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课堂新坐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20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8 9:13: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那一刻宣读,对抗他认为的坏政府。人的自由,包括对坏政府的不服从,在他看来是一个人的基本尊严。一篇《论公民的不服从》,即可概括梭罗的全部精神。不服从,就是不服从,不服从既成的一切陈规旧习与偏见。人生需要许许多多的探索和实验,勇于投身进去的,就一定是真正的人,大写的人,堂堂正正的人。

梭罗去瓦尔登一场,其实不过是一次行动的宣言,这宣言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大地上,写在了瓦尔登湖上。

人们都愿意用诗人式的偏激来原谅梭罗式的言行。这其实是一种对探索者的侮辱。原谅者摆出一副宽容的样子,只是不知道自己的平庸与恶劣。

我来到了瓦尔登湖。

我不想夸张,而是实实在在地说,我极少看到过这么美丽的湖。它看上去既不过大又不过小,而是正好。在视野里,它正好。碧绿碧绿,无一丝污染,四周都是高山,山上被绿色全部覆盖。湖的南面就是那片有名的林子了,梭罗就在那里亲自动手盖了一幢小木屋。这座小屋吸引了多少人的注意,引出多少意趣,已经是人人皆知了。当年梭罗费尽心思搭起的屋子早已坍塌。而且我还怀疑是被好事之人给拆毁了的。中国、外国在这点上差不多,那就是都太愿意破坏了,而不太愿意建设。不过这个世界上的多情者,懂得事物价值者,也大有人在。所以后来林子里又建起了一幢小木屋,并且与当年的一丝不差。不仅如此,而且里面的陈设也一一依照原样。

现在与过去的不同处,除了人去屋空之外,再就是小屋前面添了一尊梭罗雕像。他在那儿伸着手,好像在继续向人们诉说倔强的理由,不服从的理由。棕黑色的木屋和雕像,简朴得就像梭罗自己。从小窗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屋内的摆设:一床,一椅,一桌。这些都在他的书中写得明白。

这屋子太小了,屋里的设备也过于简单了。这是因为一切都服从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他反复阐述道:一个人的生活其实所需甚少,而按照所需来向这个世界索取,不仅对我们置身的大自然有好处,而且对我们的心灵有最大的好处。一切的症结都出在人类自身的愚蠢和贪婪上。人的一切最美好的创造,无不来自简单和淳朴。他的理念是美的,因为饱受现代病摧残的当代人,越来越明白过分地消耗资源所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恶果,明白我们自身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因此我得说,我在瓦尔登湖畔看到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它非常真实,就像梭罗那么真实。而我们知道,时下的世界上,有诸多东西都是谎言堆积起来的。

作为一个作家和诗人,梭罗并没有留下很多的创作;但是他却可以比那些写下了“皇皇巨著”的人更能够不朽。因为他整个的人都是一部作品,这才显其大,这才是不朽的根源。

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

他是一个如此放松的人,亲近自然,与周围的一切和善相处。他在当年出门时几乎从不锁门。他发现来光顾这间小屋的人也大致友好,他们既不破坏也不拿走这里的东西。他觉得

一切既是大地所赐,那么他也就没有理由将这些东西据为己有。他把木屋向着世界开放。

而今我看到的却是一个锁闭的小屋。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

(选自《张炜散文》,有删节)

★5.文章以“梭罗木屋”为题,但作者在文章的前半部分花了大量笔墨写自己阅读《瓦尔登湖》引发的思考,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评价鉴赏)。文章前半部分写自己阅读《瓦尔登湖》的感受,要从内容、写法和结构行文几个方面来思考。从写法上看,这样行文自然,正是有了阅读,才引发下文的寻访;从内容上看,《瓦尔登湖》所体现的精神给了读者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这些;从结构上看,为下文梭罗的精神做铺垫。

【答案】 ①《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在湖边木屋的生活和思考,由阅读体验引出实地寻访,行文自然且真实可信。

②《瓦尔登湖》所表现出的怪谲异常的思路,执拗的不愿苟同性,认真而非矫情的实验精神给予作者动人的体验,丰富了文章的内涵。

③为后文通过梭罗木屋来诠释梭罗的精神世界做铺垫。 6.结合作品,理解下面语句的含意。

(1)这是一个书生之苦,多少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个用行动在大地上写诗的人,我们要评价他,也就必得展读大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理解)。“含义题”答题角度:抓住重点词、重点句。体会出隐含的意义(语境义 隐含义)。(1)句关键词是“书生之苦”,要指出“为赋新词强说愁”隐含了什么意思。(2)句关键词是“行动在大地上写诗”“展读大地”。关键词的意思要从上下文中去寻找。

【答案】 (1)梭罗搭建小木屋,在瓦尔登湖畔生活,这并没有多少物质的艰苦;他的苦更多的是一个知识分子自愿对文明世界叛逆的精神之苦。

(2)梭罗以一种勇敢的实践精神深入自然,来到瓦尔登湖畔生活和探索;我们要评价梭罗,也就必须以一个实践者的身份走进自然,去了解和感受他。

7.请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文末“他离我们远去了,于是后人就把他的小屋禁锢起来”所蕴含的作者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鉴赏评价)。“体会观点”答题角度:抓住“禁锢”一词,结合文章主旨,提炼出作者观点。

【答案】 表达了作者对梭罗的思想精神在后世渐渐消失的忧虑和痛心;体现了作者对现代社会人们精神世界一种深沉的反思和批判。

8.为什么说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是人世间最美的建筑之一”?请联系全文,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探究)。“原因题”答题角度:先找答题区间,标注序号,分清要点,加以提炼。

【答案】 ①小木屋临近瓦尔登湖,环境优美,亲近自然,具有自然之美。 ②小木屋简单朴素,体现了主人回归自然、一切从简的理念之美。 ③小木屋真实本色,也是梭罗探索真理之地,呈现一种精神之美。 ④小木屋曾向着世界开放,启发了无数人,展示着一种价值之美。

【课堂新坐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2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6632e4po0j4n25q6ny0j2r4yi9c8hj003xh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