乙醇:乙酸=3:1),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

方法

1、 用解剖针从事先拉取出的蝗虫精巢上挑取1—2条丝状物(精细小管),放在载玻片上。 2、 在载玻片上滴加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1—2滴,染色10min。 3、 压片,将制好的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与讨论 结果

在本次实验中,观察到了前期Ⅰ(细线期,偶线期和粗线期),中期Ⅰ(极面观和侧面观)和后期Ⅰ。

Fig.1前期Ⅰ细线期与偶线期(40X10)

Fig.1中,红色圆圈所圈的细胞为前期Ⅰ细线期,染色质凝缩成可见的细线,并且其中

可以观察到一块深色色块,其为X染色体所形成;橙色圆圈所圈为偶线期,其染色体相较细线期,较粗,并且难以在目前放大倍数下相区分。

Fig.2前期Ⅰ偶线期(40X10)

通过Fig.2中的4个细胞,可以更加明显的看到X染色体凝集的小块(箭头所指),并且可以初步观察出染色体是由2条线组成。

Fig.3前期Ⅰ粗线期(40X10) Fig.3中红圈所圈细胞,是处于前期Ⅰ粗线期的细胞,已经可以数清楚其中染色体个数,较之偶线期,染色体更加粗短。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观察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ey17ohiz9vfqx3dfm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