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五”教学模式解读
庙口镇实验学校
【研究背景】
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明确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不是知识传授,而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教师由传道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就需要教师打破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而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却存在以下问题: 1.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无视开发智力,提高能力。2.树立教师权威,坚持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3.只考虑教,不考虑学,不能发挥两个积极性。 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改变不良现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尽快构建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生命课堂”,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解了杜郎口的“三、三、六”教学模式,安阳殷都区的“双向五环”教学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结合以前广阔教师都熟悉的“三勤四环节”模式,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三三五”教学模式.
【理论依据】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也必须成为广阔教师的
理念。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体会到独立人格的尊严,鼓起前进的勇气。在“三三五”.课堂教学中,知识教学仅仅是生命教育的基础,也就是说,知识是媒介,学生的终生发展是目的。此种课堂教学中,课程是开放的、多元的、生成的,教师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和协调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它的教学目标,不仅关注“知识与技能”,而且关注“过程与方法”,更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是否真正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发展是它最终关注的目标.这样的课堂,强调的是课堂与人的发展的和谐统一,其操作的重点是实现由知识为中心向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转变。 【模式简介】 “三”个特点:
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本. “三”个环节:
课前预习自学---课中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课后分层辅导. “五”个步骤:
明确目标·预习检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小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提升?交流拓展--当堂达标·反馈小结 【流程简介】
一.“三”个环节:即课前预习、课中高效、课末达标、课后辅导 1.关于“课前”预习自学,有的放矢
中国有句古话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也一样,它是学习极为重要的阶段,其特点是先人一步,本质是独立学习。
教师要求:(1)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经过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在导学案上编写出具体的预习要求或预习习题。(2)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导学
案,提前一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
学生要求:〔1〕利用早晚自习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在小组合作下进行自主学习。〔2〕明确学习目标,初步把握本部分内容的基本框架和相关知识,能够自己解决导学案所给出的问题,〔3〕能够通过预习不断提高自己的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学习能力和自主性,培养自己独立思考习惯。 2.关于“课堂”中的合作探究,高质高效
教学模式的主阵地是课堂,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和展示是灵魂。
教师要求:引导学生,先自学思考导学案再合作讨论,在小组内形成浓重的合作气氛。
学生要求:把自己的学习成果讲解、汇报出来,与全体师生进行交流。
完成当堂作业,向小组长反馈“未清”问题。
3.关于“课堂”后的分层辅导,人人过关
针对当堂达标反应出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课下辅导。也可以发挥小组作用,引导组内学生互相帮助,利用课下时间对后进生进行帮扶。到达“堂堂清、人人清”,是分层辅导的基本追求。
二.“五”个步骤的操作要领:
1、明确目标·预习检查:
课堂导入要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相关氛围。之后,教师要引领学生再次明确目标,有必要时还应该对目标做解读和强调。教师通过提问、组内互改等方法,检查预习自学的完成情况。 2、学生自学?教师引导:
教师要明确自学提纲和要求,可以是导学案中讨论合作部分的内容,也可以是教师安排的其它学习任务。教师在自学前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自学方法,在学生自学时要巡回辅导、关注学生的自学进度和存在的问题。 3、小组合作?讨论解疑:
自学完成后,需要通过小组讨论来验证和交流自己的学习成果,需要通
学习文档 仅供参考
相关推荐: