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考评方式和考评标准
课程考核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的过程。本课程将考评定位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地理教学技能养成的重要手段,是对课程教学的组织实施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行诊断和对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进行评判,完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和途径。为此,制定的课程考评目的、考评目标、考评方式、考评内容及标准、考评实施流程如下:
一、考评目的
(1)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以及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学生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课程的积极性;
(2)从多维度掌握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实际学习状况,及时发现和总结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中的经验和问题,诊断学生的学习进展,提供及时的反馈,使学生获得相应的支援,以帮助学生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学习过程和产品,便于在下一个教学过程或环节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3)力争实现全面、客观、科学地评定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重点考评学生地理教学设计技能的掌握程度,同时考查学生参与实训项目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评价学生对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解、运用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了解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
(4)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能力、水平及个性的机会,鼓励和促进学生进步;培养良好的学习文化,让学生体验到他们既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也要对所在共同体的成长做贡献。
(5)为学生提供某种范围的活动或经验,将学习至于一定的情境中,让学习者去经历他们将在真实世界中遇到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即将学习者的注意力引向意义丰富的学习过程。
二、考评方式
采取过程性考评与终结性考评结合的综合考评方式,建立和采取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方法多样化的考评体系。在遵循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学习水平的前提下,突出能力考核和学生学习投入、自主提高等方面,即不限于“教什么,考什么”,而是注重参与性、注重学习效果的考核。终结性考评依据“中学地理教学设计”教学大纲,以自编讲义为主要依据,同时涉及到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阅读、研究的相关参考资料。
(1)过程性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50%。主要形式有:上课出勤及课上参与讨论、平时个人作业、小组实训展示等。
过程性考评50% 终结性考评50% 课程考评100%
1
出勤及课上讨论10% 过程考评50% 平时个人作业20% 小组实训展示20%
(2)终结性考评成绩占总成绩的50%。考评的方式包括教学设计作品和课程结课试卷考试两部分。其中“教学设计作品”为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某一“独立知识点”的“微课设计”教案(包括学案)及课件设计;“课程结课试卷考试”试题类型涉及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判断题或辨析题、简答题、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实践设计题等,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微课设计”(教案、课件)10% 期末试卷考试40% 终结性考评50%
三、考评内容及标准
《中学地理教学设计》课程考评内容及标准
考核方式 考评项目 出勤及课上讨论 1.出勤情况 2.课堂参与讨论及回答问题情况 作业一:地理教学目标设计 个人作业 考评内容 标准 全勤;课上积极参与讨论,主动发言,见解独到 运用教学设计的相关原理及方计科学,内容充实,具可操作性;有一定的创新性;上交及时;与同学互评交流积极 ? 态度积极,主动参与,保证出勤,有学习好本门课程的信心; ? 基础知识扎实,运用灵活; ? 能够基于一定实例的基础上,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和方法完成设计,体现地理学科特性,富有一定创新性; ? 小组成员间即分工明确又富有合作精神; ? 讲述逻辑清晰,语言组织连作业二:地理教学内容、方法、媒体设计 法,基于案例评析进行设计;设作业三:地理教学过程设计 作业四:地理“说课”设计 过程性考评 环节一:说“目标设计” 环节二:说“媒体、方法设计”(含内容设小组实训展示 计) 环节三:说“过程设计” 2
贯,充分表达作品内容; ? 演示课件美观大方、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环节四:说课 ? 计划制定切实可行 ,实施按部就班 ? 从“设计”到“再设计”这一过程“反思”深刻,有提升 ? 运用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 教学理念先进,教学环节完整,内容安排合理,教学方法手段先进,体现学生的主“微课”设计 微课设计(作品:教案及课件;自愿展示) 终结性考评 动学习,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演示课件制作美观大方、可操作性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每组推荐1-2名优秀设计,自愿参加班级“微课”展示,并进行录制存档) ? 名词解释 ? 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 试卷考试 ? 判断题或辨析题 ? 简答题、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 ? 实践设计题 注: 期末考试结束后以“组”为单位上传“学生个人作品集” 各项考评具体说明:
(1)过程性考评:主要包括出勤、课上讨论、个人作业、小组实训展示等各环节进行的过程记录。 个人作业:包括“地理教学目标设计”、“地理教学内容、方法、媒体设计”、“地理教学过程设计”、“ 地理‘说课’设计”四部分,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即随着课程进程,围绕自主选择的“课题”,学生逐步完成上述教学设计主要环节的设计(允许学生随时改题),并随时提交,最终形成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
小组实训:成立由教师、本科生、在校研究生及在职教育硕士组成的“学习共同体”,每个共同体中有本科生4人左右,依据实际编制“共同体”学习计划书,并及时做好计划的实施、修正和记录;展示时有部分主讲教师、一线教师或教研员现场点评;展示后,对所展示的内容进行“反思”并完成“再设计”,并自主邀请另外两组给予书面点评,最后提交作品(说课稿及演示课件)。
上述“个人作业”完成的阶段性教学设计及“小组实训”完成的“说课稿和演示课件”,都是学习过程的阶段性成果,实际教学中,将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学生个人作品集”和“实训小组成果集”(包括展示录制的视频等)
3
? 卷面整洁、字迹清晰 ? 作答内容符合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 ? 教学设计环节完整
(2)终结性考评主要包括微课教学设计(教案、课件)及期末考试。
微课设计:任选初、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中某一“独立知识点”(可以选取小组实训展示的“知识点”,也可选择其他的),完成一个10分钟的教案设计(可能的话包括学案设计)及课件制作。
期末试卷考试:主要考查教学设计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试题类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题(或多项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或材料分析题、实践设计题等,考试时间为90分钟);着重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知识迁移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及独立完成教学设计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是,“微课设计”将在所属“学习共同体”内进行展示,采取学生自评、互评为主,同时邀请校内外教师、教研员参加(但不参与评分);每组推荐1-2名设计优秀的,本着自愿的原则参加班级组织的“微课”展示。
(3)综合性考评项目:最终构成学生考评成绩的有五个部分:过程性考评记录、“个人作业”的“专项设计教案”、小组实训展示的“说课稿和演示课件”、“微课设计”(教案、课件)及“期末考试成绩”。
四、考评实施流程
考评贯穿课程学习的整个过程,具体见下图: 过程性考评 提交作业 、 教师 点评环节 、 课上 反馈 、 再设 计 作品 个人作业 课上参与 小组实训展示 实践体验 教学目标设计 过教学媒体、方法设计程记教学过程设计 录 说“目标设计” 、 互动交流 、 反思 提高 、 再设计 作品 说“媒体、方法设计”环节 说“过程设计” 说课设计 说课 专项设计教案 综合考评 说课稿+演示课件 微课设计 终结性考评 期末考试 4
“小组实训展示”历程见下图: 第一周 第二周 确定课题及制定规划 第三周 明确分工并实施设计 第四至六周 合作完成设计与报告 第七至八周 班内展示 上传作品集 成立课题学习共同体 六、考评结果及等级 依据上述过程性考评及终结性考评五个项目,评定考试成绩,依据成绩评定出优秀、良好、合格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与不合格四个等级。 附录:
终结性考评的重点知识:
(一)地理教学设计概述 ? 地理教学设计的含义与功能 ? 地理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 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地理教学设计的模式与程序 (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 ? 地理教学目标的编制程序如何? ? 如何正确表述地理教学目标? ? 地理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细化 ? 地理教学三维目标设计的融合 ? 地理教学目标设计的发展趋势 (三)地理教学内容的设计 ? 地理教学内容选择的依据
? 基于不同版本地理教材内容整合的设计 ? 教师对地理教学内容的提升 ? “细化理论”与地理教学内容的组织 ? 地理教学内容中的学科思想方法的挖掘 (四)地理教学方法设计 ? 地理教学方法的运用现状 ? 课标对地理教学方法的要求 ? 基于课标和内容的地理教学方法选择 ? 基于教师的地理教学方法选择 ? 基于学生的地理教学方法选择 (五)地理教学媒体的设计
? 地理教学媒体设计的程序与基本要求 ? 地理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整合 ? GIS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