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1页
1.经历从直观图示中抽象出数量关系的过程,从不同情境中概括出共同的模型,初步感知归一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决方法;
2.通过形数结合的训练,提高学生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借助归一的实际应用,内化归一思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同时,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良好的态度。 一、引课
谈话:动物、图形会说话吗?
出示禁止吸烟的宣传图,问:它在说什么? 导入
二、初步感知数量关系
1.呈现一个长方形,表示28。 问:这幅图,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提出问题:黄色部分表示多少?
学生解答:28÷4=7,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列式依据:总数÷份数=每份数
2.呈现另一个图形:一个三角形表示90,整个图形表示多少? 学生解答:90×6=540,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列式依据:每份数×份数=总数
根据这个数量关系式,如果已知总数与每份数,怎样求份数? 三、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
1.课件出示右面图形,设问: 黄色部分表示多少?
(1)生会疑惑:条件不足,还需知道一个小正方形是多少。 补充条件:红色部分表示27。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指名口述算式:27÷3=9,9×5=45。师追问:第一步先求出什么? 师设疑:9表示1个红三角形,为什么可以用乘5求出黄色部分? (2)说说求黄色部分的想法
2.图表变换,如右边 (1)观察图表,提出问题,并解答。 (2)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共同规律。 (3)师补充问题:表示36的图形需要画几格?
(4)比较:解决以上问题有没有共同之处?不同的是什么? 四、归一问题的实际应用
1.师指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的问题。一个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可以表示其他很多每份数,我们一起去瞧一瞧。 揭示课题
2.初步应用:生活中的问题
(1)学生解答:18÷3×8=48(元); (2)变一变,填表 总价/元 数量/个 18 3 8 9 20 60 ①把数量变换成9,设问:能求出需要多少钱吗?
生可能会有争议,出示比前8个偏大的第9个碗,再次设问:能求出需要多少钱吗?
补充条件:买同样的碗,问:能知道需要多少钱吗?
把数量变换成 20,需要多少钱?
引导观察:数量变了,总价也随着变化,什么没有变? ②用60元可买几个碗? ③还可以怎么买?
注意学生出现倍比的解法,让其说说想法。
完成填表后,引导发现:不管先填什么,关键是都可以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是多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