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1 元素及化合物性质
【母题来源1】2019年高考江苏卷
【母题题文】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Al2O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A.NH4HCO3受热易分解和用作化肥无关,可以用作化肥是因为含有氮元素; B.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硫酸具有酸性可以和金属氧化物反应,具有对应关系;
C.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与有色物质化合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不涉及氧化还原,故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
D.电解冶炼铝,只能说明熔融氧化铝能导电,是离子晶体,无法说明是否具有两性,和酸、碱都反应可以体现 Al2O3具有两性。故选B。 【母题来源2】2019年高考天津卷
【母题题文】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不合理的是 A.将废铁屑加入FeCl2溶液中,可用于除去工业废气中的Cl2 B.铝中添加适量锂,制得低密度、高强度的铝合金,可用于航空工业 C.盐碱地(含较多Na2CO3等)不利于作物生长,可施加熟石灰进行改良 D.无水CoCl2呈蓝色,吸水会变为粉红色,可用于判断变色硅胶是否吸水 【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铁和亚铁能将氯气还原为氯离子,从而除去工业废气中的氯气,故A不选; B、根据铝合金的性质,铝合金具有密度低、强度高,故可应用于航空航天等工业,故B不选;
C、Na2CO3+Ca(OH)2=CaCO3↓+2NaOH,产物仍然呈碱性,不能改变土壤的碱性,反而使土壤更板结,故
C选;
D、利用无水氯化钴和氯化钴晶体的颜色不同,故可根据颜色判断硅胶中是否能吸水,故D不选。
1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易错点C,除杂不只是将反应物反应掉,还要考虑产物在应用中是否符合要求,生成的NaOH仍然呈碱性,达不到降低碱度的目的。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考查考生对知识的夯实和运用的能力。
【命题方向】该题以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的形式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充分体现了金属元素化合物和非金属元素化合物考查的目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等,能更全面地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是答题的关键,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灵活运用。本题意在引导中学化学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结构——性质——用途”化学特征思维方式,而非零散化合物知识的记忆,关注元素化合物性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体现“让学生学习真实、有用的化学”的课程理念。该题型已连续考查多年,因此,2020高考仍会考查。
【得分要点】本题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用途,解题的关键是熟悉常见物质的重要性质,理解性质决定用途以及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化学学习中,要重视对物的的结构——性质——用途关系的理解,能将物质的宏观性质和用途与物质的微观结构建立联系,进而确定解决这类问题的方向。 1.抓住化学反应与反应条件的关系
多数化学反应需要一定条件,条件不同化学反应也不同。
(1)“催化剂”:无机化学反应需要的催化剂不同,但是根据“催化剂”这一条件,可将氯酸钾分解、双氧水分解、工业合成氨、SO2催化氧化、氨催化氧化联系起来,形成知识链。
(2)“通电”或“电解”:可以锁定在电解水、氯化钠、氯化镁、氯化铜、硫酸铜、硝酸盐等溶液,熔融氯化钠和氧化铝范围内。
(3)“高温”:常见的有碳酸钙分解、SiO2和C的置换反应、制造普通玻璃的反应、铝热反应等。 2.抓住特征颜色和特殊状态
(1)(淡)黄(棕)色固体:Na2O2、S、FeCl3;黑色固体:MnO2、C、CuO、FeO、Fe3O4;紫(黑)色固体:KMnO4、I2;红色固体:Cu;绿色固体:Cu2(OH)2CO3。
(2)有色气体:NO2(红棕色)、F2(浅黄绿色)、Cl2(黄绿色);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SO2、NH3、HX(X为F、Cl、Br、I);无色无味气体:H2、N2、O2、CO2、CO、CH4、NO。
(3)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Br2(非金属单质)、Hg(金属单质)、H2O、H2O2等。 (4)易升华的物质:I2。
2
+++-
(5)溶液中的有色离子:Cu2(蓝色)、Fe2(浅绿色)、Fe3(黄色)、MnO4[紫(红)色]。
(6)Br2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7)有色沉淀:①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等;②(淡)黄色沉淀:AgBr、AgI、S;③红褐色沉淀:Fe(OH)3;④蓝色沉淀:Cu(OH)2;⑤砖红色沉淀:Cu2O。 3.抓住特征反应现象
(1)燃烧: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大量黑烟),Al+O2,Mg+O2(耀眼白光,白色固体生成),金属焰色反应。
(2)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
(3)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NH3,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是Cl2、SO2等。 (4)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气体的是NO。
(5)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SCN-显红色。
(6)Fe2+遇OH-生成白色沉淀,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2+遇SCN-无明显现象,在通入Cl2后溶液显红色。
(7)与碱反应加热产生气体的溶液中一般含NH+4。
(8)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并产生气体的物质:Al、弱酸的铵盐(碳酸铵、硫化铵等)、弱酸的酸式铵盐(碳酸氢铵、硫氢化铵等)。
(9)燃烧能生成烟:Na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白烟,Fe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红棕色烟,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棕黄色烟。
1.【天津市河西区2019届高三一模】古代造纸工艺中常使用下列某种物质,该物质易导致纸纤维发生酸性水解,纸张因此变脆、易破损。则该物质是 A.明矾
B.草木灰
C.熟石灰
D.漂白粉
2.【安徽省蚌埠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质量监测】根据已学的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雷雨发庄稼”是自然固氮 B.Na2O2可用作潜水艇供氧剂
C.明矾是净水剂,可用于饮用水的杀菌消毒
D.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CaCO3
3
3.【江苏省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5月模拟】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氯气 B.晶体硅熔点高,可用于制作半导体材料 C.Na2CO3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油污
D.FeS固体呈黑色,可用于除去废水中Cu2+、Hg2+等重金属
4.【2019届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第一次考试】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自2018年7月开始,通过每月评选,向世界介绍118位优秀青年化学家,并形成一张“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其中,华东师范大学姜雪峰教授被IUPAC遴选为硫元素代言人,苏州大学刘庄教授被遴选为汞元素代言人,为中国青年化学家赢得了世界荣耀。下列有关硫、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S2与S8互为同位素
B.汞是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俗称水银 C.硫在自然界中只有化合态形式
D.加热条件下,硫粉与铜反应直接化合生成CuS
5.【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9届高三冲刺押题卷(二)】下列关于古籍中的记载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本草纲目》“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蒸馏
B.《吕氏春秋·别类编》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 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C.《本草经集注》中关于鉴别硝石(KNO3)和朴硝(Na2SO4)的记载:“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该方法应用了显色反应
D.《抱朴子·金丹篇》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成丹砂”,该过程发生了分解、化合、氧化还原反应
6.【陕西省西北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十二次适应性训练】A、B、C、D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四种物质,且A、B、C中含有同一种元素,其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B为一种两性氢氧化物,则D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 B.若A为固态非金属单质,D为O2,则A可以为单质硫 C.若A为强碱,D为CO2,则B的溶解度一定大于C的溶解度 D.若A为18电子气态氢化物,D为O2,则A只能是C2H6
7.【江苏省盐城市2019届高三第四次模拟】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