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8:00:5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三)

第四节 宋元时期

两宋、金元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期。在思想上倡导融道、儒、佛三教于一炉的所谓“理学”,又出现“新学”哲学流派,他们既有争论,又互有渗透,互有吸收和发扬,这对医疗保健有一定影响。在医药卫生保健方面,改进医事管理,发展医药教育,促进医药保健的发展。此外,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为医疗保健取得成就提供了有利条件。活字印刷术的使用和发展,对医学的著述和传播也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古代的养生学说,得到了较好的结承,并且有了进一步发展。金元时期,许多著名的养生家和医家,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见解,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养生方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充实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一、养生保健方法的日臻完备

宋元时期,养生理论和养生方法也日益丰富发展。

北宋末年,官方出版的《圣济总录》,共二百卷,二百多万字,包括内、外、妇、儿、五官、针灸及养生、杂治等分66门,

1 / 11

内容十分丰富。该书前数卷大量论述了当时流行的“运气”学说,而且对养生保健的一些方法做了相当详尽的介绍。可见,当时十分肯定这些方法的效果,并倡导这些保健方法的适用。宋代宫廷编著的方剂专书《太平圣惠方》,不仅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完整体系的医书,而且载有许多摄生保健的内容,尤其注意药物与食物相结合的方法,如记述了各种药粥、药酒等。这些方法符合医疗保健的需要,对后世有一定影响。

宋元时期,全面整理了前代本草文献,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同时期世界药物学领域占领先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元医家和养生家根据阴阳五行等理论对于药物的性味功用等多有发明,使其既适用于疾病辨治,又有利于防病保健。例如寇宗(大+皕=爽字形)编撰的《本草衍义》中,根据体质和疾病,选择相应性味的药物。指出只有明了药性,有的放矢,方可收到治病保健的目的。此外,张元素的《珍珠囊》,李杲的《用药法象》、朱震亨的《本草衍义补遗》等,对此多有发挥,更切适用。

针灸学在宋元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闻名国内外的“针灸铜人”以及新的针灸专著,如《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2 / 11

《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等,同时,又出现了子午流注针法,主张依据不同时间,选择不同穴位,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

宋代整理的《正统道藏》及其辑要本《云笈七签》,虽属道家书籍,但书中记述很多导引、气功、按摩等有关方法,对于防病保健具有重大的价值。

二、老年医学的充实和发展

在唐代孙思邈重视老年保健的基础上,宋元医家、养生家寻求新的老年保健方法,全面认识老年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丰富老年人的治疗保健原则和方法,促进了老年医学的发展。宋代陈直撰《养老奉亲书》,元代邹铉在此书的基础上继增三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内容颇为详尽,是老年医学专书。金元时期学术争鸣,对老年保健的理论和方法的认识更趋完善。

(一)强调精神摄养

根据老年人的精神情志特点,陈直指出:“凡丧藏凶祸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惊,悲哀忧愁不可令人预报……暗昧之室不可令孤。凶祸远报不可令知,轻薄婢使不可令亲”。说明保持老年人情绪稳定,维持心理健康是非常必要的。邹铉还指出了心

3 / 11

搜索更多关于: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 的文档
《中医养生学》中医养生学发展简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00k73j3l02ra61x73m28mwx147wg01cu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