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建安风骨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2:53:1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建安文学是一曹氏父子为核心,“建安七子”为羽翼,掀起的文学高潮。他们的创作反映了动乱的时代,有积极进取精神和创造力,被后人称为“建安风力”或“汉魏风骨”,成为后世对淫靡柔弱诗风的一面旗帜

正始文学是魏后期的文学,其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阮籍和嵇康,他们与司马氏的残暴统治相对抗,崇尚自然,反对名教,作品揭露了礼教的虚伪,表现了政治重压下的苦闷与抗议。“竹林七贤”

魏晋之际文学的代表作家是“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

太康文坛:西晋武帝太康前后文坛的代表作家有三张——张载与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潘尼;一左(左思)。其中左思的《咏史》诗,抗议门阀制度,抒发寒士的不平,是当时的代表作。

西晋末年,在士族清谈玄理的风气下,产生了玄言诗,东晋玄佛合流,以许询、孙绰为代表的玄言诗垄断了文坛。

山水田园诗:刘宋初期,由于江南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开发,文人的生活环境、生活方式的该百年,玄学、佛学对文人思想行为的影响,山水田园诗继玄言诗而兴起。 谢灵运是第一个大力写作山水诗的人。

晋宋末年陶渊明的田园诗创作对后世影响极大。

齐梁时期,诗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于声韵学的发展,周顒发现了汉语的四声,沈约把四声运用到了诗歌的声律上,提出了“四声八病”创造了“永明体”,为律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其中谢朓的成就最高。

建安文学产生的背景

风骨:指作品内在的生气和感染力以及语言表达上的简洁刚健的特征。 在诗风上慷慨悲壮是建安文学的特征。

建安文学鲜明的时代精神,真挚强烈的情感,刚健有力的文笔,被后人称为“建安风力”和“汉魏风骨”。

建安文学以曹氏父子为中心,七子(孔融、王粲、陈琳、徐幹、阮瑀、应瑒、刘桢)

曹操的诗文能突破前人的思想传统,放言无忌,形式自由随便,具有清峻通侻的特点。他的诗兼有四言、五言和杂言,全用乐府古题,抒写全新的内心感受。“借古题写时事,始于曹公”(《古诗源》)。曹诗的优秀作品多含有深刻的哲理,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曹操的四言诗苍劲有力,慷慨苍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的境界,更非汉人可比。 曹操的五言诗,大都感于时事而作,具有“诗史”的作用。

曹操的散文能突破前人的窠臼,针对现实问题发表议论,注重实际功用,畅所欲言。 (二)曹操诗歌的艺术成就

? 在艺术形式上,曹诗多采用五言、四言。四言诗是汉魏四言诗之典范,标志四言诗

在《诗经》后的又一高度。

? 在语言应用上,曹诗质朴自然,又遒劲有力。

?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沉郁雄健为其特色。

?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曹丕《燕歌行》书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开千古妙境”。颇得《古诗十九首》风致,是我国诗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 五言诗在曹植的手中完成了乐府民歌向文人诗的转变。

? 1、曹植的生活和创作以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 曹植前期的作品多书写个人的志趣与抱负,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

漫的情调,对前途充满信心。《白马歌》

? 曹植后期诗歌的内容、风格都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壮志难于舒展和理想得不到实

现的愤懑。《野田黄雀行》

? 还有一些诗用比性、象征的手法,借思妇、弃妇寄托君臣不偶、怀才不遇的内心痛

苦。

曹植诗的艺术风格

? (1)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曹植作品的总体风格。 ? (2)工于炼字、声韵和谐——曹植诗文的语言美

《世说新语》的编撰人刘义庆,主要是掇拾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人物的遗闻轶事,尤详于东晋。

《世说新语》的内容

? 1、《世说新语》的大部分篇幅是描写“魏晋风度”“名士风流”,我们从中可以清楚

地看到士族名士有意玩弄风度、风流自赏的情态。 ? 2、《世说新语》的一些记载还暴露了晋司马氏统治的黑暗统治。 ? 3、《世说新语》暴露了豪门士族穷奢极侈欲的生活。

? 4、此外,暴露士族阶级的凶残暴虐、贪婪悭吝等丑恶本性。 5、《世说新语》还记载和歌颂了一些好人好事

《世说新语》的艺术

? (1)《世说新语》用富有特征性的细节勾勒人物的性格和精神面貌。 ? (2)《世说新语》善于用对比的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

? (3)善于把记人和记事结合起来,是《世说新语》的重要特色。 ? (4)《世说新语》的语言精炼含蓄,隽永传神。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名潜,字渊明,有《陶渊明集》。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以辞彭泽令为界分为前期和后期. 前期尚积极谋仕,但也向往隐逸生活,追求精神自由。 后期走向归隐

陶渊明的反复出仕和反复归隐,其思想根源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特色

? 1、平淡自然。

? 2、陶诗虽平淡却不浅薄,诗人感到醇厚有味。苏轼说陶诗“似癯实腴” ? 3、陶诗还富有意境,在他的田园诗中表现得最突出。苏轼说:“观陶彭泽诗,初若

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奇趣。”

? 4、在诗歌的发展史上,陶渊明开创了新的审美领域和新的艺术境界。他以自己的

田园生活为内容和审美对象,为中国文学增添了一种新的题材,也为后人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

田园诗内容

? (1) 描绘了田园风光的无限美好和对纯朴田园生活的热爱。 ? 如《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 ) ? (2) 描写躬耕生活、闲居生活及与劳动人民的关系。

? 如《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和郭主簿》 ,《归园

田居》(野外罕人事),《移居》

? (3) 反映农村的凋敝景象和诗人自己的生活困顿。如《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归

园田居》(久去山泽游)《乞食》 ? (4) 表现诗人美好的社会理想。

? 如《桃花源诗》\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田园诗的艺术特色 平淡与醇美统一的风格

1.善以白描及写意手法勾勒景物、点染环境,把平淡无奇的田园生活写得充满诗情画意。 陶渊明的其他创作

2.浑融完整,意境高远,诗歌包含哲理,使情、景、理有机融合。 3.语言质朴自然,精炼传神.

? 1、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不多,但写的很好。他的散文朴素简洁,真实传神。《五柳

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园记》。 ? 2、《五柳先生传》是诗人的自撰的小传,二百字,写爱好、生活态度及理想性情等。 ? 3、《桃花园记》展现理想生活的图景。 ? 4、《归去来兮辞》表达了作者迷途知返的喜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感士不遇赋》

抒发了诗人对士不遇的感慨,也揭露了士不遇的原因。

搜索更多关于: 建安风骨 的文档
建安风骨.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5wrh0b7tb9x6b7430z0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