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思虑伤动血气,喘嗽中满,脾肾气弱,五心烦闷,并皆治之。此药性温不热,平补有效,养气育神,醒脾止渴,顺正辟邪,温暖脾肾,其效不可具述。”
关于这个十全大补,清代的张秉成在《成方便读》一书中,论述得比较清楚,他说:“八珍并补气血之功,固无论矣。而又加黄芪助正气以益卫,肉桂温血脉而和营,且各药得温养之力,则补性愈足,见效愈多。非惟阳虚可温,即阴虚者亦可温,以无阳则阴无以生,故一切有形之物,皆属于阴,莫不生于春夏而杀于秋冬也。凡遇人之真阴亏损,欲成痨瘵等证,总宜以甘温之品收效。或虚之甚者,即炮姜、肉桂,亦可加于大队补药之中,自有神效。若仅以苦寒柔静,一切滋润之药,久久服之,不特阴不能生,而阳和生气,日渐丧亡,不至阳气同归于尽不止耳。每记为人治阴虚内热一证,屡用甘寒润静之剂,而热仍不退,于原方中加入炮姜五分,其热顿退,神乎其神,因录之以助学者之参悟。” 在这个论述里面,他讲了自己的体会,为何方子里面会加黄芪和肉桂,尤其是这个肉桂,为何要加?他的体会是,甚至在阴虚的情况下,都要考虑,不能一味滋阴,要考虑保护生机,如果滋阴太过,一派萧杀之象,如何保存生机,因此,此时如果能稍微加上一点温热的药物,则往往效果更佳。这是经验之谈,启人深思。
中医认为,气和血是人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果一个人的先天体质虚弱,或因为后天劳累过度,或病后调养不当,或失血过多等,均可导致气血两虚,引发各类疾病。此时,会出现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食欲差,精神不振,多汗且活动后加重,甚至心慌气短等表现,此
时的舌像,会在舌的两边,出现明显的齿痕,舌苔薄白,舌质的颜色会变得淡白,而不是鲜红的。如果出现这些情况,可以用此方。十全大补汤能温补气血,从根本上改善上述症状。
这样的情况,我见过很多,现在很多白领疲于奔命,身体的气血状态非常不好,我是一个非常反对滥补的人,但是,现在我却会越来越多地推荐这个十全大补丸了,为什么呢?因为眼瞧着这些白领,一个个正气不足,此时,如果不能扶助正气,则一定会出问题的。
而很多朋友,在服用了我推荐的十全大补丸之后,向我反馈感觉精力充沛多了,身体的状态也好多了。
那么,什么情况不能服用此方呢?首先是阴虚的情况不可以用,比如舌质很红,舌苔薄或者无苔,脉搏非常快的。这种情况不能服用。或者有实热,比如外来的热邪炽盛,舌苔黄厚,舌质红的,不能服用的。另外,滋补也必须掌握尺度,不可一味蛮补,这个方子,一吃很久的做法也不可取,需要请医生随时帮助分析是否可以继续吃才好。 另外,孕妇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使用,不要自己轻易用药。
这个方子,我们现在可以在各个药店,都能买到这个中成药,比如同仁堂的十全大补丸,直接温水冲服即可了,但是,这个方子服用的时候,还有一点可以参考的秘诀,在宋代的时候,是把药物研成粉末,用水一盏,生姜三片,枣子二个,同煎至七分,不拘时候温服的,所以,如果现在您觉得自己比较怕冷,阳气不足的,也可以用三片生姜,和几个大枣,熬水,用这个水冲服,效果会更好的。
另外,这个方子也可以做食疗的配药,比如,我们可以在炖鸡的时候,把药丸加进入,可以加一天的服用量,然后煲汤,此时,药物与鸡肉相和,然后可以喝这个鸡汤,这个食疗方,对手术后的患者,具有恢复气血的作用,这是中医传统的食疗方法,各位可以参用。
这个中成药,各个药店都有,我觉得大家因为不了解,所以一方面,很多朋友处于气血不足,身体严重虚弱的疲劳状态,还在坚持工作,引起身体各种失调;另一方面,这个宋代的方子,躺在药店里面睡大觉,人们对它毫不了解,这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我们的祖先,已经给我们想出了调理的方法了,我们为何不用呢?我们气息充沛,再去精神抖擞地工作,那该多么好啊。
这让我想起,宋代的这本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里面的“惠民”两个字,选用的是多么的好啊。中医可以惠民,可以惠及苍生。 这篇文章,希望各位对此方能有所了解,以后我会介绍更多的中成药的,以便各位在需要时,可以不至于困惑,可以有所选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