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列举中国境内远古文化遗存知道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其地域特征。能试着描 , 述早期中华文明人们的生产生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图文资料,说明中华文明起源地,描述自然环境特征。先独立思考后
小组合作的方法来探讨中华文明所具有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中华文明的探究,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至今。
2 学情分析
1、从学习心理分析:好奇性强,对未知事物探究心理强;好动,注意力专注度差,易分散;
应多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开展教学。
2、从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历史的了解更多的来自传说、故事、影视等,相关的知识储备
较少,需教师补充教学资源,并注意引导。
3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作用。
难点:为什么出现文明,并感悟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延绵至今。
教学活动
活动 1【导入】中华文明探源
观看视频《中华印象》
师:如何要你以一个词来形容你对中华文明的印象,你会选择哪些词?
生:神秘、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师:你们知道,中华文明的源头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堂。
活动 2【活动】追溯文明
1、将图 8-32 至图 8-41 的 10 件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发掘地,在图 8-31《新石器时代重要遗址
分布图》中相应的地名,标出下划线。
思考 1:历史文物或遗迹的发掘地分布有什么特点?
思考 2:这一分布特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思考 3:黄河、长江流域的早期农业生产模式分别是?
第 1 页
生活动(略)
活动 3
你获取的信
历史文物或遗迹
息
半坡遗址出土陶器上的陶文
你的结论 【 活
动】图 说文明
蛋壳黑陶杯、玉琮 平粮台遗址
舞蹈纹彩陶盆、牛河梁女神头 塑
龙图案
产生图腾崇拜(中华民族的图腾是 )
2、小组
合作探
究:选择下列一组历史文物或遗迹,记录从中获取的信息
并写出小组的发现或结论。
生探究交流(略)
活动 4【活动】文明探因
师问:中华文明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
生思考交流(略)
师小结:随着生产的进步,带来了社会的进步
(1)生产的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的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出现?
家庭
(2)公有制解体、私有制出现?财富和权力的不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国家
第 2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