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填料质量 B 换填的范围、深度、 基底地质条件 C 换填施工顶面高程及横坡 D 换填基底承载力(承载力有要求时) E 换填分层压实质量
12.客货共线铁路、城际铁路有砟轨道200km/h以下的路基填筑,化学改良土填料应检测( AE )。(TB10414-2018 P61)
A 压实系数K B 地基系数K30 C 孔隙率n D 动态变形模量Evd E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13.客货共线铁路、城际铁路有砟轨道200km/h以下采用掺水泥级配碎石混合料填筑的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填层应检测的项目有( AC )。(TB10414-2018 P59)
A 压实系数K B 地基系数K30 C 孔隙率n D 动态变形模量Evd E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14.下列哪些项目中属于土钉墙质量验收的主控项目有( BC )(TB10414-2018 P107/108) A 土钉孔孔位、孔深、间距 B 土钉孔的布置形式 C 土钉墙所用的工程材料质量 D 挂网与土钉的连接 E 挂网钢筋间距
15.以下哪些资料为单位工程质量控制资料( ABD )(TB10414-2018 P215)
A 施工记录 B 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洽商记录 C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 D 路基检测、试验报告 E 施工作业指导书
三、填空题(共20题,每空0.5分)
1.路基施工前,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特点制定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方案,并由监理单位审批,建设单位备案。(TB10414-2018 P8)
2.路基换填施工前应对换填的范围和深度进行核对,若发现不符时应及时向设计、监理单位反馈。换填基底有承载力要求时,其承载力应符合要求。检验数量:区间正线路基沿线路纵向连续长度每100m、站场路基每10000m2,施工单位抽样3个点,其中线路中间1点,两侧距换填边缘2m处各1点,监理单位平行检验1点。(TB10414-2018 P27)
3.砂(碎石)桩、挤密桩、搅拌桩、旋喷桩、素混凝土桩、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前应依据地质条件和设备组合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进行成桩工艺性试验(不少于3根),并进行单桩承载力试验。在确保桩合格的前提下,确定主要工艺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TB10414-2018 P37)
4.素混凝土桩包括CFG桩、螺杆(纹)桩。素混凝土桩成桩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桩底达到设计要
第 5 页 共 8 页
求的地层(标高),采用终孔标高、电流值进行成桩深度控制。桩头截除应采用截桩专用设备,不得影响桩的完整性。(TB10414-2018 P45)
5、复合土工膜铺设后,严禁直接碾压,严禁运输、碾压机械直接在复合土工膜上行走。应及时填土(砂)覆盖,待上覆土后采用轻型碾压机械压实,只有当上覆土厚度大于0.6m后,方能采用重型压实机械压实。(TB10414-2018 P53)
6.路基填筑施工前,应根据地形条件和设备组合选取代表性地段进行填筑压实工艺性试验,确定松铺厚度、碾压遍数、最优含水率等主要施工参数,并报监理单位确认。(TB10414-2018 P58)
7.基床以下路堤碾压时,各区段交接处应互相重叠压实,纵向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m,纵向行与行之间的轮迹重叠不小于40cm,上下两层填筑接头应错开不小于3.0m。(TB10414-2018 P58)
8.化学改良土路基填料不应含有灰团,粒径大于15mm的土块含量不应大于15%,且最大颗粒径应不大于30mm。压实后应色泽一致,无灰条和花面。(TB10414-2018 P61)
9.碎石垫层应采用未风化的碎(卵)石或砾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50 mm,0.075mm以下颗粒含量不得大于10%,且不得含草根、垃圾等有机杂质。(TB10414-2018 P20)
10.路基边坡超填部分应按路基的设计宽度、边坡坡率完全刷坡,坡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偏陡量不应大于设计值得3%。(TB10414-2018 P66)
11.桥台后基坑采用级配碎石或灰土回填时,应分层回填,并用小型振动机械压实,其压实质量应满足Evd≥30MPa。(TB10414-2018 P67)
12.过渡段路基填筑: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或在台后2m范围内、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应采用小型振动压实设备进行压实。横向结构物两侧的过渡段填筑必须对称同步填筑,并与相邻路堤同时施工。(TB10414-2018 P68)
13.预应力锚索张拉实际伸长值与计算伸长值之差,不应大于计算伸长值的±6%;锚索张拉时,滑(断)丝总数不应超过钢丝总数的5‰,且1束内滑(断)丝不超过1根。(TB10414-2018 P114)
14.预应力锚索注浆体强度等级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单位每30孔取1组试件(6块);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20%见证检验。(TB10414-2018 P113)
15.桩板式挡土墙预制挡土板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运输、吊装;墙后填土应在锚固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施工。(TB10414-2018 P116)
16.骨架护坡护坡骨架、锚杆框架梁应与坡面密贴顺接,无空洞;沿线路纵向每500m护坡面,施
第 6 页 共 8 页
工单位抽验3处,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全部见证检验。(TB10414-2018 P126/132)
17.路基填筑的上下相接的填筑层使用不同种类及颗粒条件的填料时,其粒径应满足D15<4d85的要求。下部为化学改良土时,可不受此项规定限制。(D15-较粗一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15%;d85-较细一层土的颗粒粒径,小于该粒径的土重占总土重的85%)(TB10414-2018 58)
18.同一厂家、品种、批号的管类排水材料及止水带每5000m为一批,施工单位每批抽样检验1次,监理单位按施工单位检验数量的100%见证检验。
19.地基处理分部工程中,原地面处理、换填、碎石垫层、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单线连续长度每600m划分一个检验批;粉体搅拌桩、浆体搅拌桩、旋喷桩、素混凝土桩每1000根划分为一个检验批。站场路基分部工程路基填筑分项工程按正线区域每5000㎡、正线区域每1×10㎡划分一个检验批;桩板式挡土墙成孔、钢筋、混凝土按每10根桩、墙后填筑按长度每50m每个施工段划分一个检验批。
20.影像资料拍摄要求:数码照片应真实、清晰、完整,照片格式为JPG,2M/张~5M/张。视频采用AVI、MP4、MOV等格式存储、分辨率不小于1080×720,单个视频文件小于100M。视频时长1min以内。
4
四、简答题(共2题 共30分)
1.根据《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4-2018要求填写下列表格。(10分)
基床表层以下过渡段两侧及锥体填筑压实标准(TB10414-2018 P70)
压实标准 填料 压实系数K 地基系数 K30(MPa/m) ≥130 ≥100 - 7d饱和无侧限抗压强度 - - 动态变形模量Evd(MPa) - - - 铁路等级及设计速度 客货共线铁路、城际铁路200km/h以下 砾石类、碎石类 A、B组 砂类土(粉砂除外) ≥0.93 ≥0.93 ≥0.93 化学改良土 ≥350(550) 2. 路基填筑工艺性试验应符合哪些规定,试验成果应包括哪些内容。(20分)(Q/CR 9651-2017 P59/60)
第 7 页 共 8 页
(本页无内容 可接上页作答) 答:(一)应符合以下规定:
1.试验段长度不宜小于100m,各种型式的过渡段应分别进行填筑工艺试验。
2.普通填料的碎石类、砾石类土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40cm(基床以下)或35cm(基床),砂类土和改良细粒土填料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分层填筑的最小分层厚度不应小于10cm;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填筑压实厚度不宜大于30cm,最小填筑压实厚度不应小于15cm;过渡段采用小型机械压实部位的填料和级配碎石每层的最大压实厚度不宜大于15cm。
3.普通填料填筑工艺试验宜选用重型压路机,通过试验确定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松铺厚度和相应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和施工组织方式。
4.改良土填筑工艺试验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改良土的含水率应控制在最优含水率士2%范围内,通过试验确定改良土填料的松铺厚度、相应的碾压遍数及填筑施工的延迟时间、机械配套方 案和施工组织方式。
5.级配碎石填筑工艺试验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过渡段距离结构物2m以内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压实,通过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松铺厚度和相应碾压遍数、机械配套方案和施工组织方式,掺水泥级配碎石应确定合理的填筑施工延迟时间。
(二)包括下列内容: 1.机械设备组合
2.压路机碾压行走速度、碾压方式、碾压遍数 3.填料的施工含水率控制范围 4.适宜的松铺厚度 5.改良土外掺料掺入比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