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5:48: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考点一 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1.自然带的形成和特点 (1)成因

(2)特点:形成了具有一定宽度、呈带状分布的陆地自然带。 2.陆地自然带与气候带的对应关系

不同的气候对应不同的自然带类型,不同的自然带都有与之对应的气候类型。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为例):

3.主要陆地自然带

名称 分布地区 主要特点 典型类型 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森林自然带 湿润和半湿润地区 生产量最大 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和寒带冻原带 草原自然带 荒漠自然带

考点二 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反思归纳 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 1.水平地域分异规律

地域分异规律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地带性)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度地带性) 半湿润、半干旱的内陆地区 干旱地区 以草本植物为主 热带草原自然带、温带草原自然带 动植物的种类、数量很少,热带荒漠自然带、温带荒生态系统脆弱 漠自然带 .

.

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定义 作有规律的更替;或者说每个地带与纬线大体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主导因素 影响因素 成因总结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热量(太阳辐射) 自然带沿着经度变化的方向作有规律的更替,并大致与经线平行地伸展成条带状 水分(海陆位置)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水分条件沿经度变化的方向即以热量为基础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低纬度和高纬度地区 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中纬度地区 分布特征 典型地区 典型景观变化例证 2.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1)影响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复杂程度的因素

①山体所在纬度——相同高度的山体,纬度越低,自然带谱越复杂。 ②山体海拔——纬度相当的山体,海拔越高,自然带谱越复杂。 ③山顶、山麓之间相对高度——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2)自然带垂直分布特点

地表景观随高度发生有规律的更替,水热状况差异是基础,如下图所示:

①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的自然带基本上与当地水平自然带相一致。

③山地自然带的发育程度往往与该山体所在纬度和海拔高度有关,通常是纬度越低、山体海

.

.

拔越高,自然带越丰富。

④同一自然带:阳坡分布海拔高于阴坡;随纬度的增加,其分布的海拔高度降低。 ⑤山地阳坡自然带数目多于阴坡自然带数目。 方法技巧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方法

水平地域分异规律主要包括由赤道到两极(纬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和从沿海向内陆(经度地带性)的地域分异规律。

(1)在分析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2)在分析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时可按以下思路进行:

题组三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

(2015·山东文综)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北坡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随海拔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山地可能是( ) A.秦岭 C.昆仑山

B.南岭 D.喜马拉雅山

4.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的类型组合存在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C.海拔

.

B.水分 D.热量

.

答案 3.C 4.B

解析 第3题,山麓自然带可以反映该山所在的大致纬度和当地的水平自然带。由图可知该山脉北坡山麓自然带为温带荒漠带,即可选出正确选项C;秦岭北坡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南岭北坡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喜马拉雅山北坡为青藏高原,不可能有温带荒漠分布,所以,A、B、D都错。第4题,该区域为昆仑山北坡,处于背阴坡,光照和热量不足,所以对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影响小,故A、D错误;在甲地有森林的分布,而乙、丙没有森林的分布;甲地冰原带分布的海拔低,由此说明影响三地自然带差异的主导因素为水分条件,B正确;海拔高度主要通过影响热量条件而影响垂直自然带分布,故C错误。 (2012·北京文综)下图为“某山地的垂直带谱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所示山地( )

A.各自然带的界线随季节变化而移动 B.北坡热量条件差,林带上界比南坡低 C.南坡冰雪带下界因降水量大而较低 D.南北坡山麓水平距离造成基带差异大 6.该山地位于( ) A.喜马拉雅山脉 C.祁连山脉 答案 5.C 6.A

解析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认真读图,明确山地垂直带谱的分布规律和影响因素。第5题,图中信息显示该山地是东西走向,南坡带谱复杂,大部分自然带在南坡的分布海拔低于北坡,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判断该山位于青藏高原边缘,南坡是西南季风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南北坡基带差异大是北坡基带海拔高导致的。第6题,天山、祁连山和昆仑山的南坡基带都不可能是雨林季雨林带。

B.天山山脉 D.昆仑山脉

.

.

(1)通过带谱的基带名称确定所在的温度带

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 (2)通过带谱的数量判断纬度的高低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 (3)利用自然带判断南北半球

通过自然带的数量,判断阳坡和阴坡,进而判断南北半球。北半球的山体,因全年大部分时间正午太阳在南方,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度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如下图所示:

(4)根据雪线的高低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雪线高的为背风坡,雪线低的为迎风坡(山地迎风坡降水丰富,冰雪量大,融化慢,因此雪线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冰雪量小,融化快,因此雪线高)。 (5)可根据不同山坡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坡坡向

①东西走向的山——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阳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阴坡。(如喜马拉雅山)

②南北走向的山(温带地区)——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海拔分布低的为迎风坡(如太行山:迎风坡降水多,但气温稍低,在背风坡相同的海拔处,其降水量比迎风坡少,但气温偏高。因此背风坡同迎风坡降水量和气温大体相同的地方,其海拔要高于迎风坡,故背风坡的自然带分布海拔要比迎风坡的高)。如下图所示:

.

搜索更多关于: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的文档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lmv9ca240mq5e7eayt5nd0e7n2rf017a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