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不同的认识
B、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与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往往是人们对同一事物做出消极的看法与积极的看法的认识根源
C、不可能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现实
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就能获得成功
参考答案:1、ABCD 2、AB 选择题属客观性试题,答案比较确定。选择题的实质是判断题。因为在读懂题目内容和要求的前提下,对选项的判断是否得当,是选择是否合理的关键。选择题的内容倾向绝大多数是正面题,题干的观点和所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命题。
(三)分析题
13
分析题是考查考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联系具体情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类题型的分值最高,难度也比较大,可以考查出考生在基本理论、生活实践、知识积累、思维水平、文字表述等方面的综合素质。该题型大约有50分,哲学可能有1道题(第34题),约占10分。
分析题在以往论述题和材料题合并的基础上,吸纳了辩析题的成分,因此具有综合分析的要求。分析题选用的材料,既可以是围绕某一主题设置的一组材料(这种情况最常见),也可以是蕴涵深刻哲理的某一段文字,或者某些似是而非的语句。对于前者,考生需要读懂材料,按照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在答题中进行必要的分析;对于后者,要以自己所学的知识为底蕴,结合文字材料作适当引伸,分析基本
14
的要旨;如果遇到某个模棱两可的说法,就要进行辨别和梳理,运用相关的哲学原理加以理解。
分析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减轻了考生死记硬背的负担,提高了内容理解和实际运用的要求,它最适合于哲学这门理论抽象度最高、实践应用性最广的课程。
分析题属主观性试题,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考生只要在题目规定的基本框架内,围绕主题,言之有理,就可以得到较高的分数。 做分析题一定要遵循会答者,要答得简洁明了,不会答者要把相关内容写上去,答得多一些,也可得到一定分数。例如:
阅读下列材料:《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则故事:某人在河里淹死了,尸体为他人所捞。尸者家属欲赎回这具尸体,但得尸者要价很
15
高。于是,赎尸者求告于邓析。邓析安慰道:“莫急。尸体会腐烂,对方正急于出卖。而且只会卖给你,不会卖给别人。”得尸者听说这件事后,也求告于邓析。邓析安慰道:“莫急。尸体会腐烂,对方正急于赎买。而且只能到你这里买,不会改从他处买。”赎尸者与得尸者的利益是相反的,邓析同时以“莫急”满足了双方的需求,后人多认为这是一种诡辩。然而也有人认为,邓析的解说内含着矛盾同一性的辩证法的道理。 请回答:
(1)你是否认为邓析的解说含有矛盾同一性的原理?为什么?
(2)如果你认为邓析的解说属于诡辩,试分析诡辩之所在。如果你认为邓析的解说含有矛盾同一性的原理,试运用这一原理分析在世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