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2013最新人教版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15:37: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岭—淮河一线分布。

3、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 4、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台湾的火烧寮,年降水量最少的是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5、我国降水时间分配也不均匀。季节变化上多数降水集中在5-9月自北向南雨季越来越长。降水年际变化也很大。

6、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干湿状况,根据干湿状况划分四个干湿地区,其各自植被景观和代表性建筑见课本P36、P37.

7、我国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水平方向5种气候,横断山区等地气候还有垂直变化。

8、能分别说出印度洋季风和太平洋季风冬夏风向、性质、及对我国冷热干湿的影响。

冬季 夏季

风向 A东北风;B西北风 C西南风;D东南风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印度洋、太平洋

性质 寒冷、干燥 炎热、潮湿

9、季风对我国气候的影响:“回归沙漠带上的绿洲”长江以南地区山青水秀;我国季风区比世界其他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等等。 第三节 河流和湖泊

1、内流河是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 外流河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 2、内流湖基本是咸水湖; 外流湖是淡水湖。

3、我国的河流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外流河以降水补给为主,在夏季形成汛期。以秦岭—淮河为界,以南河流无结冰期,以北河流有结冰期。 4、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

5、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水量最大、流域最广、长度最长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是黄河。

6、我国河湖夏季有汛期,冬季有枯水期。秦淮以北还会有结冰期和春汛。

流域区分界线 域 占全国主要大河 总面积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海河、辽河、澜沧江(境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外称湄公河)。 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外流区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在印祁连山(东端)一线;2/3 域 度境内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南段沿巴颜喀拉山─江。 冈底斯山一线。(与季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 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内流区大体相近) 1/3 流入沙漠或内陆湖泊:塔里木河 域 项目 源头 发源地 注入的海洋 长度 流经的省区 长江 黄河 沱沱河 约古宗列曲 唐古拉山(各拉丹冬峰) 巴颜喀拉山 东海 渤海 6300千米 5464千米(呈巨大“几”字型) 青 藏 川 云 渝 鄂 湘 赣 皖 苏 青 川 甘 宁 内蒙古 晋 陕 沪 豫 鲁 流经的地形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四川盆青藏高原 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区 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原 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汉江(最汾河、渭河、湟水、洮河 长的支流)、乌江、湘江、赣江 上中下游的上中界:宜昌(湖北) 中下界: 湖河 口(内蒙古) 桃花峪(河南分界 口(江西) 下图中的孟津) 以下长江黄河内容以新教材课本正文为准。长江45、46、47页,黄河49、51、53页。

5、河口—桃花峪,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1支流较多,2黄土高原土层疏松,3夏季多暴雨(——自然原因);植被破坏严重(——人为原因),所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汇入黄河,使黄河成为世界含沙量第一的河流。 6、黄河下游进入华北平原,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河水

流速减慢,携带的泥沙沉积下来,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使下游随时随处都有决口的危险。

7、治理黄河的根本在黄土高原,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

8、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唐古拉山,注入东海,是我国长度最长、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有“黄金水道”和“水能宝库”之称。 9、长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源头—宜昌)

10、长江流域洪涝灾害频繁,重灾区在中下游平原地区。洪灾频繁的原因有: 流域内降水量大且集中在夏秋季

自然原因 支流多,流域广,且各支流及源头同时入汛。 河道弯曲,使泄洪不畅

上游破坏植被 水土流失 中下游泥沙淤积,河床抬高

人为原因 泥沙淤积 中下游洪水

围湖造田 湖泊减小 分洪蓄洪能力下降 水位升高

第四节 自然灾害

1、判定属于自然灾害的条件:①自然原因造成的,②有破坏损失或伤亡 2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

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北方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气象灾害 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夏季及秋季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影响地区会出现短时间大幅度降温。 地震及自救措施

地质灾害 滑坡 坡度大的山区,强降水的季风区,植被稀少的地区常见。

如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等。

泥石流

3、我国遭受自然灾害严重而且频繁,防灾减灾工作也取得了很大成就。

台风是一种发源于热带洋面的大气涡旋,常带来狂风和特大暴雨。夏季及秋季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

3、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 1、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2、可再生资源: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才能实现永续利用。

3、非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4、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 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利用类型齐全,但是人均土地资源占有量小,各类土地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林地少,难利用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特别是人与耕地的矛盾尤为突出。

2、 耕地、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 3、“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4、6月25日为“全国土地日”

5、课本P73活动1:A、小鸟的悲哀:由于人类乱砍滥伐,林地越来越少,小鸟失去了自己的家园。B、小草的哀求:过度放牧,草地越来越少。C、飞来的山峰:随着人口的增加,一些耕地变为建设用地。 第三节 水资源

1、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海洋水占97%。

2、水资源在时空分布上不均。 特点 解决办法 空间分布 南丰北缺,特别华北跨流域调水 和西北地区 如南水北调工程 时间分布 夏季降水集中,冬春兴建水库 降水少 如三峡工程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5、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是3月22日至28日。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1、交通----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我国的交通运输网分布格局:东密西疏

3、在各种交通运输线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4、P97 活动: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 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2、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部和南北方的差异。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有我国的四大牧区。(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原、河谷和绿洲)种植业、林业、渔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种植业:东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林业:东北、西南、东南;渔业:东南沿海,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3、表格 地区 耕地类熟制 主要农作物 型 秦岭-淮河以旱地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一年两小麦、甜菜、大豆、花北 熟 生、棉花、玉米 秦岭-淮河以水田 一年两熟、一年三熟 水稻、甘蔗、油菜、棉南 花 4、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填充图册P32第五题

5、我国农业面临的问题:人口增加、耕地不断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6、P107基塘生产的好处:整个过程没有废物,对环境没有危害。 第三节 工业的分布与发展 1、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

2、 重工业以提供生产资料为主,轻工业以提供生活资料为主。能够例举并判断。 3、 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上游——水能资源,中游——煤炭资源,下游——石油资源)

4、 填充图册P33 第一题1、2。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区。

5、北京的中关村是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

地理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2013最新人教版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hdq4mo7l2nsfs0jg23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