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11 诗歌鉴赏--古诗(含详细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2:42:1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放花零落。

绿尊②细细供春酌,酒醒无奈愁如昨。殷勤待与东风约:莫苦吹花,何似吹愁却。

【注】 ①守定:牢牢守住。②绿尊:亦作“绿樽”,酒杯。 (1)最后三句是什么意思?它用什么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人为什么说“人情不似春情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我”要与那吹得异常猛烈的“东风”约定并规劝它: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了,你能用什么把“我”的“愁”吹跑呢?②用拟人手法表达了词人惜花(惜春)的浓重愁绪。

(2)①这句话说春情比人情要薄。因为春天、春风对花薄情,对花猛吹乃至摧残。②相比之下,人对花则非常有情,一是希望牢牢守住花枝,“不放花零落”;二是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仍不忘海棠花;三是与“东风”约定并规劝:不要苦苦地去吹那海棠花。

诗歌鉴赏:词作题云“赏海棠作”,却不写海棠花的艳丽,“人情不似春情薄”一句,紧承“东风恶”,意思是说,人对花是有情的,春天、春风对花是薄情的。上片不写海棠花如何美丽娇艳,侧重写人对花的态度,对海棠花的爱怜和保护,反衬海棠花的艳丽,是脱俗之笔。下片写以酒浇愁,虽然忧愁无法排解,但酒醉酒醒仍不忘海棠花,“殷勤待与东风约”一句,一是把“东风”人格化了,二是把自己的感情完全融入客观事物。本词以“赏海棠”为题,实则是借海棠花抒

写愁绪,通篇沉着平稳,章法严谨有序,运用拟人手法合理自然,是一首耐人品味的词。

9.(2014·绵阳一诊)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8分)

浪淘沙 左辅①

曹溪驿②折得桃花一枝,数日零落,裹花片投之涪江,歌此送之 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者是③空山魂④一片,招入孤舟。

乡梦不曾休,惹甚闲愁。忠州过了又涪州。掷与巴江流到海,切莫回头。

【注】 ①左辅,清乾隆年间进士,江苏阳湖人。②曹溪驿:地名,与下文忠州、涪州、巴江均在四川。③者是:这是。④空山魂:桃花。

(1)“水软橹声柔,草绿芳洲。碧桃几树隐红楼”三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请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词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词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答案:(1)①清新幽静,色彩鲜明。②水流缓缓,桨声轻轻,春草染绿小洲。几树碧桃掩映在红楼之间。

(2)本词表达了作者思念故乡但潇洒旷达的思想感情。作者羁旅巴山蜀水,虽然乡梦不断,却不生闲愁,将桃花掷入巴江,希望它带

着自己的悠悠乡梦流向大海,显得潇洒而旷达。

诗歌鉴赏:本词在序中交代了在曹溪驿折的桃花枯萎后,作者把花瓣包裹起来投入江中后的感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词的上阕,前三句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江水轻柔、船桨声舒缓,小洲碧草连天,红楼、碧树相互掩映。后两句,上句照应词的序,写作者登上小舟把花瓣投入江中的事情;下句写作者对桃花的喜爱之情。同时“孤舟”也体现了作者此时的孤独、寂寞之情。下阕,一、二句写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不曾停止,所以即便把桃花投入江中也没有什么伤春之情。作者正话反说,极写自己对家乡的思念。后三句,用拟人的手法,写投入江中的桃花流经的地方,“切莫回头”是劝慰桃花不要回头,一直到作者的家乡、流到大海,以此向作者的家人报告作者的讯息等,再次强调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

10.(2015·武汉武昌区高三调考)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蝶恋花 [清] 纳兰性德

尽日惊风吹木叶。极目嵯峨,一丈天山雪。 去去丁零①愁不绝,那堪客里还伤别。 若道客愁容易辍。除是朱颜,不共春销歇。 一纸乡书和泪折,红闺此夜团圝月②。

【注】 ①丁零:古代民族名。汉时游牧于我国北部和西北部。②团圝(luán)月:圆月。

(1)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要分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是如何抒情的?请简要赏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词的上片的前三句描写了整日狂风呼啸、木叶脱光、天山耸立、白雪皑皑的边塞之景。其作用:渲染一种苍凉的氛围,为后文抒情做铺垫。

(2) ①间接抒情(或借想象情景抒情):运用假设情景类比(或比较、对比、叙议抒情等),行人的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萎。借用朱颜无法常在,表达自己的羁旅愁苦无法消除之意;②反客为主(或主客移位、运用想象、移情于彼等)手法,设想闺中人望月思念自己,表达自己对闺中人的思念之情。(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诗歌鉴赏:上片前三句描写边塞之景,这里整日狂风呼啸,木叶尽脱,极目望去,天山山势高峻,积雪盈丈,一片皑皑白色。上片后两句讲作者一步一步地远行,越走越远,都过了远在极边之地的丁零部落,离愁渐浓。下片前三句讲客愁若能停止,那除非是红润的容貌常在,不像春花一样地凋谢。现在朱颜憔悴,春华“销歇”,说明羁旅之愁无法消除。最后三句为设想之语,意思是写好书信,含着眼泪折起,而此时闺中的人正孤独地对着明月,怀念着“我”这远在天山的人。全词描写了一幅天涯羁旅、游子落拓的凄凉悲伤的景象。

2016高考语文测试题 专题检测11 诗歌鉴赏--古诗(含详细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gja2xb5z3qhty4wk7w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