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华中师大附中2020届高三教学质量联合测评
理科综合生物试题
本试题卷共14页,3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支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Li 3 B11 C 12 N 14 O16 Na 23 P 31 Fe 56 Pt 207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及其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变性的蛋白质、DNA在环境条件改变时活性都不能恢复 B.人体不同细胞内的DNA和RNA都是相同的
C.神经元兴奋前后细胞内的Na+浓度都低于组织液的Na+浓度 D.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2.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可以达成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A 实验操作 用苏丹Ⅲ染色后,再用酒精洗去浮色
实验目的 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
B C D 用15N、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蛋白质和DNA 用酸性染料使染色体着色 选取多个患者家系进行统计、计算 探究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调查某遗传病的发病率 -13.将洋葱鳞茎从土壤中拔出,立即取其鳞片叶表皮置于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待细胞形态不再发生变化,将该表皮从蔗糖溶液中取出并置于清水中,当细胞形态再次不发生变化时,则 A.细胞中的含水量与实验开始时相等 B.细胞液中蔗糖浓度较实验开始时高
C.细胞壁对原生质层的“挤压”达到最大程度 D.细胞液渗透压消失,细胞不再吸水
4.如图是某个体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中有一条染色体发生了变异(图中字母表示基因,竖线标明相应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已知该个体能够正常产生后代,则该个体 A.遗传物质没有改变,表现型正常 B.发生了倒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C.发生了基因突变,属于隐性突变 D.其后代体细胞也一定有异常染色体
5.某观赏植物花色有紫色和白色两种表现型,由四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D/d,E/e,F/f和G/g)控制,四对基因中只要有一对隐性纯合即表现为白花,含有d基因的花粉有20%不具受精能力。用基因型为DDEEFFGG的植株做母本,与基因型为ddeeffGG的父本植株杂交,F1自花传粉,理论上F2中白花植株所占比例为 A.7/16
B.9/16
C.27/64
D.37/64
6.研究人员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3)对野牛草种子进行浸种处理,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均设置3个重复组。待种子萌发后对幼苗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情况进行测定,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应以蒸馏水浸种处理作为对照组,以3个的平均值作为测定值
B.在野牛草幼苗的生长过程中,IAA和GA3接参与细胞代谢
C.GA3主要促进幼苗茎的生长,IAA主要促根的生长
D.实验结果表明IAA、GA3对野牛草幼苗的
重复组
均不直
进幼苗
生长调
控均具有两重性
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
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129分。 29.(10分)
某突变体水稻叶绿素含量不足其野生型的一半,呼吸作用强度与野生型相同。在饱和光照条件(1000 μmol·m·sl)下分别测得无氮、中氮、高氮施肥时突变体水稻的光合作用强度,比相同条件下野生型水稻分别高出4%、20%与39%。为探究其生理学机制,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两种水稻在不同氮肥水平下的气孔导度、叶肉细胞胞间CO2浓度,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2
-
(1)在中氮与高氮条件下,突变体水稻气孔导度均显著高于野生型,但胞间CO2浓度与
野生型并无显著差异,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是 。
(2)突变体水稻在弱光下光合作用速率低于野生型水稻,与其 有关。当突变体水稻处于饱和光照条件时,三个不同氮肥水平下光合作用速率都比相同条件下的野生型水稻的光合作用速率有显著提高表明在饱和光照条件下野生型水稻叶绿素含量存在_______(填“冗余”或“不足”)现象;从氮元素的利用来看,突变体水稻通过 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
30.(11分)
请分析下面三则资料,回答有关血糖调节的问题。
资料一 胰腺(外分泌部分)是重要的消化腺,其分泌物——胰液中含有淀粉酶、麦芽糖酶、蛋白酶、脂肪 酶等多种消化酶。胰液通过胰总管排入小肠肠腔发挥消化作用。在胰腺中还散布着上百万个胰岛,这些胰岛占据整个胰腺体积的2%,被称为胰腺的内分泌部分。
资料二 摘除胰腺的狗会罹患糖尿病。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会导致胰腺萎缩,胰岛无
变化,狗不患糖尿病。
资料三 有人试图通过摘除狗的整个胰腺,从研碎后的胰腺组织中按照科学、规范的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胰岛素,但都以失败告终。
(1)在正常狗体内,胰岛素由 细胞合成。摘除胰腺的狗会患糖尿病,原因是胰岛素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可促进组织细胞 。患糖尿病的狗其肾小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 。结扎胰腺通向小肠的胰总管,狗却不患糖尿病,原因是 。 (2)按照资料三中的方法,研究人员不能提取到胰岛素的原因是 。 根据题目所提供的资料,你给出的实验改进方法是 。
31.(8分)
生态系统中各成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它们相互作用,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之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某大片山坡上的农田在闲置多年以后,逐渐被杂草、灌木最后被乔木所覆盖,这一过程在生态学上称为 。乔木最终能够取代灌木的优势地位,与其在竞争 方面比灌木能力更强密不可分。
(2)山林中,由于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狼的数量一般比羊少得多。狼和羊在数量上具有 (填“前者制约后者”、“后者制约前者”或“相互制约”)的关系。狼的捕食可造成羊个体的伤害、死 亡,但客观上起到促进羊种群发展的作用。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其原因: 。
(3)当森林遭遇持续干旱时,树木可通过扩展根系在土壤中的分布空间以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体现了生态系统自身具有一定的 稳定性。
32.(10分)
野生型果蝇为灰体,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了一只黄体雄蝇突变体,已确定该相对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研究人员利用该黄体雄蝇与野生型雌蝇杂交,F1雌蝇和雄蝇均表现为灰体。F1雌、雄蝇杂交,F2雌蝇全部表现为灰体,雄蝇一半表现为灰体另一半表现为黄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果蝇的体色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果蝇体色基因B与b功能不同,是由两者在结构上存在着 的差异决定的。
(2)根据杂交结果可以排除基因B、b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是 。 (3)为确定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请你利用已有的
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组合方案,并预期结果,形成实验结论。
杂交组合方案:
结果预期与结论: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纤维素是地球上最丰富的可再生碳源物质之一,科学合理地利用纤维素有助于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从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中取样,将土壤滤液加入含有纤维素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选择培养,选择培养的目的是 。如果将选择培养后的液体培养基离心,人们 (填“能”或“不能”)从上清液中获得纤维素酶。
(2)将纤维素酶粗提取液装入透析袋中,置于pH适宜的磷酸缓冲液中进行透析处理,可除去其中 的杂质。为进一步纯化分离纤维素酶,可将样品加入 中进行洗脱、收集。
(3)为使纤维素酶能够重复使用,可将冷却后的海藻酸钠溶液与纤维素酶液进行混合,通过注射器滴入CaCl2溶液中。这种酶固定方法称为 。
(4)研究人员测定了不同温度对固定化酶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在温度为30℃~80℃的变化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固定化酶和游离酶的酶活力均呈现出 的变化趋势。该趋势是由以下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反应体系温度升高时,底物和酶分子动能增大,使反应速率 ;温度可改变酶的 ,其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甚至失活。除此之外,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