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学科导学案
课题:第1章 第1节 形形色色的生物
学习目标:1.描述生物多样性,认识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遗传
多样性的内在联系。
2.区别生物与非生物、举例说明生命的基本特征。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生物的家族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______。生物圈是地球上的_________和________的总称。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生物的多样性包括 、 、 。 ①在生物中,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动物、植物、真菌)。
②遗传多样性也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决定了物种多样性。 ③________和________相互_______,相互________共同构成生态系统。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一个池塘________ (是,不是)生态系统,一个羊群________生态系统。 4.生物的特征体现在 等方面。
① 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含羞草手摸后下垂、吃话梅分泌唾液、一滴糖
水招来许多蚂蚁、飞蛾扑火、植物的根向地向水生长都是生物的_________特征。
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与种子横放和竖放无关。牵牛花
清晨开放,夜晚关闭,这都说明生物体具有 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②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
③ 蜻蜒点水、鸟类筑巢、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园丁鸟用鲜花构筑自己的庭院都属于生物具有____________特征。 ④ 生物最基本的特特征是____________。 原始生命必须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 【合作探究】
5.生物多样性的实质是___________的多样性。
【课堂检测】
1.生物界中动物的种类_______(多于,少于)植物的种类。生物界中种类最多的是____________。
2.生物的基本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
3.土壤中的种子萌发后,根总是向下生长,与种子横放和竖放无关。这说明生物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力。 4. ___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第 1 页 共 47 页
5.生物圈是地球上的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的总称。生物圈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生物多样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决定了物种也有多样性。
7.向日葵的花盘随太阳转动、含羞草手摸后下垂都是生物的_________特征。 8.20世纪40年代刚用青霉素时,对严重感染的人每天只要注射10万单位,而现在成年人每天要注射数千万单位甚至2亿单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致病菌的______性。
9.原始生命必须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蜻蜒点水、鸟类筑巢、孔雀开屏、丹顶鹤跳舞都属于生物的________特征。 【学习反思】
第 2 页 共 47 页
课题:第1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2.说明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
1.生物的_______统称环境。生既能_______环境,又能_____________环境。 2.环境中影响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 3.生态因素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非生物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因素。 5.“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所说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 6.“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____作用降低了树下的____。
7.影响“柑橘主产于南方,苹果主产于北方”的非生物因素主要是_______。 8.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等。 9.生物因素主要指______________之间的相互影响。 10.生物的生活都受_______因素和_______因素的影响。
11.在_______和_______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_______的适应。例如:竹节虫的拟态、壁虎和北极熊的保护色、毒箭蛙 胡蜂和夹竹桃的警戒色都说明了生物_______环境。
12.草坪和灌木丛对环境都有________和_______的作用。
13.动物冬眠、植物秋天落叶而松树郁郁葱葱、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北极狐的耳廓小这都是__________的结果。 【合作探究】
14.影响玉米生活的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阳光、空气、水分、生物因素、昆虫、鸟类、肥份、人类、非生物因素) 【课堂检测】
1.影响玉米生活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
2.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影响藻类这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3.高山上,从山脚到半山腰再到山顶依次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影响这种分布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__。
4.我国从东到西,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起主要作用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5.大树底下好乘凉是因为_______________。草坪和灌木丛对环境都有______________作用。影响柑桔主产于南方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 6.生物能够_____环境,也能_____和_____环境。竹节虫是(保护色、拟态、警戒色,下同),壁虎和北极熊是_____,箭蛙胡蜂和夹竹桃是_____。
7.动物冬眠、植物秋天落叶而松树郁郁葱葱、仙人掌叶退化成刺、北极狐的耳廓小这都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第 3 页 共 47 页
8.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像,这属于 A.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10.研究“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的实验中,科学家提出:响尾蛇是根据自己毒液的气味来追寻受伤的猎物的。这应属于实验研究的哪一个步骤
A.发现并提出问题 析实验现象 【学习反思】
B.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第 4 页 共 47 页
C.作出假设 D.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